今天朕给大家分享一件青铜器,乳钉纹羊首罍。
青铜罍盛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是君王贵族在宴会上经常使用的一种大型盛酒器,兼具盛水功能,也是重要的礼器。
本作品可见罍的基本形制,包括向内收敛的口缘,颈部较短,肩部为器身最宽之处。而本件文物的腹部则呈圆形,底部为高圈足的造型。
在纹饰方面,宫女掌灯(我调整一下亮度)。
腹部为云雷纹,装饰以乳钉纹。
肩部四角装饰以羊首,羊首之间为立鸟。
鸟是平面的,跟腹部形成出脊。
这种肩部有小鸟饰的青铜器,一般认为是南方的风格。跟这件类似的还有几件。比如武汉博物馆的这件黄陂鲁台山出土的商代晚期兽面纹铜罍。
其实象这种小口而宽扁体矮类型的酒器,更应该被称作是瓿而不是罍。还有更出名的比如上博这件四羊首瓿。
类似的羊首瓿,台北故宫也有一件。
陛下所讲这件,与台故所藏的更相象一些。与上博那件差别稍大一些。主要是立鸟扉棱的形状。
这种立鸟饰,一般出现在扉棱上。除了瓿、罍之外,大口尊上也常见,此外还有鸟形扉棱的鎛钟。长江中下游荆南寺、大洋洲、三星堆等地所出的大口尊上,也能见到这样的立鸟扉棱。
爱卿,这件就是台北故宫所藏。它的圈足为饕餮纹。
其呈现出商代青铜艺术追求瑰丽风格的发展,由于青铜罍流行的时间较短,数量相对稀少而珍贵。
据说西汉文帝的爱子梁孝王刘武,为著名的古物收藏家,尤其珍爱一件价值千金的青铜罍,临终前立下遗嘱要求家人妥善珍藏,不可赠予任何人。但刘武的孙子梁平王刘襄却将青铜罍赠送给了宠爱的王后。后来朝廷得知此事,将刘襄贬为平民,王后则斩首示众,由此也看见青铜罍的宝贵。
爱卿,台故的青铜器都没有出土地信息,请为众臣分析一下这件罍像是哪里的呢?
吾观此件跟上博那件的工艺水平差不多。我猜测出自安徽或江西,也就是阜南、新干、吴城一带的商代工匠所铸。南方在晚商时其它地方的工艺水平达不到这么精的程度。
上博那件也是这一带铸造的。出自安徽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感觉罍和瓿觉得很像!
二者有很大区别。罍体型较高,而瓿体扁,横径一般大于纵高。不过瓿逐渐消亡之时正是罍兴起之初,所以不少学者认为罍是由瓿发展而来。
罍的历史并不短,商代中期开始出现(商代早期到中期是瓿的流行期),一直延用到春秋中期(西周中期出现的霝,一般认为就是罍,或者是罍的变种)。
瓿、罍都是小口,不过一般而言罍的体型较为瘦高,瓿则较为矮胖。而且后期(晚商到西周早)标准的罍肩部有一对耳,下腹与两耳相对的一面还有一个耳(有的称之为穿鼻或鋬)。而瓿则没有。
2017年4月19日,众人闻毕,悉皆赞叹!寻午饭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