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什么时候起形成的七块大洲的土地上自然养育着不同的人,除此之外,它们还滋润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这些文化则是时代变迁凝成的结晶,发出夺目的光华。非洲的文化有着原始的狂野炽热,美洲的文化既激进而又时尚,欧洲的文化蕴含了古老文化的庄严浪漫和现代文化的叛逆新潮,大洋洲的文化宁静平和,而亚洲的文化则带着一股伤感,这种伤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浓或淡,在一些国家,这份原本沉重的伤感被慢慢地淡化掉,淡化成霜雪落下去,温柔着它们的故乡,而在中国这种伤感是化作抹不去的沧桑,洋洋洒洒地浸没在它的文化里。
我不知道中国文化的沧桑从哪里来,也许是从中华民族渊源流传的历史里来。那远古的文化因为久远得有些泛黄,便觉得有些沧桑了,毕竟几千年已经过去了,这块土地也彻底改头换面了。远古时期的许多历史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我们只能靠一些零碎的刻画符号,或者先人想象编造的神化来拼凑那个时期的影像,这也有它的好处,我们能从这些传说中想象神明的风貌,想象远古的人的生活和劳动还有从中的发明创造,以此来感受先人的艰辛与智慧。但那个时候毕竟实在太早了些,辽阔的土地上能有多少人的痕迹呢?即便有,也是少之又少的,剩余的,就是天苍苍野茫茫的浩大空寂,所以早期文化的沧桑有一半以上是因为这浩大和空寂,难以捉摸的神秘的背景。至于秦朝以后文化的沧桑大多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政或战乱,这在晚清和民国显得尤为突出。那一段历史是灰暗的,那段历史下的文化也是灰暗的,中国被外夷打得一败涂地,虽然气数未尽却也是高楼将倾,多少流血漂橹,多少辛酸泪水浸润了土地,也在原本辉煌的农耕文明刻下一道深深的伤痕。
我对这沧桑感的感情是又爱又恨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沧桑,中国许多的文化作品不可能具有独一无二的象征,故宫和长城也只是被看做历史比较久远的建筑,即便为中外知晓,也是缺少了灵魂的一个傀儡罢了。就算是余杭和姑苏这样清丽温柔的地方,也不是没有沧桑感的,宋朝的迁都覆灭和宋明理学的苛刻就是它沧桑的源头,难怪当年辛弃疾的词意气风发豪情壮志却字字泣血,而韦庄的词有花间派的温软青涩却暗藏哀伤,无非一个是为国家的衰败辛酸,一个为受理教束缚无法言说情感哀伤。可以说就是因为这份沧桑感才使许多风景名胜带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才吸引着无数的人前来探寻,也正是因为这份沧桑才使诗词曲和小说流传至今。
但这沧桑也让中国的文明与外国文明格格不入,也是,它就像是被年轻人包围的老人,白发苍苍,言行拘谨,连衣服也是打了补丁的长袍马褂,显得过于老土了。它太理性了,要求人铭记历史不让耻辱重演,也在一定程度上隔绝了应有的欢乐,使得文化的发展都有些不自然了。凡是好的作品,一定要带着几分哀伤,甚至是凄绝,不然博取不了旁人的眼球,凡是出色的大作,一定要以严肃的说教或是悲伤的故事为主,不然就无话可说。就算是写作文练练笔也一定要写出那种哀伤,惆怅的感觉,哪怕是一点点儿也好,总比无厘头的快乐感要好,这就是目前人们所认为的正道。于是写出的文章,再好也带着几分风雪般冰冷僵硬的意味,没办法让人从心底暖起来,温柔起来。
兴许是为了淡化这种沧桑感,好惹人发笑吧,许多人大肆创作,网络上就有一堆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部分的主题是霸道总裁、穿越、神助攻、论坛体,内容没有营养得令人发指。当然,也有写的好的,他们套用了名人的作品,文笔优美自然,宁静温和,亦或是将民国历史融入作品里,给人以文艺复兴似的复古的感觉。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没有营养的低廉作品正在占据着文化精华的席位,着实给文化发展的前途带来一股子沧桑感,这些低廉的作品,有的可以补救成更加完美的作品,有的则除了惹人发笑外真是一无是处了。
事实上若是想要淡化文化的沧桑感,不必非得惹人发笑,可以学习西方作品的创作方式,让作品看起来更自然地让人放松、愉悦。另外在向人们普及国家历史时除了辛酸的血泪史,还可以说说历史上有趣的故事,辉煌的成就,让大众意识到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并非是不堪占据主导的,还有许多璀璨的地方。此外,也需尽量鼓励青少年向温馨的方向创作,不局限在文学作品上,可以创作各式各样的美术作品和音乐作品,把最真实最快乐的一面表现出来。大力宣扬读好书,多读书,多远游,把从书中和旅游中学到的都用到创作中来。潜移默化的,文化的沧桑感自然就变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