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澄老师的《快思慢想》共读活动今天早晨开始了。
闹钟设置为4:40起来的,因为领读活动5点开始。昨晚因为小宝有些不舒服,醒来多次,需要不停地哄睡。所以,睡眠不太好,幸好一直有早起的习惯。所以,起来不算难。然后打开群里的消息,“丧心病狂”的群友们有些竟然四点就起来了,瞬间能量满满,速度进入了状态。第一次早起第一件事情是听课,听下来后效果竟出奇的好,收获颇多,所以想谈谈自己的三点感受。
一定要现场听
我参加了老师的另一次的领读活动《好好学习》,由于那次活动一般都是晚上9点左右,那个时间都是孩子洗洗睡睡的时间,所以,我一般都是后面利用其它时间回听的(有些根本就没有再去听……)虽然也有所收获,但效果是大打折扣的。因为没有氛围,就听老师讲,不懂得地方还是不懂,既没有讨论,也没有自己的思考。而现场一起听会有一种能量场,这种能量场会帮助自己去主动思考,会去思考其他伙伴与老师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尤其是在早上起来脑子特别清明的情况下(我觉得清晰都不足以形容那种状态),头脑会更容易捕捉到原来容易忽略的信息。
一定要自己做笔记
这一次我做了准备,手机听音频,用电脑打开幕布,跟着音频来做笔记。主动做笔记,会让自己的头脑进入高度警觉的状态,试着去捕捉老师的话语中一点一滴的信息,这种状态获取的信息量跟随便听听获取的信息量压根就不是一个层级的。而且,这过程中我会主动去重构老师的讲课逻辑,这样就会有主动思考的过程。主动思考对于吸收知识为自己所用实在太重要了。还有,不管自己的笔记做成什么样子,都要努力去做。我之前听课,由于标准低(那时压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标准决定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笔记随便做,然后等到课程结束后,当别人把完整的笔记发出来后就疯狂的收藏下载,结果是那终究是"别人的笔记”,也只是别人的收获与所得,跟你没有关系,所以就一直躺在那里,再也没有碰过。
这一次老师讲完后,我的笔记也完成了,但是不是特别的完善,后来发现光喵把笔记发出来了,我打开他的笔记,然后对比自己的,补充了两个地方,然后就只保存了自己的笔记,因为这才是我自己的,我吸收了的。
虽然我存了,看了很多的资料与信息,但看完后什么都没有发生,好像我曾经根本没有接触过一样,纵然这些资料思维清晰,结构完整。我在这堂课上终于明白为什么了,因为我只是被动地接收,因为我以为我看到了我就懂了,因为我曾以为那些由文字组成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而没有注意到这过程的思考过程,理解力的提升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老师今天讲的研发式的学习和产品式的学习的区别吧。也许这个道理已经听过很多遍,但对于我来说,才真正开始明白,因为我的行为跟着改变了。
所以,无论现在的水平如何,都要要求自己做自己的笔记,嗯,自己的笔记。(推荐幕布,记录速度快,结构清晰)
听不懂没有关系
说到这一条我先傲娇的笑了一下。今天听课的时候,有小伙伴说很多概念根本听不懂(我基本都听得懂在讲什么,再傲娇一下)。如果你才接触永澄老师你就能听得懂他的每个概念,那就真是神了!要知道我才开始看他公号文章时,有时要花费3个小时,还是一脸懵逼啊。但是,就这样坚持三个月后,就会突然发现自己很多概念能秒懂,大部分的文章也能较快的看完。为什么?因为只要是重要概念,他都会反复提及,从各个角度去解释,举案例。时间稍微拉长一些,就会在某个瞬间被打通。比如今天讲的高概率正确,复利,边际成本递减等概念,老师最近都反复提及。再比如,今天老师讲增量与存量的时候,我就感觉瞬间被打通了,原来在公号看到的时候一直都是一知半解。今天瞬间就把很多的场景跟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了,甚至对路径依赖的理解都比之前上升了一个level。
还有,今天我是第二次听老师讲“标准九”的概念,第一次听完全听不懂,今天的理解就加深了一些,在此基础上,对于诸如“平庸的方案只能得到平庸的结果”“乌合之众”“少有人走的路”的理解又透彻了一些。而到现在我对能力圈的理解还是非常模糊的。
所以,听不懂没关系,先思考着,先紧跟着,多去看老师公号的文章,一段时间后,估计你也会傲娇的笑笑的。
自从认识永澄老师一段时间后,我就取关了绝大多数的公众号,对于各种微课也不再感冒。因为我想获得更本质的道理与规律,我想更从容而有力的去走后面的人生。不再慌慌张张,东张西望,焦虑不堪。
而这样的共读活动就是巨大的宝藏,能挖到多少取决于我们用怎样的状态,怎样的标准,怎样的工具去面对它。
你走的每一步都不会白走,就怕你每一步都随便走。这是我对自己参加这一次活动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