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顺讲课笔记
一、声韵分析
汉诗文的声音的意义,不仅仅是声、韵、调这些。声、韵、调还可称为“语音”,其他很多已经不是语音的范畴,因此还是叫“声音的意义”比较妥当。
吟诵的规矩有“九法”,这只是言其大概。其实每种文体都有读法的规矩,不然就不成为一种文体了。这些不同的读法所带来的不同的意义,前文从多个角度进行过阐述。在这里进行一下总结,说一下“声韵分析”的方法。
所谓“声韵分析”,就是专门分析诗文的声音的特点及其意义,并结合其他层面的涵义,对诗文的整体涵义进行深入的把握。在台湾有个词叫“声情”,也是说声韵的涵义的。声韵的分析和体会,对于理解和体会诗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现在往往被忽视的事情。失去了声韵的涵义,汉诗文就如风干了一样,枯燥无趣,难学难记了。
我现在按照声韵分析的一般步骤来对各个层次做阐述。
面对一首汉诗文,声韵分析的第一步,是判断文体。这是因为,不同的文体,读法不同。像“白日依山尽”五个字,现在是在五绝中,所以读起来“山”字是拖长的。但如果这五个字是在五古中,“山”就不拖长,意思就不同了。
汉诗文的文体,可按两个维度来进行分类。一个维度是诗和文,一个维度是近体和古体。
诗和文的分界在哪里?有人可能会说“押韵”,但有些文赋也押韵。如果是“整齐”,那么有些诗歌也不整齐。
那么诗与文的分界在哪里呢?我个人的观点是,在于与口语的关系。拿每一句话来说,诗歌的每一句单独拿出来,口语都没有这么说的,比如押韵,是汉诗唯一的统一形式特征,可是生活中谁押着韵说话呢?再比如整齐、排比、重复、格律等等,口语中谁这么说呢?所以,诗歌就是在句子的层面上是非口语。
可是古文就不同。古文的每一句单独拿出来,感觉口语是可以这么说的(虽然实际上语音可能有出入,但是语法和口气是完全可能的)。但是古文也不是口语。古文和口语的不同,不在于句子这个层面,而是在于整个文章的结构,即文气。文气是讲究起承转合,辗转腾挪的。古文的句子可以是口语,也可以是非口语,但是文气一定是非口语的,口语中很难这么讲究。所以有些文章写得流水账,或者一味高呼猛进,都是本质上的口语,算不得是“文”。“文”的本义是美丽的外表啊。一点都不讲究,算什么“文”呢?就像是有的诗歌跟分了行的口语没有什么两样,那又算是什么“诗”呢?
另外一个维度就是古体与近体。所谓古体,就是没有平仄格律。所谓近体,就是有平仄格律。隋唐以前没有平仄之分。《切韵》改变了上古汉语,混淆了上去入的调值,这才出现了“平”与“仄”的对立。于是新的格律产生,这就有了近体诗(详见下章)。所以,隋唐以前都是古体,隋唐以后,有古体有近体。
如此,古诗文就分为四大类:古体诗、古体文、近体诗、近体文。然后再细分而得各文体,各有读法。
这么分类只是一个大概。其实古诗文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在诗与文之间,还有一个过渡地带,即骈文和赋,它们的总体特征是用四六言,不一定押韵。由于缺少了押韵这个汉诗的总体特征,而且常常是与散体古文句子相杂,骈散相间,所以有点不像诗,但是它每一句非口语的特征,又让它很像诗。有人把它们归于文也可以,有人把它们归于诗也可以,有人把它们作为中间地带也可以。我这里还是把它们归于文,但是要知道它们的文体特征更倾向于诗,而古文才是真正意义的文。
汉诗文文体表
汉诗文
诗
文
古体
四言诗(风、大雅、小雅、颂)
楚辞体(骚体、九歌体、四言体)
乐府(乐府、拟乐府、新乐府)
五言古体
七言古体(歌行)
童谣体(三言四言)
其他(六言、三五七言等)
古经
古文
古赋
近体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五言排律
七言排律
词
曲
骈文
骈赋
制艺
声韵分析首先判断文体,首先判断属于四大类的哪一类。如果属于诗,则按照诗的读法分析,如果属于文,则按照文的读法分析。诗则讲究入短韵长,文体格律。文则讲究实字虚字,阴阳文气。如果是古体,则按照古体的读法分析,如果是近体,则按照近体的读法分析,有平长仄短、平低仄高。
然后关注具体的文体,因为不同的文体还有不同的读法。
先说古体诗。
四言诗首先是《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雅又分大雅和小雅,因此合称“四诗”。《诗经》是汉诗传统的两大源头之一,“风”影响了后来的乐府,“雅”影响了后来的文人诗,“颂”影响了后来的郊庙祭祀乐曲。
《诗经》是四言为主的诗体。四言诗总的来说比较庄重,比较平稳。它的节奏可能是前三字两拍(比如一二字合一拍,第三字一拍),第四字韵字两拍,非韵字一拍空一拍。也可能是前三字三拍,第四字韵字三拍,非韵字一拍空两拍。虽然现在中国音乐都是四拍节奏的,但是那是五、七言的节奏,上古时期四言的节奏,也可能是六拍的。
风、雅、颂的读法也不完全一样。风多三段结构,内容和情绪上是递进关系,当初主要是配乐器歌唱的,所以风格比较活泼,曲调重复为主。小雅多是士大夫作品,感情深沉复杂,有儒士精神,结构风格也多讲究变化呼应,当初主要是吟唱的,所以个人抒情风味较浓。大雅也是士大夫之作,但是主要是用于朝廷庙堂的,所以典雅端庄,当初主要是诵读或雅乐伴奏的,所以节奏要均匀。颂多是祭奠之词,用于郊庙祭祀,是大型典礼的用乐,所以端庄而缓慢,曲调以平拖为主。其他四言诗可以类比于风、雅、颂。
楚辞体都是曼声长吟,旋律起伏比较大,这是由楚语和楚风的特点决定的。楚辞分三类。第一类骚体,以《离骚》为代表,一句分为两小句,前一句尾有“兮”字,后一句没有。前句有五个节奏单位,后句有四个。首字重读,虚字重读,“兮”字拖长,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因此可知,这句最重要的是说“帝”与“朕”的传承关系。第二类是九歌体,每句四个节奏单位,第三个为“兮”字。读时“兮”字拖长。第三类是四言体,这个四言体不同于《诗经》,实际上是前一句四言,后一句是三言后加一个“兮”字。由于“兮”字拖长,韵字是第三个字,所以三四字都长,因此前一句四字都短,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八言长句。“兮”字的读法按照后世读为xī即可。但要知道在上古的读音可能近似ɑ,也可以就是表示前面韵字的延长。
乐府诗都是配乐歌唱的,所以音乐性很强。郭茂倩《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十二大类;再细分为各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这里的每一类都有自己的文体特征和读法。如郊庙歌辞用于祭祀典礼,庄严典雅,配合大型乐舞。鼓吹曲辞用于军中,多节奏均匀。相和歌辞主要用于歌唱,有众人相和等。
后来文人开始用乐府旧题创作新诗,这就是“拟乐府”。再后来文人连题目也自己起,只是风格是乐府,这些就叫“新乐府”。“拟乐府”和“新乐府”仍然是可唱的,只是配器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多是个人的吟诵。
五古诗比较平稳,节奏比较均匀。隋唐以前的五古可以比较慢,隋唐以后的五古相对要快一些。
七古诗是隋唐朝以后才确立的文体,由于是字数最多的古体,所以也读得最快,因此又称“歌行”,即如歌之行的意思。“歌行”基本上是七古,只有极少数也有如歌之行的风格的五古,七古基本上是歌行,只有极少数节奏不快的七古。关于五古和七古的问题,详见下节对“四声对五音”的讨论。
此外古体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文体,如童谣体,主要是一些童谣和蒙学,以三言和四言为主。冯胜利教授在《汉语韵律学》里曾指出,三言是不稳定的结构,似乎总在追问第四个字,因此比较快速比较活泼。
还有六言诗,自建安时期到明清都有创作,如孔融、萧统、王维等都是名家,如王维《辋川集》里的:
采菱渡头风急,杖策村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还有李白创造的三五七言: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这些诗严格地说都属于古体诗。但是唐朝以后,所有的文人都受过严格的格律训练,古体诗也会下意识地遵循格律,因此这些古体诗有时单独拿出句子来,也是律句为多。读的时候,如果是律句,也可以按照格律去读,平长仄短,平低仄高,但是如果不按格律读,也是可以的。
近体诗的读法都比较接近,但是各文体之间有风格和作法的差异。这些前人多有讨论,兹不多述。
古文的读法下章细论。
赋是用来描写的,多用四六言的句子。因此要注意具体的节奏读法。骈文骈赋则在此基础之上还要有格律,因此还要加上格律的读法。
古经体是指《尚书》《周易》一类的上古文体,这种文体实际上主要起到了记录的作用,并非直接用来“读”即吟诵的,所以读时主要用诵读的方法,减少语气表达即可。
制艺即是俗称的“八股文”。它是散体对仗,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制艺的读法,也是散体部分按古文,近体部分按格律读的。
判断文体之后,要观察韵。用什么韵,如何换韵,都是情感类型、段落划分、情绪转换的重要标志。
然后是入声字。入声字的使用,往往在涵义表达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后是格律。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平声之低长往往表示延展,仄声之高短往往表示强调。古体则跳过此节。
然后看结构,起承转合,看文气,阴阳转换。
然后关注特殊的声音用法,如声母的重复、开闭口音的规律、声调的组合使用等等。
至此,声韵方面的分析基本结束。
然后是意象的分析,要关注每个意象的文化涵义。
然后是从儒家思想和文人心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然后可以知人论世,结合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背景,进行综合的总结。
至此,对于诗歌的理解才可以达到文化精神的层次,方是完整地传承了一首诗歌。
声韵分析,或者说声音的意义,只是汉诗文涵义的一个层次,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层次,是我们今天要理解汉诗文的突破口。如果我们停留在字义的层次上,就永远也不能深入了解意象、儒家和文化精神了。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汉诗文的涵义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