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利苹 19:51
各位领导、同事,今天是我们读书交流的日子,让我们一起走进常生龙老师的新著《让教育更明亮》,学习第一辑《教育的目的》。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常生龙老师从《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为生活而学》《成为合格的公民》《走自我发展之路》《感受生命的气息》六篇文章来阐述教育的目的。
就让我们大家畅所欲言,探讨教育的目的,发表自己的感悟。期待聆听各位的精彩发言!
申万花 19:56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他良好的习惯。
龙利苹 19:59
叶圣陶认为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可见习惯是多么的重要,但是怎样的习惯才算好呢?
杜秀苹 20:00
阅读本身对人的影响是长远的、潜移默化的,不是读了几本书或者背了几本书就可以显现出来的,需要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孩子小时候,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和习惯,好比盖房子打地基,或许一时还看不出来房子的样子,但是地基打好了,后面想怎么盖就怎么盖。很多家长做不到每天定时陪孩子读书,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并相互交流读书的感受与体会。
龙利苹 20:00
怎么才能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呢?期待你智慧的发言
申万花 20:00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无论是改变一个坏习惯,还是养成一个好习惯,关键是聚焦程序,而不是引发行为的线索或得到的好处。就拿抱怨来说吧,很多人喜欢抱怨。线索是他看到了生活,工作乃至生命中缺憾的一面。而抱怨的好处是有可能让自己得到同情和认可。这其中,线索是无法改变的,而好处是应该得到的。要改变抱怨,这一坏习惯必须从程序出发。将那些抱怨的话语,用积极的言语来替代。养成一个好习惯,更是如此。
姜宁 20:00
事无巨细,我感觉有时候逼自己一把,才能体会出更好的自己
龙利苹 20:01
人有时候常常被自己的习惯和天性害死,却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
申万花 20:02
养成一个好习惯,先制定好这一习惯要达到的目标,切块做,反复做,坚持做。
老杨 20:03
现在的课程改革。总是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其实。最关键的是要让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教师不再总是在课堂上念教材了。教师敢于让自己让学生发表不同的主见。教师不担心课堂会失控。有独立思想的人。就慢慢的多起来
徐海彬 20:03
擅长引导学习的父母或者老师和预想所有人生可能出现的危机和挑战。帮助孩子提前准备。当孩子不能达到父母或者老师的期待,使。就会设计出各种逻辑,结果来控制这样的学习。帮助孩子不断的完善自己,成就自己。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去处理,并用事情的自然结果来教育孩子
龙利苹 20:03
比如说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今天的交流就是让大家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申万花 20:03
很多时候人不是输在智慧上,而是输在懒和借口上。
杜秀苹 20:04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我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要努力去回归教育的本源,还需我们不断地向各行各业宣传、呼吁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但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教育一定会赶上和超越西方各国,传承我们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姜宁 20:04
人都有惰性,可是在一个充满着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团队中,收获满满。虽累,但是充实、虽忙,确也能体会出自己价值的喜悦
左敏 20:04
正值学校文明校园创建之际,读了《让教育更明亮》这本书的第一辑《教育的目的》,想起这几天整理的校园文化的整体规划方案,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校园文化建设何尝不是让学生从潜移默化中感悟呢,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素质拓展为宗旨,以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培养为核心,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教育的目的落实到校园文化上更有一种无言的魅力。
李伟 20:05
做任何事都贵在坚持,好习惯的养成更需要坚持。
周世滑20:05
教育。应当是生活的过程。而非将来生活的准备。学校要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融为一体。教会儿童,适应当下的生活环境
姜宁 20:05
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拳头]
徐海彬 20:07
老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以下几种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一:把一件事情做到底,世界上没有一步登天的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没有坚持不懈的积累,那看上去小小的一步,可能就会成为无法逾越的距离。
第二。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起点。
第三: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言而有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信守诺言,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第四: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归位意识体现在,个人生活中,是整洁的生活状态。体现在公共场合中。是一个人的公德心和对公共财物的责任心。
第五。认真阅读,阅读本身对人的影响是长远的,潜移默化的。
第六,认真写字。认真写字的习惯,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以及对事,对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第七:从错误中反思自己,人的智慧来自于反思。恰当的反思能够使错误变成经验,成为继续学习的宝贵资源。
龙利苹 20:07
批判性思维也是教育的目标之一。批判性思维的前提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龙利苹 20:07
但如果老师没有独立思考精神,我们的孩子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意识。
李伟 20:07
教育的目的永远在远方,最终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我们都太急功近利了!
申万花 20:08
坚持将一件事情做到底,是非常困难的,我对此有深刻的体会。曾经我试着每天更新我的简书,可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却放弃了。在坚持的那段日子里,其中所付出的辛苦与快乐也只有我自己体会得到。世界上没有一步登天的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没有坚持不懈的积累。那看上去小小的一部可能就会成为无法逾越的距离。
龙利苹 20:08
独立思考的习惯,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加以培养。这需要教师自身。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一切教育问题中要从我们身上来寻找出路。
姜宁 20:09
怀有一颗平常心,耐心、细心、更要有爱心,才会拉进与学生的关系。用一颗火热充满职业幸福感的心去面对每一个学生,将会收获满满
柴建达 20:09
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家长和学校在对孩子施加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着力培养的,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他良好的习惯。
郭巧娜 20:10
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好习惯,并及时表扬和激励,孩子会越来越好!
龙利苹 20:10
教育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从来不会有一蹴而就。如果你想今天教育明天就出成果,那就不是教育了,而是你在工厂制作成品。
卜祥进 20:10
谁来解读一下“明亮”的内涵?
申万花 20:10
哈佛大学的标志是三本书。两本朝上打开一本朝下盖着。这个标志告诉师生,书本传播了知识和真理,同时书本也有谬误,因此,哈佛的师生都要不唯书,不唯上。这所学校所追求的就是师生的批判性思维。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以批判性思维作为内功根基的。
龙利苹 20:11
我认为这里的明亮就是让教育充满希望。
龙利苹 20:11
独立思考就是要讲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左敏 20:12
我认为也是让教育充满希望
龙利苹 20:12
在课堂上我们要培养学生让孩子说自己的话,说自己心里的想法。而不是去说标准的教材上的答案。
柴建达 20:12
教育的使命是成人之美,成就人性之美。
龙利苹 20:14
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教育的目标指向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生活。
龙利苹 20:14
几乎所有的教育场景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龙利苹 20:17
我们应该让我们的教育活动都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孩子们就容易接受教育。并融入教育。自己成为教育的主体。
申万花 20:17
我认为"明亮”是有教育情怀,农夫精神,以文为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胡瑞燕 20:18
叶老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即习惯的培养,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成美好的未来。
鲁迅先生从小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养成习惯。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些良好行为习惯,长期坚持,形成自然。
申万花 20:20
潘先生毫不客气地指出:学校的最大缺点就是过于重视教材,一种课本少谈半年多则读一年。使学生无一刻不在字里行间寻生活。从而失去了自动研究的机会,他认为,这种专读一书的单调和痛苦比八股文还要严重。他说,心理学家认为,勾心斗角的八股文还有一种磨炼智力的功用,而那种专读一书的教学模式却不会给学生带来任何乐趣。
郑现春20:22
《让教育更明亮》开篇第一辑,作者从教育的目的出发,不疾不徐引领读者思考教育的本源与本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良好习惯、批判性思维品质、公民意识以及内在自觉。
正如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 所说的:“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申万花 20:22
陶行知指出,没有时间便看不清楚,没有时间便想不明白。有时应该让学生慢慢地走。然后才能吸收沿途中所接触的事物所欣赏的风景。
龙利苹 20:22
我们老师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自己和社会的关系,让孩子逐渐理解社会生活这一纷繁复杂的系统。孩子理解了这些关系的意义,才会融入到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之中。
宋相霞 20:23
教育总在不断的变化着,世界上任何变化,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科技的等,都会发生蝴蝶效应,都会对教育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比如网络教育的流行,未来课堂的模式将发生根本的改变。未来纸质书籍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逐步被电子书籍所代替。翻译机器可以完成基本的交流和沟通。这些已经发生的和即将发生的,让我们的明天变得不可预知。但教育也是最坚韧、最牢固、最不会变化的事情。也就是说万物改变迅捷,人性进化缓慢,教育因此万变不离其宗。所以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人的学习与成长的过程都有着普遍规律可循。这就让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更加清晰、明亮:就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申万花 20:25
怀特海说,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他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更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活跃的思想。不能在教学过程中成为知识的灌输者。要努力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体悟到发现的喜悦,获得激情四射的巅峰体验。
郑现春20:27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很多教师非常强调良好的课堂纪律,其目的就在于便于自己讲一大堆没有活力的知识灌输到一个班级学生的脑子里。他们记住了一些知识,但记住这些知识的目的是什么?孩子们并不清楚。怀特海认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龙利苹 20:28
陶行知说,对学生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让他做有意思的活动,开展他的天才,发展他的个性。陶行知还指出没有时间便看不清楚,没有时间便相不明白,有是应该让学生慢慢的走,然后才能吸收沿途中所接触的事物所欣赏的风景。
申万花 20:29
一个看重自己的人才可以看重别人,也才可以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觉。建立自己和他人世界的亲密关系。
只要双足不被捆起,孩子总会找到自己的路。要是将鱼身硬接上双足。反而剥夺了它自在游水的可能。
可见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姜宁 20:30
要想更优的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自己就要不短的充电更新,自己要以身作则,才能身正为范
申万花 20:31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教育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己身上美好的善根。使人拥有美好的心境。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
龙利苹 20:33
不要捆住孩子的双足。人生处处有危险。犯不着冒险危险就已经存在。危险既然躲不开,关键就在于是否具有处理危机的能力。漂流的目的不是远方,反而是内在的安顿与深刻冒险的回收效益,很快创造出了孩子的成就感,更有勇气面对自己,摸索内在,即使有挫折也终会显现它的正向能力像一颗风中的大树都有自己的伤疤,当孩子有了勇气和自信的时候,他就不处在安全之中了吗?
申万花 20:33
我们的教育可能太过于注重立竿见影的效果。教了之后,希望立刻就能看到结果。容不下很长的时间,也容不下很大的空间。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也注重情境的创设。但常以为,学生对周边的事物是很熟悉的。教师只要在课堂上提一下。学生们立刻就会明白。所以给学生预留下来的观察现象、理论联系实际的时空太狭窄。孩子们往往浅尝辙止。不能领会其中的奥妙。
申万花 20:35
好老师是有耐心的老师。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错误是进步的机会,学习的过程就是修正的过程,人的行为是没有标准的,只有比较好,没有最好教师的耐心,有可能使得错误变成美丽。
张艳齐 20:37
要想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教师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平台。这就要求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当今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一地接受式学习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有意识进行学科整合,创新学生的学习模式。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数学《认识长度单位》时,就有意识与生活中的厘米,米有关知识相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测量、绘图、比较等形式体验1厘米、1米的长度感知,并且适时召开小组研讨会,分析厘米、米在生活中遇到的长度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对于数学学习也焕发了不一样的激情。作为教师,只要我们有心,就能创造出适合学生成长的空间。
胡瑞燕 20:37
对每一位学生来说,学习活动就是一次探索之旅,这次旅程的起点、终点以及旅途中的所有历程皆是学习的经历,学习的过程即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宋相霞 20:37
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学记》,从时间上来看,距离现在是那么遥远,但它所用的教法和他所阐明的教育的目的,我们沿用至今。读近百年来的杜威,苏霍姆林斯基。总觉得是那么亲切、自然。他们其中的绝大部分教学原理依然用于现在的教学实践,并且我们发现这些原理依然生命长青。所以百年来中外教育家的杰出著作,仍然活在当下,仍然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充分说明 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教育是最不会发生变化的事情:就是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
龙利苹 20:42
从起点到终点的这段路程,也有很多道路可以选择,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教师要做的事就在于让学生知道有很多种路径可走,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一种最合适自己的路径,从起点走向终点。总是跟在老师后面走的学生无论走了多少趟,也不大会去关注这一具体的线路的,当某一天需要自己单独前行的时候,学生一定会傻眼。
龙利苹 20:43
学校应该是让孩子尝试不同的选择,以决定今后人生方向的地方,学校也要为孩子们的这种尝试搭建更多的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发展。
郑现春20:45
快乐与幸福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感受而不是外在世俗的物质拥有,只可惜,太多的家长和老师忽视了孩子们的心理感受。
郑现春20:47
只要双足不被捆起,孩子总会找到自己的路;要是将鱼身硬接上双足,而剥夺了它自身在游水的可能。教育应该让孩子们发现,他所学到的东西,能够帮助他理解在他的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宋相霞 20:47
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也许会遇到许多的挫折和诱惑,但我们绝对不能放弃或迷失自己,我们始终要记住出发时的目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龙利苹 20:48
教育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是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己身上美好的善根是拥有美好的心境,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花儿怦然心动的情怀。而我们自己更要有面对一丛野花儿怦然心动的情怀。
谷晓静21:07
一个个良好习惯在人身上的综合体现就是一个人的品格。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家长和学校在对孩子施加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着力培养的。
谷晓静
万物生长都有自身的节奏和规律,教育也是如此。我们都知道揠苗助长的故事,提醒的就是尊重规律的价值和意义,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不知不觉地就会做出违背规律的事情来。教学是否有效,既取决于教师丰富的专业素养,更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
徐海彬
擅长引导学习的父母或者老师和预想所有人生可能出现的危机和挑战。帮助孩子提前准备。当孩子不能达到父母或者老师的期待时。就会设计出各种逻辑、结果来控制这样的学习。帮助孩子不断的完善自己,成就自己。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去处理,并用事情的自然结果来教育孩子。
对学习来说。从起点到终点的这段旅程,也有很多种道路可以选择。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学生知道有很多种路径可走,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路径从起点走向终点。
谷晓静
教师应该自己先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阅读。教师的读书要针对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从读书中寻求有关的教学技巧,在名师的经验中寻找自己的突破口,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龙利苹 21:00
时间悄悄地挪移了,时针指向了九点,一个小时已经过去, 读书交流活动现在结束。让我们都走进书的海洋,成为有思想的教师,古人云:一日不读书,言语无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在这个全面加速的社会里,也许唯有静下心来读书才能让浮燥的心灵得到一次彻底地放松,唯有静下心来思考才能让烦琐的工作转化为事业的升华。不管多忙,只要有一个平静适宜的心情,总是可以为自己找回一个读书的时间的。就让我们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一种如同柴米油盐一样生活所必须之物,一同走进书海,浸润书香,畅享书韵吧!也让我们一同铭记:腹有诗书气自华!
交流人员名单:郑现春 李伟 杨森伟 徐海彬 申万花 张艳齐 卜祥进 谷晓静 胡姜宁 杜秀苹 柴建达 宋相霞 左敏 周世滑 胡瑞燕 龙利苹 郭巧娜
201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