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
可是我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
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周国平《风中的纸屑》
这段放假的时间里,我查看自己的微信运动,除了偶尔和朋友们一起出门逛街看电影吃饭之外,我走过的路就是从小屋走到客厅,然后不断往返的几百步。
你说,我会不会觉得日子无聊乏味呢?
恰恰相反,读书,学习,追剧,写写东西,做做饭,和手机上的朋友分享沙雕段子,我觉得特别慵懒而且自在,
可是换别人也做我这无聊生活,不一定就觉得有趣。
别人的日子对我来说也一样。
我们都各有各的有趣生活,可以互不打扰,独自过得自在,
而如果你走进了我的生活,我想我们一定有一些互相吸引的地方,就算没有,至少也是让彼此感觉舒服的存在。
我过了不算多的二十年,舒服这个词,是我最喜欢用来形容朋友相处关系的词汇了。
在一起谈论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不用假装自己的好恶,说到兴起的时候,拍着对方的大腿,饿了的时候也坦荡得说一句“我想吃饭了。”
甚至有时候什么也不说,就是坐在一起点一杯奶茶也会自动的想着让你尝尝我的这杯味道是不是有点太甜了呢?
我们也有很多时候都“被迫营业”吧。
努力跟不熟悉的人打好关系,看上去兴致勃勃的样子,努力去接每一句话, 聊着不咸不淡的话题,平静的湖水没有一丝波动, 说着“好喜欢你,下次再见面吧”的时候,心里都是疲惫的解脱。
我理解这是成人世界的规则,可能是工作伙伴,可能是远方亲戚,可能是许久不见的朋友,我们都理应去照顾好对方的情绪,维持表明看得过去的好关系。
只是每每这个时候,总会有这样的感觉:
我们都身处人群之中,我们都独自一人。
前几天和一直关系不错的同学说起来,别的朋友又参加了之前的同学会,想到我们每次在同学会的时候都是
“你去吗,你去我也去。”
“你记得坐在我的旁边啊。”
“你怎么去啊,我们一起走吧。” 然后每一次都是和平常最能约见的朋友坐在一起,说着我们小聚会也说的那些小话, 那些之前一直很想见面的人,因为没有什么平日的交集,最终还是没能打一个招呼。
只是远远得看着,就觉得已经过了很久。
好像人和人之间的联系,都是脆弱的,你不来,我不去,就这样慢慢变淡了。
所以我们才努力去展示自己的热情吧,哪怕是被迫营业,也是因为心里期望着和你能再有一些联系,哪怕只是几句问候,也觉得我们还保持着交往的关系,那根细细的丝线还没有断。
说到底,也是因为在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