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撕掉焦虑的面纱”既然有面纱,那我们就要掀起来,看看焦虑的真面目。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只有先了解自己、成为自己,才能够与其他海岛相连。焦虑对我们每个人来讲,就像一个影子似的朋友,时隐时现、形影不离。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并且每个人的焦虑 问题都有大量的“同道”。但人们经常看不到这一点,以为自己的痛苦独一无二,总是感叹“为什么不幸的偏偏是我”,将自己的问题无限扩大,并将它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焦虑问题的人以为自己的问题是洪水猛兽,不敢将它暴露出来,但在封锁自己的问题的同进也封闭了自己。久而久之,就觉得自己是天底下独一无二的最不幸的人了。
焦虑是什么呢
焦虑是人类面对不确定事件的自然情绪反应,某种程度上它能帮助人们提高警觉,增强心智,迅速安全的处理问题,适当的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比如,过马路会觉得危险,焦虑情绪会让我们提高安全意识,集中精力走过马路;还有成语急中生智描述的就是在紧急的状态下,人可以激发出敏锐的判断力和执行力。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加上一个非理性的认知:糟糕的事情即将发生。所以焦虑有时也叫作预期焦虑。
焦虑情绪和焦虑症的区别
在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我觉的自己不对了,有可能得了焦虑症了,那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说一下,焦虑情绪和焦虑症是有区别的,焦虑情绪是生活中因为某些事件,比如有的人离婚或家里有亲人去世等等这样的不良因素,在短时间内出现的情绪烦躁,焦虑情绪也可以由不确定的无实际威胁的对象所引起,如古人描述的杞人忧天、庸人自扰、满腹疑团,疑神疑鬼的,都具有精神过度紧张等焦虑的特征,但也可以是具体的担心或实际引发恐惧的对象。
这个焦虑如果是现实的,没有夸大也没有缩小,那么相应的焦虑程度也会在可忍受范围内,随着问题的解决和自我调整,情绪会好转;如果预期的糟糕的事情被夸大,焦虑就会增大,它紧张担心或恐惧的程度与现实情况不相称,当增大到不可忍受的程度,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受损时,并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一种情绪障碍,(有的达到不能工作、不能上学等等)这就是病理性的焦虑症了。
焦虑症除了有焦虑情绪外,常伴有一些躯体紧张的表现或躯体不适感,如头晕头痛,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震颤和运动不安等明显的躯体焦虑症状,临床上分为急性病程和慢性病程分为两类,急性病程称为惊恐发作(突发胸痛、头晕,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大汗,四肢僵硬、窒息感、濒死感、精神失控感等,发作通常5-20分钟,并在几分钟内达到高潮,很少超过1小时误诊率较高)慢性病程称为广泛性焦虑(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焦虑的呢?目前焦虑症的病因仍不明确,大部分学者认为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首先遗传因素在焦虑症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不是绝对性的,2还有社会心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人格素质(完美主义者、不太自信、敏感多疑)3心理学家Clark从认知角提出:不适当的灾难化的认知也是引起焦虑症的主要原因。
生活中常见的焦虑情境
1.焦虑是会传染的
父母亲特别的忧虑,这种焦虑性是会传染的,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孩子是早产,早产儿常常肚子里有空气,晚上会哭。所以呢,妈妈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孩子放学回家,就问今天肚子有没有痛,他本来是没有痛的,但是妈妈每天都要问,他就学会应该要痛(其实这里也起到暗示的作用,一碰到考试就肚子痛,一碰到上体育课就肚子痛。所以呢孩子是很聪明的,他会从你的生活一些细微的地方知道,这是我妈妈要的,这个借口是我妈妈可以接受的,孩子是很容易会学坏的。大人一定要放宽心,我们常常说,不管你孩子有什么毛病,以平常心待他,你把他当做平常的人,他就会把自己当做是平常的人,不会做的事情就想办法解决掉。那父母亲不可以太焦虑,焦虑是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增加自己的精神负担,让孩子急躁不安而已
2.遇到问题就逃辟
比如说我们在网上下了订单,还没收到物品就后悔了,当快递员给您送物品打电话联系时,不接电话能逃过去吗?不行的,今天不接,明天还会再给您打电话的,是逃不了的。所以要面对问题,直面客服去沟通,要勇敢的呈现问题,如果你想成长,就要穿越你内心的焦虑恐惧,内心恐惧就像在屋子里不开灯,摸索着东西觉的害怕,穿越恐惧就是用行动打开灯,看为到一切本来真面目,不用去猜测。那些直面自己的痛苦及痛苦背后的问题的人,每一次痛苦就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这里我们看一下焦虑的曲线图是个倒U型,在生活中,觉的不好的事要发生,而自己没有能力应对,会很焦虑,常常产生一种战火逃跑的状态,这时注意力变得狭隘,只关注在威胁的事物上(比如:房间进来老虎,注意力只关注到害怕老虎,而来不及关注其他应对因素;还有此刻连续咳嗽了几下,立马紧张起来怀疑是否感染肺炎,而你却忽视了午饭吃的有些咸,刚才喝水猛了些呛住了才导致的咳嗽。这时需要关闭威胁,开启应对模式,对眼前的凶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重新进行评价,对自己的应对能力重新评估,由原来的“高估危险、低估自己”模式转化
焦虑的曲线图是一个字母倒U型像一个寺院里的大钟,在焦虑不断上升再上升的过程中,不要急于逃跑,呆在焦虑的情绪事情旁边在等一会,当焦虑逐步上升达到倒U型顶端时,呆一会,焦虑就会下降,举个例子:小刘小时候被狗咬过,长大后每逢路上碰到狗,都会出现心跳加快、肌肉紧绷、特别害怕,不敢迎面对走,常常绕道而行,赶紧逃跑。为此经常上班迟到。
在这里,提前离开是能够暂时减缓焦虑,得以放松。但是呢(大脑神经系统形成一种记忆“逃走”这种方式可以减缓焦虑,当做是一种奖励,会维持习惯,并强化这种行为,但是怕狗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甚至更严重。如果一感到焦虑就逃走,并没有留下来学习它并不是想像中的危险,可以在害怕的情绪呆一小会,并且有合理认识
比如遇到狗时,我们知道,不主动用目光盯着它看,和狗保持一定距离等等认知,虽然会非常紧张和恐惧,但坚持往前,安全走过以后,焦虑度就会减下来50%左右,那么怕狗这个事情,从情绪和认知上“习得”这个危险并不是想像中的那样严重,这时应对能力就会重新评估,由原来的“高估危险,低估自己”转化成“危险系数降低,应对能力提高”。认识到,虽然还是怕狗,但是没有想像的那样可怕,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异动反应”由我们的想法而影响我们的身体、肌肉和行为。我们的大脑是有记忆的,就像电脑的主机系统,你要勇于抛弃一切已知,才能从已知中解脱,才能进入更广阔的境界。所以需要重新整合我们的认知。
3.见到焦虑,就想立刻消灭掉
有这样一句话“当你把一件事情当做是问题时,这就是一个问题了”比如说:我们用手写字,用脚走路,用嘴吃饭,为什么不去置疑是用手写字呢,是因为觉得本该如此,这就是接纳认同。那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一些焦虑,本来不是什么事,是你认为他不正常,不接纳,盯住不放,把它当做是一个事情来看。
比如说啊,当今天入睡比平常慢一些,有的人就认为自己失眠了,明天会不会也睡不着,焦虑恐慌就开始了。你不知道的是,睡眠和吃饭、喝水一样也是有需求的,而且他们的需求量不是每天固定不变的。就像饭前吃了大量的零食,到吃饭时吃不下,就怀疑胃口是否有问题,睡眠也是同样的问题,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就像翘翘板一样,这边升起那边落。当你集中精力去想问题时,意识层面会特别兴奋,当你要求睡觉时,也得允许意识转化潜意识的过程。这就是当焦虑情绪升起时,注意力会变得狭隘,只关注在威胁的事物上,情绪脑堵在门口,智慧脑进不来。
在咨询中,有很多孩子会提一个共性的问题:王老师,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考试不焦虑。那我们来一起想像这样一个场景,当你拿起石头朝平静的湖面扔过去,会怎么样呢?对,湖面会溅起水花随后出现阵阵涟漪。这时你说:王老师,有什么办法能让湖面立刻平静没有涟漪。我说:“没有办法,只有耐心等一会别在触碰他,等一会湖面自然会平静”考试焦虑也是如此
面对考试,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都会期待能够考的好一些。此刻要求考试没有焦虑,就和要求丢石头的湖面立刻平静是一样的道理。还记的我前面说过焦虑的图形是个倒U型吗,焦虑达到顶峰就会降下来,涟漪的湖面等一会就会平静,考试焦虑也是如此:要和内在的自己有对话“每个人考试都会紧张、焦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个反应是正常的,等一会情绪就会好一些,进入教室又会更加安稳些发下试卷开始写名字时就会进入状态了。这个对话,一方面是对考试焦虑的客观正确认知,另一方面也在起着积极的暗示作用。那如果你是不常不用功学习,必然也是非常焦虑的,天上不会掉馅饼的,还是平日功课做好
还有一种考生焦虑,是和家庭系统紧密相连的,孩子承载了太多的不属于他的东西,父母情感不和,家里冷如冰窖,为了所谓的给孩子一个家,牵强在一起,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成绩上。孩子面对考试背负的太多了,如果考不好,就觉的是一个罪人,对不起父母,对不起所有人。这种孩子都不敢活的太开心,否则就是背叛了父母。孩子成了家庭的替罪羊,所以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父母相爱!
现在对于健康的定义不是没有疾病,而是在有疾病的状态下,有自愈和疗愈的能力,可能很多人想,拥有这个能力必然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和快乐的情绪。那我这里想告诉大家的是:积极的心态不等于快乐的情绪。积极的心态=没有那么负面的态度,也就是说不必要太苛责自己,允许焦虑存在,关键是要看清焦虑背后的情绪是什么,面对它,和这个情绪和解,这就算一个积极的心态。举一个例子:在车祸中,有人失去右手,那我们需要长出一只右手吗 ?不是,面对现实,接受它,需要用左手学会生活,人在接受成长,一定会有成长的痛。
你要学会时刻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意愿,你来到这人世界上不是为了别人的期望,不要让快乐找你,你得去把快乐请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