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听人说话,听了半天,也不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看一篇文章,看了半天,也不明白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其实,这都跟表达没有逻辑或逻辑不清晰有关。由此可见,无论是开口讲话,还是落笔成文,都不离不开清晰的逻辑结构。
那么,常用的文章写作逻辑结构有哪些呢?下面一一为您拆解。
01总分总结构
在我看来,这简直是写作和演讲的黄金结构,因为它符合人的记忆方式,最常见,也真的很好用。所谓总分总结构,即在开头阐述主题,表明总论点;中间部分阐述论点或者讲述故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个部分的写作可以根据不同的素材,采取不同的方式。一般有并列方式、递进方式还有对比方式。结尾,再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02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就像我们列清单一样,一条一条列出来,非常清晰明了。每个观点之间是并列的关系,都是格各自独立的,没有轻重之分,他们共同作用,共同为主题服务。
举个例子:《培养优秀的孩子,从这三件事做起》,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三个观点:信任,能够带来无限的力量;倾听,让沟通更顺畅;合理的妥协,打开双赢局面。作者用三个观点、三件事撑起全篇文章,三个板块都指向同一主题——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写作的时候,列出主题,找几个并列的观点,分成几个小部分,每一个小部分都是用故事+道理的方式进行叙述,最后结尾点题升华,这样就成了一篇并列式结构的文章。
03递进式结构
文章内容逐层深入,就像剥洋葱似的。这对写作的思考要求更高一些,需要有一个思维进阶和观点的层层深入。观点之间,有不断推进的逻辑关系在。
举个例子,拆解一篇文章《河北40名大学生被退学,教育部表态:学生对自己不负责,就要付出代价》。作者从4个方面,层层递进阐述:第一、你所厌恶的学习环境,是别人无法触及的梦想;第二、你现在厌恶学习,是因为你没有吃过社会的苦;第三、“读书无用论”是世界上最荒谬的谎言;第四、别抱怨读书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整篇文章,层层深入,正反论证清楚有力,让读者读完后深有共鸣。
相对来说,递进式结构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作者有深厚的基本功和思考力,尤其是在观点的论证上,一定是要层层深入的,对作者要求比较高。
刚开始写作,建议先把并列式结构掌握好了,然后再尝试递进式。先把基础打好了,再进行更深入的写作。
04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SQA结构
SQA即Situation(情境)、Question(问题)、Answer(解答)三个单词的首字母,这个结构也是自媒体文章中常见的写作结构,采取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开头可以用一个具体的场景切入,然后提出引起这种情景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最后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给读者建议。很多干货类文章,都采用这种结构。
在用这种结构的时候,最后是有一些权威的理论,像心理学的一些实验之类的,结合这些去分析原因,给出措施。
用好这几种常见结构,去组织文章写作或演讲,相信一定会让读者或听众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