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金艾琳
其实,想写这个话题很长时间了,原因是最近这一次回家,感受到了分离时那种深深的恋恋不舍,感觉到自己内心那种想要回去,又怕父母过度照顾的感觉。在归与离之间痛苦的挣扎,内心的矛盾笼罩着每一次回家和离家的路。相信每一个没有在父母身边的子女,都能感同身受。
所以每次提笔,都是短短几个字,可以说话题开个头,却不知道如何写下去,感觉想说的太多,又好像怎么说,都不能完全表达想说的意思。一个个场景反复的出现,内心的感受五味杂陈,于是又停下来,写不下去。就这样断断续续好几天,眼泪湿了干,干了湿,才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1 子女之于父母
我们小的时候,就像长在了父母身上,不论他们去哪里,都会想着自己的子女要照顾,我们的一颦一笑,都被他们看在眼里,我们的一举一动,他们都特别上心,生怕冷了、热了、饿了、拉了,为了照顾幼小的我们,父母倾尽了全力,放弃了很多。
那时候,他们教我们学说话,学走路,学吃饭,我们咿咿呀呀的,想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都告诉他们,无论听不听得懂,他们都会附和着,回复着,答应着。父母总说,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还不了解你么。在他们的眼里,孩子永远还是那个光着屁股的孩子,长不大。所以不管孩子多大,父母在,你永远可以做个小孩子。
身边也有同事或朋友,父母是特别“开明”的,他们对孩子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凡是有出息的人,没有几个是在父母身边的”。他们用这样的话安慰着自己和孩子,告诉孩子,去吧,去你想去的地方,做你想做的事情。但这就代表他们不牵挂你,不想念你么,并不是,只是这样的父母内心更强大,他们不止忍受了离别的痛苦,同时还要说服自己,这是更好的方式,也更加懂得,子女需要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不希望自己变成孩子的拖累,所以他们必须"表现的"更坚强。
2 父母之于子女
随着孩子越长大,子女对于父母的依赖感就会越来越少,我们不止会说话,还学会了写字、唱歌,我们可以大段的表达自己,我们也知道了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我们知道了谁是好人,谁要离得远点。甚至从青春期的时候开始,我们突然发现,父母不再是什么都知道的神奇的存在,他们的知识也有盲区,他们也有不完美,他们不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我们不再愿意跟父母说心里话,不想告诉他们我们看到隔壁班的同学开始脸红心跳,不想告诉他们我们想要改变世界的伟大梦想,甚至还会想要离得越远越好,我们觉得父母不理解我们,而我们也不理解父母。现在很多孩子,自己的朋友圈会屏蔽父母,也是因为代沟,索性自己把想法埋在了心里,或者只跟好朋友去分享。
子女成长的过程,一直都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摆脱父母的束缚。不是责任意义上的摆脱,而是心理和成长的过程,要冲破旧的观念,跟新的观念融合,产生适应新的观念的看法,做适合自己发展的选择。而父母的观点,由于带着他们成长的时代烙印,所以必然会有因循守旧,落后陈旧的部分。当然不排除有与时俱进的父母,但不得不说,那是只相对意义的“进”。年代感、成长环境势必造成思想观念的不同。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成为了父母,了解了冷暖世故,也懂得了成年人生活的不易,越来越明白“父母眼里,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的意思,也知道了改变世界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随着我们的年龄进入到中年,我们的父母也步入到了老年的行列。他们开始粘人,开始患得患失,开始害怕孤独,开始需要人照顾。这时候的我们就是他们强大的保护伞,给他们遮风挡雨,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安全,就像小时候他们拉着我们的手一样,我们现在要拉着他们慢慢走。
3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
长大成人,本来就像是一场盛大的离别。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在学习着习惯离别:从离开母体,来到我们的家庭;从妈妈离开视线第一次分离焦虑,到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家,到幼儿园接触其他的人;从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生活,到后来第一次住校,一周回一次家,再到后来到异地上学,半年都不回一次家;甚至后来为了心爱的人,到另一个城市定居,我们离开家的时间越来越长。每一次离别,我们跟父母都在学习,学习分离,学习适应,学习长大。
龙应台的目送里,有这么一段,我每每看到,都会泪流满面: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写到这里,也不知道是否表达了想表达的意思。亲情这个话题,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言尽吧,所以才有了黄家驹当年写下的“无法可修饰的一对手,带出温暖永远在背后,总是罗嗦,始终关注,不懂珍惜太内疚。”
愿自己的时间可以快一点,父母的时间可以慢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