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爸爸说,只要你不贪慕虚荣,就不会走偏道
2001年,在送我去外省读本科的火车上,爸爸语重心长地给我传授了很多人生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进入大学,就进入了半个社会,以后就得靠自己了。记住,只要你不贪慕虚荣,就不会走偏道。
那个时候,我对“贪慕虚荣”似懂非懂。一边凭着我仅有的人生经验想当然的认为爸爸是让我不要贪图名牌等外在的东西、不要为了赚点小钱不务学业,要认真学习之类的,另一边又觉得似乎不止这点意思,但是我最终还是没有进一步询问和细究。
如我所理解的,大学四年,我一心向学。那4年的前进目标是明确的——就是考上北京一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那时候的生活内容多彩而纯粹,虽然也有丰富的社团活动、青涩的爱情故事、温暖的宿舍之情、兼职经历,随着目标的清晰明确,强大的动力让我清醒的把一切与这个目标相冲突的事情放在了次要的位置甚至坦然的放弃。
专一的投入,帮助我考入了心仪学校的研究生,也让我成为我本科学校第一个考入该校的学生。
那个时候的学习看似辛苦枯燥,日复一日的早5点起基本都是半夜1点睡;有跨专业,和从三本院校考到一流大学的未知;有因为换专业而导致的复习时间紧张感到的紧迫感......
但是那个时候没有焦虑,因为我每天都在朝着目标尽力而为,每天都无比的充实,每天都能感到离目标更近一步的成长。
2、在没车没房的时候,我们活得明确和坦然
2007年,我获得了我的第一个硕士学历,也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龄了,结束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校园生活,步入压力山大的北京真实社会。
头两年,和很多奋斗在北京的年轻人一样,我和老公经历了解决北京户口、多次换出租房、面临没有家人经济支持的结婚买房、职业生涯的困惑、工作人事环境的复杂和不如意……
虽然生活不易,但我们劲头十足,一心向着单纯的目标前进——赚钱和职业晋升!
那时的我们不眼高手低,不挑肥拣瘦,为了能把工作做好,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事无巨细,来者不拒,哪怕每天加班到最后一个下班,也不放弃把工作做到完美。因为这股劲头,我们都得到单位领导的认可,升职评优加薪样样都能赶上。
那个时候的我们身体很累,但活得很明确、坦然和自信。
3、有车有房,有家有娃,我们焦虑了
现在,我们有了户口、有了房子、有了孩子、有了车子,有了积蓄,……但是心情却并没有过去那么的清朗明白。
那天我们一群北京的研究生同学聚会。大家有的在企业,有的在创业,在不同的领域都做的不错。
因为关系不错,聊得比较深入,几杯酒过后,大家卸下外界看到的光鲜和优越,露出了共同的焦虑和不安:大家都感到30出头了,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都想在抓紧时间在这个年龄段完成一些大的决定,以稳固自己的社会地位或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家焦虑的问题普遍包括:事业方向是否该坚持还是转向、是否在这个时机去创业或转行、职位不如意是去是留、事业和家庭如何平衡、生不生二胎、孩子是放国内还是国外接受教育更好、学区房该不该买……
想想,这些议题哪个不是重大的人生决定,要在短期内完成,怎能不焦虑呢。
4、这么贪婪,能不焦虑么
有一次,我和一个关系要好、年龄相仿的前同事和我们已经退休的老领导一起喝茶。
老领导是一个情商高、聪慧优雅的成功女性;我的同事是一个风风火火,要求很高的女强人。
聊天中,同事显得很疲惫和焦虑。在她片段式对自己现状和困惑的描述中,我总结出让她焦虑的原因:正在兼职和读硕士的她,想在读硕士的两年期间,同时怀孕生孩子,并且在此期间完成一个创业项目的筹备工作,以备孩子出生后她全心投入一项新的事业。但目前合伙人不是很给力,让她觉得力不从心。
我听了一面很佩服,一面也有种感同身受的压力,因为我也面临很多想完成的大事。
老领导说话一向委婉,但是她这一次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焦虑的根源:“你知道你为什么这么累,这么焦虑吗?那是因为你太贪。你想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见缝插针的完成这么多事情,还想着必须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都得配合你的计划,你想想是不是很‘贪婪’?”
一语惊醒梦中人。
5、是什么将我们推向深渊
我们的确是太贪婪了。贪婪的欲望,不停的攀比,我们给自己树立了很多必须完成的重大“目标”。
看到别人买了两套房子赚钱了,你也想赶紧多买几套房,就怕没买而掉入下一个社会阶层。你不细想别人是专门做房地产行业的,有灵通的市场信息和充足的时间精力,你更没有看到人家背后有强大家庭经济实力做支撑。
看见别人炒股赚钱了,你也赶紧跟风,怕别人一夜暴富自己心理会失衡。你不知道别人赚一把的背后是潜心研究多年而非一时心血来潮。
看见别人创业成功,你也盲目加入,怕失去了一个风口机会,或者怕被评价不如人。你不知道别人在这片领域还没有人开拓的时候就已经进入,深耕多时,经历了失败,最终在实力和运气的多种因素促成下东山再起。
在教育这件事上也不例外。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别人报兴趣班,你也一个不落的报上;听说旅游能长见识,你也赶紧带着孩子去旅游。关键问题是你还在纠结,到底应该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还是应该崇尚自然教育。带着这份纠结去教育,你能踏实吗?
心理学家罗洛梅说,焦虑是一种不确定感和无助感。焦虑是因为某种价值受到威胁引发的不安,这个价值被视为个人存在的根本。
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有限的精力和能力,是否够实现这么多的价值目标。当没有实现的时候,价值感受到威胁,能不焦虑么?
我们有没有静下来扪心自问,这些目标真的是“我们存在的根本”吗,还是为了贪慕虚荣而要逼着自己去实现的?
6、我们其实可以活得更清明
好在罗洛梅也说了,焦虑的情境因人而异,人们所依赖的价值亦然。
我们可以不用活得那么焦虑,只要你不要把你的价值感建立在太贪婪的目标上。
去年春节我回娘家,见到一些村里曾经一起长大的同辈人。这些人多数在老家建了小洋房或在城里买了房子,开着小轿车,穿着光鲜。外在看生活水平富裕了,但大家在一起聊天,要么是显耀自己的能耐,要么是抱怨生活的不公,没有多少快乐。
只有一个叫曙辉的同村堂亲看起来轻松自在。他大约40岁,我见到他时,还是多年前那样的清瘦,穿着还像早十年的打扮,从穿着到表情,似乎都没有太多岁月的沧桑和沉重。他骑着一辆28型号的永久自行车在路上与我碰面,远远的认出了我,就乐呵呵的跟我打招呼:“你回来了呀,什么时候回来的,去我家坐坐……”。
我哥跟我说,他是村里所剩不多的几个没有买车的青壮年之一,去年才盖起新楼房。原本想让他来自己公司做销售,多赚点钱,还曾激励他说:“你看,人家都开着车上下班,风吹不着雨晒不着的,你来我这里跑跑业务,保证比你在厂里打工赚的多,说不定很快就能买辆车。”
但是曙辉很自然的回答,“我嘴巴不会说,跑不了业务,而且我觉得骑车上下班挺好,自在,免得堵车。我拿个固定工资,下班回来还可以帮我老婆下地干个活,陪陪孩子,这样就很好。”
他那轻松的微笑,热情的招呼,那么清明和真诚,没有负担,也没有焦虑。
对他来说,有房子、有老婆、有孩子、有工作,还有个一亩三分地,一家人生活和睦,这就是生命的价值。
的确,生活方式有很多,人生选择也有很多,但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三头六臂,多半也不会能力超凡。
踏实地找到适合你的那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选择,心无旁骛地去经营就好了,也许会过得清楚而镇定,充实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