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时间13分钟(供复习)
01 知识个体、学习闭环
欢迎加入“知识个体”的大家庭!
“知识个体”有三个重要特征:能时刻接受新观念,自我迭代;能广泛地自我学习,形成学习闭环;能灵活利用碎片化时间,每日更新。
“问学又人”的第一周,我们从最基础的主题聊起,这也同样是“问学又人”的底层逻辑——学习闭环。
02 信息、知识、学习
说学习闭环,得先从信息开始。所谓知识,只是庞大的信息库中对你有用的那一小部分。而学习,实际上是在针对性地处理对你有用的知识。
我们每天基本上在做一件事,用大脑处理信息。具体分四步: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反馈。整个过程形成一个信息闭环,对于知识学习来说,就是一个学习闭环。
比如说小学的时候做连词成句。老师列出来几个单词,打乱顺序,让你组成一个句子。我们把这个过程分解。先要把单词输入大脑,在脑子里排列组合,再用语言表达出来,前三步完成。
而一个人输出的信息,对自己造成的影响最大,反过来会更多地输入大脑,尤其是老师告诉你对错之后,更多外界信息反馈到你的大脑,你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得并不是反复复习,就算写一遍再也不看,也还是记得扎实。这源于“行动、反馈”的生物机制。
03 反馈、经验、学习
大自然的生物,天生就是利用“行动、反馈”的生物机制来指导行动的,而人类只不过是在演化过程中,学会了“学习”这个更有效的辅助过程。
教育源自于经验的产生和传递,学习作为被教育的过程,辅助“行动、反馈”的生物机制,更快地完成行动调整,以适应具体环境。
经验越来越多,加之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总量十分庞大,学生就需要花更长时间在学习上,也没什么功夫一边学习一边行动。所以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起码在求学阶段,信息的输入和处理对我们更为重要。
但是,这个经验教育、知识学习的过程,在今天似乎没那么起作用了。环境变化太快,经验本身的有效性受到了威胁,学校教的知识体系,从某种程度上看,是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我们只能做第一线的冲锋者,自己靠具体行动收获反馈,自我修正行动,重视行动的力量,做一个行动者。
别忘了,掌握知识并不是最终目的,能灵活运用,实际中指导行动,知识才是你的。柏拉图对知识有一个经典的定义: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被验证过,正确,且被人们相信。我们应该回归“行动、反馈”为主的本质,把学习仅仅看成是一种提高效率的辅助手段,通过学习闭环的形式,用完整的知识采集、认知、践行、反馈的学习过程来应对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
04 学习闭环、行动者
我们结合信息闭环重新理解学习的过程。先要采集一些可能有用的信息(准知识),把它们输入大脑;大脑将不断输入的信息点,融合总结,形成新认知下的一套系统;具体践行的时候,大脑把相关信息输出,指导行动;“行动——反馈”的生物机制再把结果信息反馈回大脑,告诉你什么是知识,什么不是,修缮个人认知。
我们将把这四个过程分开来谈,推荐给你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法,但想完成学习方法的转化,有一点值得注意:先做后想,而不是你已经习惯的先想后做,用行动者而不是思考者的逻辑做事。
重要的事永远想不好。思考者之所以不能迈出那一步,主要原因在于害怕失败。但行动者总结了一条经验,同样提供给你用于验证:重要的事值得我们做,同样也值得我们犯错。
下面我们分别论述每一步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
问题导向、全面地针对地知识采集;目标导向、快速地精简地个人认知;先做后想、用知识短文输出;行动反馈、由结果反向思考。
05 问题导向、全面地针对地知识采集
网络化时代,社会变革加剧,信息大爆发,你永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速度。
另一方面,人们的距离被极度拉近,我们更加倾向于广泛链接,发生合作。创新常常发生在知识的融通地带,机会也在这些交汇处大量产生。
全面地知识采集,“一项专长,普遍了解”。
首先,具有一科专业特长,让你在社会上有个人价值;其次,每个学科都了解一些,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在这儿,我们不谈专业特长,只说普遍了解。为什么要广泛地拓宽知识面,而不是只做一个领域的专家?
今天知识的价值,在于拓展可能性。 工业化时代,人们分科治学,学术界比的是谁能把知识做得更细,做得更深。学了1、2、3、4,创新出了5,人们说,你是有价值的。而网络化时代,各科知识相互碰撞,没必要非得把专科知识做到人类极限。人们更能接受知识重组。这一门学了1、2、3,那一门学了1、2、3,两两配对就有九种可能性,你同样是在创造价值。
举个例子,以前我们造一块儿表,人们研究的是怎么让信息更准确,把仪器校准的水平做到了极致。现在呢?一块儿可以打电话测心率的手表,同样能够畅销,甚至比时间更精确的更有市场。
网络化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分散在世界各地的那些“小众”的个性需求,已经可以聚在一起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知识的普遍了解更重要了,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更现实。
针对性地知识采集,“问题导向”。
信息大爆发,想要对知识普遍了解,像青少年那样系统化的学习方式不适用了。一是你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对每一门高深复杂的学科做系统性的学习和了解。二是环境变化太快了,昨天的经验很难指导今天的行动,等我们系统地学完一门学问,兴许它已经被这个世界给迭代了。
如果你不是个学者,专门研究各个领域的“高精尖”,不是为了知识本身而学习,问题导向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方法。我们主动了解知识,就是要解决当下或是即将发生的问题的嘛。我们只需要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照着行动就是了。如果你有一个学习的具体目标,当今互联网这么发达,信息流动性这么强,完成知识采集并不是什么难事。
知识采集的渠道。
读书看报是一种方式。传统的信息媒介在新时代下依然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但除了阅读业内经典著作,我们还有很多好的渠道。
跟着牛人学习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书本的体系代表不了现代的知识前沿,但牛人可以。现代的知识,正是在一批牛人的大脑中向前不断推进的。我们找到牛人,看看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新发表的著作,在某个知名大学的最新讲话……这些最新的知识,正引领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对你大有裨益。
还有第三种方式,同样很有意义——自我践行,个人感悟。别小看你自己,你之前做过的事,哪里可取,哪里出了问题。这可是直接关乎你具体行动的信息,比学多了什么对你更有指导意义。
带着问题多渠道学习,通过学科经典、牛人牛作、自我践行、个人感悟等多种方式,全面地收集信息,在新时代下更好得完成目标知识的采集。你对这种知识采集的方法有什么看法呢?对你的信息输入过程有帮助吗?
06 目标导向、快速地精简地个人认知
信息“爆炸”。
因为知识重组更容易,门槛足够低,更多人参与其中,加上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上产生了大量的新产品。更精准的手表?还有能打电话的手表,能测心率的手表,能记录步行数据的手表……一个结果,产品爆炸了。
短期的产品爆炸推动了广告业的飞速发展,但持续有新产品推出,信息远远超过了人们能接收的量,广告也就越做越困难,甚至连公共厕所的门上都贴上了小广告(人类的行为总是那么有趣)。对我们来说,广告也爆炸了。
以前我们看书读报看杂志,后来听广播看电视,再后来家家户户用上了互联网。信息传播媒介对我们来说可不只是信息传输系统,同样也是很好的信息过滤器。能有效传输的信息就那么多,所以即使传播媒介也爆炸了,但起码我们有优先选择权。
而信息爆炸的决定性一环在于我们的大脑。人类也要遵循生物进化机制的,不能像机器那样,快速更新容量。几千年前的大脑如果是16G硬盘,那今天的大脑绝不会超过16G,反倒是变小了(这个原因我们有机会再聊)。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爆炸的社会,我们学会了信息筛选。问题导向地知识采集,就是一种信息筛选。
但问题仍然存在,即使经大脑筛选过了,仍然存在大量信息,远远超出我们大脑的输入范围。
比如说你今天突然想做投资,或者更小的范围,你就想知道摆在面前的两支股票选哪个更好,怎么办?对这两家公司有一定了解和预见,对近期股价走向仔细研究,收集投资专家的指导意见,学习一些相关的投资小技巧……这么多我们采集来的准知识,怎么统统放进脑子里?
听我一句劝,你放不进这么多,甚至在我看来,你什么都不用放进脑子里。
除了每天要用的一些知识以外,记那么多干什么呢。大脑更多的时候仅仅是个处理器,输入一些信息,适当整理再输出就好了,存个档也不用非得在大脑里。
关于将采集来的知识处理成个人认知,我更在乎工具的使用。
一种工具,知识笔记。
想想我们做读书笔记,或是听课笔记,大多数人通常的做法并不可取。
初级的小白:翻开一本书,通读一遍,把所有自己觉得有用的内容摘抄下来,放在一个本子里。再努力点的,经常翻开笔记本复习。只言片语真的有用吗?“知道那么多大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中级的小灰:可能是读过《如何阅读一本书》(强烈安利),先略读一遍,大概了解全书的内容结构,然后一段一段地读,分条列点形成体系。再借用一个高级工具——思维导图。拍着胸脯保证,“这本书的精华都在这张图里”。
而高级的老黑怎么做呢?内容摘抄太片面,系统学习嫌麻烦,用知识笔记吧。
既然我们要的结果是信息输入成个人认知,为什么不从我们自己出发呢?先略读一遍全书,提炼全书的内容结构,书里有什么。这时候别着急读,先把内容结构转化成你的知识结构,你要什么。然后再一遍遍针对性地读,保准事半功倍。
举个例子,我上周读一本讲“定位”的书。全书依次讲了定位的重要性,定位的方法,定位的误区,然后举了几个例子,旁征博引,三百多页,怎么读?我就想知道怎么做市场定位(方法),顺便了解一下为什么这种方法有用(认知),再随手收集一些经典的例子(素材),好安利给朋友们(谈资)。
那么就好办了。第一遍先读定位方法那几章,只要能理解,遇到的论据直接跳过。第二遍再读定位重要性和定位方法两大部分,找一些能推导出结论的有效论据。第三遍全书略读,看看感兴趣的例子就针对性地记下来。这本书并不难懂,不超过两个小时,里面的内容就是你的了,也省了做读书笔记、思维导图的时间。
别看这种方法来来回回好几遍,但一定比一遍通读高效得多。不要小看目的的力量,“一目十行”是什么感受,有机会你也体验一下!
精简,让知识笔记更有效。
知识精简有两个好处:帮助现在的你加深理解、节省时间,帮助日后的你高效复习、高效行动。信息越简,思维越清晰、越深刻,速度越快、越高效。
为什么经目标导向处理过的信息还要精简? 原因很简单——废话太多。
第一,这些所谓的“废话”是相对于你自己而言的。别忘了,经过前两步的知识学习,庞杂的信息在你这儿已经有定位了,既属于你的问题,又符合你的目标。换一个人来看相同的信息,也许就会有帮助,但对你来说不会。
第二,别人把信息传达给你,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描述,而在你这儿,这些信息大多数是多余的。
举个例子,你和朋友在街上看见一只猫,你朋友可能会说,“你看路对面那只蓝眼睛的花猫,胖嘟嘟的真可爱”,对你来说,这些信息很可能被简化为“那只猫可爱”,或者干脆是一句无关痛痒的“哦”。
如何做精简呢?一是“删减”,二是“分类”。
随便拿来一篇知识笔记,删掉80%的“的”字无关痛痒,先删掉所有你觉得没用的文字吧。或者更绝的,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整理文字。
我们知道,每一句话都包含一定的词汇做内容,也需要用多样的句法把不同词性的词汇组织起来。一句话里,名词是主角,动词是具体的动作,介词表条件,形容词副词表程度,而句法则只是组织词汇的工具。
拿来一句话,分一下词性,能删的就删吧。比如这句:“精简的过程有两个优势:帮你加深理解,帮你节省时间。 ”简化成“精简,加深理解、节省时间”,意思基本保留了,记录或是提取,速度都翻倍。
用你的直觉删也好,用语言学方法删也好,保留原意的前提下,删得越多,就越精简,效率越高,效果越好。简约,其实就是一个精简到极致,但仍然保有原意的结果。请你相信,简约是有强大力量的。
分类是一种把内容分次序的过程,在特定应用情境下,一类只是另一类的补充,不看就不看了。关于有效分类,在这给你推荐我学到的一种方法。
把个人认知分成四类:知识主题(相当于标题),行动方法(相当于结论),逻辑认知(相当于论证)和经典素材。信息不一定是分开的,标上不同颜色或是其他不一样的形式,就可以给眼睛提供很好的区分度。
最理想的结果,事后再考虑相同的问题,立刻检索到这一知识主题,直接看行动方法。忘了为什么这么做,看逻辑认知。还有点不能理解,看经典素材。
知识笔记的价值就在于“简”。相对于繁杂的读书笔记,它更利于存储在电子化平台上,用的时候随时搜索组合,并有助于形成长期记忆。
当然了,知识笔记不管怎么精简,还是应该怎么舒服怎么来。更人性化才更接近大脑的原始状态,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思维。
两种平台:电子产品,纸和笔。
篇幅有限,我们只说应用。一句话,用纸和笔思考,其他一切交给电子产品。
今天的信息几乎被电子化了,既然方便,为什么不接受技术带来的进步呢?收集、记录、搜索、存储……都可以在电脑、手机等电子平台上更高效地完成。
纸和笔并非被完全取代了。至少有一项是要保留的,即思考的时候,而且最好用一整张白纸。
从学习语言、学习文字的过程可以得出结论:我们的思考是被语言、被文字驯化出来的。而纸和笔更接近思考的原始状态。此话怎讲?举两个例子。
搞设计的讲究在思考的时候讲究画草图,而不是直接用电脑软件,为什么?条条框框更少,用自己的语言思考自己面临的问题,不用机器约束。
思维导图是怎么“战胜”传统笔记的?关键一点在于,这种方式摆脱了原有笔记纸一行一行的顺序控制。思维导读可以图像化、分层级、分方向,而不是分先后顺序,更接近大脑思考的原始状态。
07 先做后想,用知识短文输出
手艺是怎么来的?怎么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一个工匠打磨自己手艺的过程,就是在重复一件事:多做、反馈、不断迭代。做得多了,能力水平自然就高,时间长了,手艺就是你的。
所谓的能力水平,包括两部分:行动的方法,和行动的熟练程度。方法靠认知输出,不只是学来的,也得靠不断反馈逐步提高。熟练度靠不了个人认知,就是多做。
很多人总是对如何开始有个心理误区。想着把该学的先学了,把该想的先想明白,然后从最好的情况开始做。因为他们自以为,想明白再做才高效。
错了,践行是行动者逻辑(先做后想),不是思考者逻辑(先想后做)。在你踏入一项工作之前,一无所知地思考或者异想天开都是在自欺欺人。你不知道具体环境是什么样的,可变的因素太多了。最关键的是,那些“前人的经验”真的可信吗?不先试试你怎么知道。
先行动起来,盯准目标,在环境反馈中不断修正方法,才能真正适应环境完成工作。拖拉机想开得直绝对不是靠把每一步想得极其周到,不一直看准前面的路,时刻调整自己的手,你是开不起来的。
输出是学习中重要的一环。
学习知识有“5层塔”。只是听或看,你的知识吸收率最多达到30%;看人亲手做一遍,效果要好得多,但也只有40%;讨论是更好的办法,几个人一起思考,能量是翻倍的,刺激你就一个问题多方向思考。
而比讨论、看别人做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自己亲自做一遍,不只熟悉了流程,也能从反馈中获得新收获。
但还有更好的,让知识吸,收率达到80%甚至90%的办法——表达。
同样一件事,如果你给身边的人讲一遍,效果绝对不只停留在如何做上,你能把知识想得更清楚明白,再运用的时候也能记忆深刻、有条不紊。能表达出来的知识才是你的。
性价比最高的输出方式——写知识短文。
为什么要写文章?“文科生一定要学逻辑,理科生一定要学写作”,写作让脑子变得清晰。一篇文章不见得用华丽辞藻加以修饰,重点在于怎么把事情讲清楚,讲得别人能听懂。
写作,作为最容易实现的输出过程之一,在输出的过程中,帮你不断理清逻辑,把混乱的内容化至最简。用精简叙述的方式,把个人认知写出来,并呈现到别人的面前,你的收获远大于得到片面的个人认知。
为什么要写知识短文?信息碎片化时代,没必要写长篇大论。我们追求的是把一件事讲明白,而不是非要学术化地追求完美论述。没意义,也没时间。别忘了,你的时间也在变得碎片化。
可能一篇知识短文力量很渺小,但表达的潜力巨大。对于知识学习来说,事半功倍。
我们简单比较一下三种知识学习的工具,对知识短文有更全面的认知。
一种是读书笔记。内容繁杂,记录或是整理都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因为不是你的个人认知,用的时候要搜索重构,记忆效果也差,只能短暂记忆,不断复习。
另一种是知识笔记。内容精简,记录、整理相对方便高效,代表着个人的基本认知。用的时候直接搜索组合,适合长期记忆。但存在一个问题,你是在自我迭代的,如果你进步很快,认知不断升级,是很难回过头来理解当时的认知逻辑的。很久以前的知识笔记,价值将变得极低。
第三种是知识短文。内容精简,逻辑清晰。抓出来就用,回忆不受认知升级的影响,更适合不断自我迭代的你。
我们之前提到过,从本质上讲,知识学习的三种工具都是通过记录的方式,帮助大脑有效记忆的辅助手段。从这个角度评判,知识短文无疑是一种更有效的方式。
先做后想,用知识短文输出。你明白了吗?
08 行动反馈,由结果反向思考
行动、反馈。
信息反馈系统,实际上就是在具体环境中行动,接受到实际反馈后再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学习”只是一种提高“行动、反馈”效率的辅助手段。
现如今,“迭代”这个词变得很火。为什么要提倡不断自我迭代?原因主要在于,经验跟不上环境变化,我们只能做第一线的冲锋者,自己靠具体行动收获反馈,自我修正行动。
所以请重视行动的力量,由结果反向思考,自我学习,对具体行动进行有效的信息反馈,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新环境。
有三种反馈的方法推荐给你:
1. 精品比较:去收集一些好的结果回来,通过比较促进反向思考。比如说你想学写作,多去找好文章看啊。那些诸如“教你100种写作技巧”之类的书不过是个辅助,参考借鉴,辅助你的思考。结果是第一信息源,不是经验与方法论。(有一个前提,你得对这件事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2. 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作者,你是怎么构思,怎么一步步生产好文章的?换位思考对结果的反向思考更有效。
3. 沟通交流:一个人的思考毕竟没有一群人的思考有价值。
09 总结
一个完整的知识学习闭环,包括知识的采集、认知、践行、反馈四个过程,分别对应着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阶段。
问题导向、全面地针对地知识采集;目标导向、快速地精简地个人认知;先做后想、用知识短文输出;行动反馈、由结果反向思考。
祝您在社会加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成为一个强大的“知识个体”。
这是“问学又人”陪伴您的第007天,期待与您一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