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固化,输在起跑线上
之前在天涯有一篇《寒门再难出贵子》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从文章题目也可以知道大致讲的是什么,我们的阶层正在固化,当然这并不是现在才有的现象,而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横跨半个世纪拍摄的最长纪录片《人生七年》拍摄的初衷是揭秘社会热议话题:你的出身是否会决定你的未来?当然,我们都想得到否定的回答,但是49年的跟踪拍摄告诉我们一个冰冷的答案: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
这是一个让人开心不起来的消息,可趋势就是如此。虽然我们今天依然可以看到有很多个草根实现逆袭的案例,但是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
头部市场的变化让草根创业的大门早已关闭。
我们在谈创业成功的时候,有些人依然喜欢津津乐道一些大佬的故事,从之前的李嘉诚、王永庆到现在的雷军、马云,以他们年轻的时候做过一些推销的工作作为谈资来验证他们的起点和我们一样低,这件事情只能说明他曾经做过,但不是其事业成功的最根本因素,16年到现在创业的窗口已经关闭,当年马云、李嘉诚、丁磊的机会早已不存在。现在有影响力的企业或者独角兽企业都依附与更大的企业,要不是百度系、腾讯系、阿里系就是头条系,已经很少有一个单独的个体以一己之力来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公司。
拿19年火爆的社交电商来说,每日一淘也好,其他品牌也好,大家都在烧钱,卖的东西比批发价还便宜,为什么?因为他们在烧钱跑数据,用数据去拿融资所以现在的商业模式与传统的商业模式不同,我们不去讨论哪一个模式更好一些,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目前环境下,如果拿不到大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拿销售服装来说,一件完全相同的T恤我卖50元,然后一个平台过来了,他觉得可以用这件T恤来做引流,可以不赚钱,甚至是补贴一点钱,卖45元,这样把客户引流到自己的平台上面来通过其他的商品比如外套再赚过来;而你不同,没有资本补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流量走失,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结局只有出局。
市场被巨头迅速占领,而像我这种做小生意的群体不知不觉就被巨头给灭掉了,甚至巨头都不知道我的存在,就是“这样”的竞争,你也可以称之为降维打击,让小群体出局。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畸形的竞争,我们生活中的共享单车就是让这么伤死的。
没有在“BAT”这种大公司做过显赫的事情,没有非常好的背景支撑,草根创业是十分困难的。去年,大家谈论较多的是拼多多的黄峥,可以了解到,黄峥26岁就被段永平带去参加巴菲特的午餐,一路都有贵人加持,可以说是羡煞旁人,这种机会对于大部分的创业者来说是没有过的,多数普通人在起跑线上已经输掉了。如果想跑赢人生的赛道,有两个方式,第一,我们可以跟着大厂,在大厂的带领下可以跑的更快,这也是现在的主流方式;第二个就是,我们往反方向跑或者往侧面跑,我们可以找一条只有自己一个人的赛道,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