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出生在一个武将世家。
他的父亲赵弘殷,是后唐军队的中级武官,在皇帝直辖的禁军服役。
所以,赵匡胤的出生地,就在后唐首都洛阳城外的军营中。
少年时代,父母为赵匡胤聘请老师,教他学习儒家五经。
赵匡胤学进去了多少,我们无从考证。
但从历史记录看,他能起草公文,还能写诗,称得上粗通文墨。
北宋末年,皇宫里清点历代文物,发现了宋太祖年轻时用过的一根大铁棒。
这根铁棒,足有几十公斤重,上面还有长期抓握留下的手指印。
能挥动这么重的铁棒,可见宋太祖的确膂力过人。
另外,宋代官修史书还记载,赵匡胤40多岁时,经常率领百官出猎,亲自放箭射兔子。
他还喜欢拉上亲信官员,一起玩蹴鞠,也就是花式足球。
这样看来,说宋太祖弓马娴熟,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他是不是“太祖长拳”的发明者,反正明代学者是这么说的。
可见赵匡胤精通武艺这件事,早就名声在外。
赵匡胤9岁这年,后唐被后晋所灭,都城从洛阳迁到了开封。
到了947年,后晋又被南下的契丹攻灭,开封周围一片混乱。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是个老实人,在禁军里20年没有升过职。
他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没法替儿子谋前程,又担心首都会陷入长期战乱,于是建议赵匡胤离家远行,去外地投靠自己的几个老相识。
这一走,就是一年多。
他先是从开封往西走,在陕西和甘肃兜了一大圈;
接着又南下湖北,在汉水沿岸游荡,加起来走了快3000公里。
其间,他虽然也见了父亲的几位旧友,但对方要么很敷衍,要么脾气不合,始终没能安定下来。
最窘迫的时候,赵匡胤只能住在寺庙里,靠和尚施舍盘缠,尝尽了人间艰辛。
一些学者认为,《水浒传》里的鲁智深,原型就是赵匡胤。
熬到公元948年,契丹兵终于退走,中原也出现了新的王朝后汉。
赵匡胤听说,后汉大将郭威正在河北招兵买马,于是再度启程,前去投奔。
他的“开挂”人生,也从这时候开始了。
郭威这位节度使,是赵匡胤的第一个伯乐。
他善于治军,富有谋略,很受将士爱戴。
赵匡胤给郭威当禁军小头目,耳濡目染,也学了不少。
但郭威给赵匡胤“演示”的第一件大事,不是怎样带兵打仗,而是如何谋朝篡位。
公元951年,郭威利用后汉隐帝暴死,朝中人心惶惶的机会,借口契丹入侵,带着首都开封的大军前往濮阳。
到了濮阳,郭威煽动士兵扯下黄色军旗,披在自己身上,拥立自己为帝。
随后,他就启程回京,结束后汉王朝,建立了新政权后周。
可以想象,24岁的赵匡胤见到这一幕,三观该有多么受震撼。
郭威只是一个出身贫贱的武将,但他精心打造了一支忠于自己的军队,又策划了“黄袍加身”的戏码,就能一步登天。
这对赵匡胤,简直是赤裸裸的暗示。
不过,当时的赵匡胤,地位还很低,还需要继续隐忍。
这一忍,机会就来了。
954年,郭威病重。
他的两个亲儿子,此前已被后汉隐帝杀害,没有直系继承人。
郭威的妻子柴氏,有个侄子叫柴荣,从小跟随姑父、姑妈长大,被收为养子,颇有才干。
郭威就指定柴荣继承皇位。
严格来说,柴荣属于外戚,他和郭威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这就导致朝中暗流涌动。
郭威的外甥李重进和女婿张永德,都是手握重兵的大将,也都有政治野心。
柴荣觉得,这两位亲戚不太好驾驭。
他要提拔几个“自己人”,用新生代将领去分散老臣的权力。
而柴荣最先看中的,就是赵匡胤。
赵匡胤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两个字:能打!
柴荣刚刚即位,十国中的北汉,就在契丹支持下发兵入侵。
柴荣御驾亲征,在山西高平与敌军遭遇。
在这场大战中,赵匡胤主动请缨,策马杀入敌阵,取得大捷。
柴荣大喜过望,随即提拔赵匡胤为殿前都虞侯。
之后几年,赵匡胤虽然是领军大将,经常跟随柴荣出征,却极少有独当一面的机会,也不需要再亲自上阵杀敌。
换句话说,高平之战,是他仅有的展现个人勇武的机会,而他恰恰抓住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