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游戏力》一书后,感受最深的是:儿童的情绪必须有出口,必须得到宣泄,尤其是负面情绪不能被压制,大人更不能以此批评孩子或者指责孩子,而是要设身处地地理解她的情感,肯定她的感受,并给予适当地安抚和必要的陪伴。今天上午我在小儿子班上(小小班)当家长助教,运用共情处理了几起孩子间发生的不愉快事件。
001
一个小姑娘突然大哭起来,我仔细查看了一下,发现衣服和裙子湿了一点,但不多,可能是刚才洗手的时候搞湿的。她光顾着哭,也没有其他目击者出来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摸了摸孩子的衣服,对小姑娘说:“你的衣服和裙子湿了一点,还好不多,我可以拿干纸巾把湿的地方吸干。” 她还在哭,我蹲下去拥抱了一下她,就几秒钟,她停止了哭。随后我去拿了些纸给她擦鼻涕和吸干衣服。擦完鼻涕她的情绪完全平静下来。
002
排练舞蹈环节,大家跳着舞,突然一个小姑娘吵着要找妈妈,径直朝门口走。我走到她身边,问出什么事了。她说要去找妈妈。我牵起她的手对她说:“你想妈妈了啊,下午放学你就可以看到妈妈了。要不你就站在这里看老师教,好不好?” 她点点头,没有再吵了。我一直拉着她的手,间歇地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跳。接下来是歌曲复习环节,小姑娘突然愉快地要求回到小伙伴中间去。
003
午饭时分,突然又有一个小姑娘哭起来了。问明原委,Jessie老师要肇事的小朋友道歉,那个小朋友也爽快地说了一声“对不起!” 这时大家都等着小姑娘说“没关系”呢。我示意男孩子对女孩子说:“我不是故意的,你能原谅我吗?” 女孩子当即点点头,不哭了。 我发现 “你能原谅我吗?”这一句话有让人无法拒绝的魔力。用在我儿子身上,百分百有效。
需要反思的是:在我主导的开车游戏环节中,有些小朋友因为违反交通规则,我请他们“出局”,有个别人(包括航航)不开心。我想,如果我换成另外一种说法,比如:违反交规的人需要坐下来多学习一会儿才能再开车,也许小朋友的情绪会好一点。给孩子灌输一种“犯错是很好的学习机会”的理念,尽量让孩子的感觉好一点,他们才能做得更好。
以前我更多地是把“共情”当作处理问题的技巧来看待,看了书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单单技巧不足以表达共情的重要性,应该是每个人都必须以人生之“必备的能力” 来习得。现在的我面对我儿子情绪崩溃大哭时,我能站在他的立场理解他的感受,平静地让他发泄他的情绪,安慰他们。当两个儿子发生争执时,不再批评或者指责任何一个人,尽量对事不对人地进行客观处理。我更不会指责老大必须无条件地让着弟弟,因为大儿子也是我的宝贝,而他也还仅仅是个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