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子
刚开始读时,故事并不那么吸引人,不仅遥远,而且陌生。西藏大抵也就谈到旅游时会想到吧。哦,对了,还有佛教和藏族舞。但大约读到一半时,倏然之中感觉就来了,直到深夜才恋恋不舍地合上书页。
挺欣赏那个麦其土司的傻子少爷,觉得有时候傻是因为正常人无法理解一些超越正常思维世界的托词。而聪明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往往就是小看一个傻子。我是一个愚笨之人,对于聪明,一直都可望而不可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笨的原因,我对聪明人格外欣赏。
相信读过这本书的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会对书中的美人塔娜印象很深刻吧。她的美是一种震慑人的美,使人过目不忘,甚至魂牵梦萦。可她的命运却并不那么理想,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外貌的美丽可谓是上天的恩赐,但如果美丽的女子缺乏灵动的脑子,命运一般更为悲惨。所以美丽的姑娘更应懂得谦卑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更应领悟“如花美眷,终不敌似水流年”的道理。
很喜欢书中的这段话:“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是这样,你不要它,它就好好地在那里,保持着它的完整,它的纯粹,一旦到了手中,你就会发现,自己没有全部得到。”人们总是渴望拥有喜欢之物,以为得到就会幸福,却忘了其实喜欢未必要拥有,而且凡是美好的人或事物大抵都不可能为一人一世所拥有。所以写就艺术断代史的毕加索可谓情场得意,一生情爱无数,若多拉能不执著于此,或许也不会在毕加索离去之后自杀吧。相比之下,我更欣赏吉洛,这个唯一一位主动离开毕加索的女人,她教会我们学会驾驭感情,而非臣服。
得到的同时其实也在失去。日子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让我们在失去和得到的轮回中暂时活着。它却自顾自地飞驰,无论我们是悲痛还是喜悦,仿佛都与它没有半点关系。时间真是理性,这种理性近乎过分,让人觉得无情。
想起一句话来,“生命是一树繁花,时间是一根铁鞭,一鞭一鞭击打,把满树繁花踏入泥沙。”无形的东西往往也最有力量,比如时间,它是我最敬畏的东西,就像活人的心跳一刻也不停歇,勇敢地走向未知,述说着因果轮回。或许大千世界,芸芸纵生都只是旅行者,走在人生的大道上,记忆是唯一的行李。
其中,在描写傻子的奶娘回来时的场景,作者这样写道:“一个人在人们已经将她忘记时回来,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以前的一切都已经在遗忘中给一笔勾销了。”我们经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是的,对于自己,我们是整个宇宙,但是对于别人,我们可能渺如尘埃。所以不要认为自己对别人有多么重要,哪怕是父母或爱人,毕竟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至于感情,终究可以托付于时间,它连生死都可以摆平,更不用提时光里的小忧伤。
周国平曾在《各自的朝圣路》中《点与面》一节对此也曾发表过见解:“你太缺少随遇而安的天赋,所以你就成了一个没有家园的人。你在漂流中逐渐明白,所谓共享往事只是你的一种幻觉。人们也许可以共享当下的日子和幻想中的未来,却无法共享往事。如果你确实有过往事,那么,它们仅仅属于你,是你的生命的作品。当你这么想时,你觉得你重获了对自己的完整历史的信心。”
在这本书中,以一个所谓的傻子的视角涉及了许多哲学方面的问题,比如他每天早上起来发问的那两个问题:我是谁,我在哪里?看似简单却很难真的弄清楚,高更的名画:《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也引出了这个形而上的问题。或许这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个区别,很多人活在各种事情之中,不胜繁琐,却美其名曰:“充实”。而有些人却会置身事外,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待一切,这不是冷漠,而是为了让自己足够清醒而理智地面对世事,而哲学便是一种对人生无限的思索。
最后,在涉及到距离时,作者讲了这么一段精辟的话:“大家都想保持一个彼此感到安全的距离,于是尽量在那个适度的距离上微笑,致意,但从不过分靠近。距离是彼此并不了解的人待在一起时必须的。”笔者以为距离对于无论关系多么亲近的人都是一种需要。那种距离是一种调整的空间,让我们有喘息的机会。也保留了思索的时间。但韩寒的《告白与告别》却也使我们明白:“无论我们怎么控制与他人之间的距离,最后都会失去控制,因为总会有人使我们乖乖交心和伤心”。所以我们无需悲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随缘即好,毕竟“世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本书最后写道:“是的,上帝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