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05.08 太久没有看电影了
大概2年前看了《活着》的小说,看完以后并没有很深很深的震撼,大概是已经认识了命运的无常,便感觉仿佛一切的悲惨都是顺流而下。最后整篇小说数万字,在脑海中映下的是这样一幅画面:黄土上,榆树下,一老汉一黄牛,想看而无言。
余华的文字仿佛本身就带着历经沧桑的味道,”老人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这样充满生气的开头,随着故事的展开,就渐渐被死气渗透,到最后,一片荒凉,却又带着点点生命久久不息的意味。让人感动。
已经了解了那样凄惨的结局了,今日再看电影,那种生生不息的意味就更加具象。那些更沉重的东西被遮蔽了,反而就透出了生命人世的一丝温情。一开始的家业坍塌,本想说那人世凉薄,然而霸去老宅的龙二却又结结实实帮助福贵开了戏班子,解穷立业,冷眼之中,仍有着一丝道义。 接着一个刺刀又划开演着太平盛世的幕布,福贵开始他的颠沛,可颠沛中,福贵又是幸运的,他没有倒在乱世中。看电影时,有一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大概是硝烟中,福贵就着一个车灯,一个破布搭成的戏台用心的唱着帝王将相,太平盛世。野兵们专注的听着戏,不知今夕是何年,也不想明日又有几人倒在这乱世里。世道虽乱,对生的希望和憧憬仍在。更不用说福贵归家后,日子虽清贫,却安定,有人味,不苍凉,正如家珍所说,我就是想和你安安心心的过日子。 最后有庆,凤霞的死在电影里设置成了纯纯的意外,人生意外太多,总是有些意外不得不去担负。
但是正如电影里福贵对春生所说,人还是要好好地活着,”活着,哪怕熬着,也要活着“。电影的最后,依稀还是有一家人的模样,小鸡会长出小羊,小羊会长成小牛,生命会无限延伸。电影给我的感觉少了对生死的麻木淡然,多了对生的憧憬。这样的处理效果虽少了小说的震撼,却更加贴近于当代人的生活,那些经历了那些时代的,命运的伤痛的我们,依旧对人世充满希望。无奈大多是世事的无奈,温情大多是人世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