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活着不是为了解决问题。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解决问题,就活得不好。"
今天分享的这本书《洞见》,作者赵昂,人称“昂sir”。资深生涯咨询师,高管教练,畅销书《在人生拐角处》作者。
据说一次收费数千元,还排满了档期。
不过也不要被吓到了,他把自己多年职业咨询的经验时实例都精选进了这本《洞见》,很值得一看。
一、主动选择你的人生
不能等、靠、要,必须主动寻求改变
每个人心里都在期待某一天,生活发生突然的改变,由此摆脱现状的桎梏。我也一直怀揣着这样的想法,尤其是在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
刚出校门还没展翅飞翔呢,就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第一份工作跟我预期的相差实在太远。
最开始也是意志消沉,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都不上心,也有抱怨过。
不过,正是投入工作之后,一方面因为工作强度确实很大(早上7点不到起床,晚上9.30下班回去)。另一方面,我也提醒自己不应该抱怨,因为这份工作是自己选的,没人强逼我。
好好工作,好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充电,不想在这里一直待下去,那就要多花功夫了。
于是,工作之余我的所有时间都拿来看书,写书评了。发在网络上,偶尔有人点评夸奖,生活也就不苦闷了。
当时没有太多杂念,去想看这些书有什么用,写这些东西也没人看。就觉得我需要这么去做,因为我需要改变。
我不想在被环境同化,也不想遮住自己的眼睛耳朵不去看外面的世界,假装满足眼前的生活。
所以,在有的同事一边抱怨工作不想干了,一边却继续混着过时,我开始看一些心理、职场相关的书籍,希望能从书中找到一些新的思路,让自己有信心、有资本走出去。
二、主动升级认知
我总听人说,工作以后也要继续学习,不然会和同龄人的差距越拉越大的。
这话没错,但是一大部分人就没能坚持下去,坚持下去的一部分人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学习是没意义的。
做决定不难,难的是坚持一个方向走下去。
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学习,尤其是工作之后的学习,和学生时代按照考点复习,努力考高分的学习有本质区别。这种学习的核心应该是——个人认知的提升。
“懂得了许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这些道理都是别人总结得来的,是属于他人的经验知识,你没有经历,没有自己的感悟,所以就算你我们一字不落的背下来,也没有多大用处。
那么,认知到底是什么?
认知是一种视角。
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历丰富的人,善于从多方面去看待问题,绝不会很武断地下定论。
书中提到了一个词“认知泡沫”,即你错以为正确的认知。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错误的努力”。
我以前看过一篇新闻【大学生4年狂揽65个证书 毕业仍找不到工作】。
说的是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都很努力的学习,参见各种考试和活动,把能拿的证书都拿到了。
初看这篇报道,任何人都会觉得这个学生很上进,但是又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么优秀的人却找不到工作呢?
稍微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他获得的证书里名头很大,但实际却没多大用途,一些活动经历跟工作岗位之间也没有任何关联。
也就是说,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在一开始就方向错误了。
他的学长给他分析原因,觉得是他的学历不够,应该再读个硕士,这样出来就很好找工作了。
因为没有继续报道,也不知道他现状怎么样了。但是,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并不是学历,而是他的思维方式。
诚然,硕士学历重要。
但如果是抱着“只要我考上了硕士,毕业后就可以进500强工作”的想法,那就和他在本科期间一刻不停地考证“只要我考的证书够多,就能找到好工作”一样,是盲目的、无用的努力。
在努力的同时,不妨问问自己,这样的努力是否正确?
曾经,我也掉进了这个思维陷阱里,那是刚学习写作不久,我以前加入了一些写作群,群里的人每天都在坚持更新。
我问,每天都写,有那么多写的吗?
有人回答,当然有了,每天的微博热搜上就有很多事情,再加上各大新闻网站,要写的东西太多了。
我心想,那不成了写新闻评论了吗?
挺佩服他们的坚持,我也努力试着连续写了几天,发现我适应不了这种每天马不停蹄追赶各种新闻热点的方式。
感觉自己已经不是在写文章了,而是把各种素材复制粘贴到一起,对于个人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
过了一阵,看见有人在群里说,日更好几个月了,但是阅读量还是不高。
一位前辈说,坚持多写,都是这么过来的,写多了自然就会有人看了。
于是,那人照例每天在群里分享自己的文章,我有时会点进去看看,发现行文逻辑和遣词造句还是之前的样式。
我后来就在想,这种勤奋确实有用吗?
“一万小时定律”我知道,大量的训练会量变带来质变,这也是大家最常听到的关于努力的一个方向:你没成功,是因为付出的努力还不够多。
但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会到达终点。
目标的建立至关重要,在你要做一件事之前,思考一下
1.为什么做这件事?
2.目标是否明确?
3.这个目标对我来说有挑战性吗?
只有认真思考要达到的目标,才能进一步的拆分、练习。
像那位前辈提到的写作就是多写,但是你要给自己定个目标:每天写多少字?写什么主题?用什么风格?
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磨刀不误砍柴工。每天勤奋日更,但是写的都是流于表面的浮浅文字,没有个人思考和风格,怎么可能越写越好呢?
这也是我思考过的问题,我的答案是,我要不断改变,要尝试不同风格,要更加深入的挖掘内容。
一直关注我的读者应该看过我以前的写的文章,我现在回头看那些文字,都觉得怎么写的这么肤浅?
三、什么时候该改变?
作者是职业生涯规划师,很多人都找他咨询过职场问题。其中一个让很多人头疼——如何做选择?是否跳槽,甚至转行?
不想上班,应该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吧。
谁愿意每天最重要的时间,都耗费在一个小小的格子间呢?
我很赞同作者的观点,一个人是否掌握生活主动权,不是看他在什么行业、做什么工作。而是,他的状态。
可以通过这3点,判断自己是否应该离开。
1.自己的工作是否被监督
我们是来工作的,是有思想的人,不是流水线的机器。微博上那个收费站里挺直端坐,永远面带笑容的收费员,他就是时刻活在被监督的状态下。
永远紧绷神经,所有动作都像是设定好程序的一样,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2.工作不需要被允许
有一种变态的职场关系,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不是同事,倒像是帝王和臣民。底下的人妖谨小慎微地做事,凡事要请示,要揣度上司的心思。还要无条件服从。
有的员工和离职的同事吃饭,发个朋友圈,还被领导截图在群里点名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遇到这种把自己当统治者的领导,不要犹豫马上走。
3.不需要外界的激励
常被物质、夸奖的激励,潜台词是“你做的很好,继续!”
这种时候就应该警惕了,你做这些事到底是为了得到被人的赞赏,还是因为自己真正想这么去做。有的人工作,是为了按时领工资;有的人工作,是为了多学本事,然后往高处走。
想清楚你的诉求,非常重要。
另一个就是,转行。这其中的风险与成本,我们不得不考虑,此外,如何找到“贵人”?
书里面给出了很多专业知识,这里我就不再细说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买书来好好看看。
我读到这本书中有一段话
“我们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无时无刻不再思考自己人生的终极问题,我们不一定会改变世界,但一定会在一次次主动创造的成长中改变自己”。
很多人的生活都是围城,周围的人羡慕你,你羡慕其他人。
但,敢于主动选择的人,才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与其寄希望于缥缈的逆袭时刻,不如主动创造真正的改变,就才是你人生真正的拐角。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