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和害怕,就像一只大黑狗,躲在每个人的影子里,时不时探出头来,伺机而动。
当恐惧不经意间袭来,我们常会告诫自己和孩子“不要怕”,可是,我们真的知道“恐惧”是什么吗?
来自加州艺术学院的Xiya Lan制作了一个有趣的动画短片,通过一只鳄鱼找兔子牙医拔牙的故事,生动再现了我们的“恐惧”心理。
(视频链接:http://v.qq.com/x/page/j0197p8ydn0.html)
生病的鳄鱼害怕兔子牙医,兔子牙医也害怕凶猛的鳄鱼,他们都假想了各种恐惧的场景,最后发现不过是虚惊一场……
害怕或恐惧,就是这样一场从紧张激烈回归平静的心理反应。
害怕,正常吗?
孩子胆小,怎么办?害怕很多东西,正常吗?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焦虑。
其实,恐惧和高兴、愤怒、悲伤一样,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拥有的基本情绪,也是我们生存所必须的。
很多时候,我们会给“恐惧、害怕”贴上不好的标签,其实恐惧和害怕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可以让孩子本能地抵御潜在的危险和伤害。否则,一个完全不知道恐惧的孩子,往往对危险没有警惕,很容易受到伤害。
然而,每种情绪都需要适度表达,过度的恐惧,也会影响孩子成长。长时间沉浸在这种紧张消极的情绪里,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卑、怯弱。
孩子到底怕什么?
很多时候,当孩子表现出恐惧或说出“我怕”时,爸爸妈妈可能并不知道孩子到底在怕什么。
在不同成长阶段,孩子会对不同的事物产生恐惧感。
比如,0-6个月,会对较大的声响产生恐惧;6-9个月,会“认生”,不喜欢和陌生人接触;1-2岁,会产生分离焦虑;2岁以后,随着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产生恐惧的事物也会变得越来越多,会怕黑、怕小动物、怕看医生……
孩子的恐惧感,有时候是来源于对未知环境的假想。
在熟悉的环境里,孩子会有很大的安全感,所以很少感到害怕,而一旦环境突变,孩子就很容易产生恐惧。
比如,很多孩子在家非常活跃,但刚上幼儿园时却会变得安静内向,特别粘人,就是因为新的环境里,孩子对一切感到未知,难免产生恐惧和焦虑。
有时候,孩子的恐惧却来自对已知体验的放大。
常见的例子,很多孩子第一次打针时,因为不知道打针会带来疼痛和不舒服,所以看医生并不会排斥,可一旦经历过一次,再想让孩子安安静静看医生就变得很艰难了。
这是因为第一次看医生时,孩子还没有对打针这件事产生痛苦的体验,而一旦产生认知和体验,孩子就会在心理中产生抵御。
面对孩子的恐惧,最好的方式,就是去了解孩子到底在害怕什么,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表达和处理好恐惧情绪。
孩子“害怕”时,你做对了吗?
当孩子有恐惧的情绪或说“我害怕”时,爸爸妈妈的反应通常是这样的:
“宝贝,不要怕”
“男子汉,要勇敢”
“没事的”
……
甚至是这样的:
“怎么这么胆小呢”
“这有什么好怕的”
……
讲真,这样的回应方式,父母可能是无意识的,但却没有真正帮助到孩子。
前者或许暂时安抚了孩子恐惧的情绪,并没有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后者更是“帮倒忙”,让孩子在恐惧之余多了自卑和无助。
如何帮助孩子减少恐惧?
或许,对待孩子的恐惧情绪,可以换一些更有效的方式:
🔹肯定孩子的恐惧情绪,不要用质疑和轻视让孩子感受到无助,给予及时的安抚和鼓励。
🔹除了适时的安抚和鼓励,要让孩子明白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就像有些孩子害怕猫咪,可以告诉他猫咪并不可怕,并陪孩子一起摸一摸温顺的猫咪。一旦孩子发现没有什么伤害,就会慢慢减弱恐惧心理。
🔹不要有意识地表现出对某些事物的害怕,因为孩子很敏感,模仿能力也很强,所以很容易被父母的恐惧情绪感染。
🔹更不要人为诱发孩子的恐惧心理。很多父母习惯于用恐惧的故事教育孩子,比如“不听话,会被大灰狼吃掉哦”“不要晚上一个人出去玩,会被怪物抓走”,否则很可能给孩子留下长期的阴影。
🔹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一些关于恐惧的绘本,比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床底下的大怪物》《我要来抓你啦》,通过有趣的故事,帮助孩子了解害怕的事物,从而减轻孩子的恐惧。
面对恐惧,即使是大人,也需要这样的认知,不是吗?因为我们和孩子一样,都需要认识和了解恐惧,才能真正变得勇敢。
更多靠谱新知、实用方法,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苏菲趣育儿”(ID :sophia-qyr),一起让育儿回归简单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