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大学子三下乡:“品味非遗文化 传承工匠精神”
通讯员:王宣明 袁琦
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进一步体会工匠艺人的匠心精神。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朴实工匠心,非遗泥塑情”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启了为期5天的赴城阳、即墨、平度、高密四地的社会实践活动。7月21日上午,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朴实工匠心,非遗泥塑情”社会实践小分队踏上征程,来到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初探非遗文化,了解文化底蕴
通过郑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是以青岛地区7000余年的发展为主线,讲述了以青岛为代表的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状况,郑老师带领我们参观各类非遗文化纺间,并向我们初步介绍了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
深入非遗文化,感受多彩种类。
随后,我们跟随郑老师的步伐,深入探寻非遗文化,郑老师依据展馆的民俗场景、生产作坊、书画作品等,对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层解说。
郑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柳腔声调的委婉悠扬,祭海仪式的庄重肃穆,泥塑老虎的媚态逗人。“泥塑艺术是具有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古老民间艺术,匠人们将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雕、刻、磨光、晾干等步骤塑造来人物形象,泥老虎就是匠人们的杰作之一。郑老师向我们讲述道。
7月21日下午,本次社会实践的第二站来到了山东省泥塑非遗传承人刘世普工作室。在刘先生的工作室里,我们看到了众多泥塑作品,它们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刘世普先生向我们一一讲述它们的制作工艺与过程。
详谈泥塑知识,明晰泥塑制作
刘世普先生首先向我们讲解了泥塑制作的用材要求,并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当地泥土的独特之处,“当地泥土相比其他泥土更加湿润富有弹性,制作效果更为立体,作品的规格形态也与材料相关。”刘世普先生说。
刘世普先生向我们展示其工作室中各式各样形象生动的泥塑作品并讲述其制作工艺及过程。“塑造人物形象最难的地方就在于抓住人物的神态,比如做生气的表情就要抓住人物眉毛眼神的特点进行雕刻。” 刘先生向我们耐心讲述。
躬行动手制作 ,体悟泥塑之美
紧接着,在刘世普先生的指导下,同学们亲手实践,雕刻泥塑。刘世普先生给同学们耐心演示了人像的制作方法,开始将泥土做成圆筒状,大体分出脖子、头部及五官位置,后将各部分利用工具进行深层雕刻塑造。
同学们各自开始着手制作,“泥塑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刘浩男同学发出感叹。刘世普先生会心一笑,手把手指导的指导刘浩男同学将作品进行完善修正。“这位同学做的还真有模有样,形体感觉很好”刘世普先生对杨雨馨同学的作品称赞有加。“做泥塑最重要的就是耐心,要沉下心去一点点雕刻”同学们沉下心实干起来。
刘世普先生在社会实践的最后表示,他从20多岁开始学做泥塑,对泥塑的热忱之心从未变过,每一件泥塑作品都凝聚着他的匠心。至今,他仍不愿停下泥塑创作的脚步,他希望我们青年学子能够心怀匠人精神,肩负起时代重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