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历朝历代的兴盛与更替,如果不读国史,就不能详尽追溯祖先的渊源。不读族谱,就不知家族的真实情况,因此,国史当然不可不有,族谱也是不可少的。明了这个道理去修族谱,此事怎能迟缓呢!像我们家族的唐氏宣义公,在桐木冈择地而居?。没过多久,又迁徙到留塘。经历的世代有二十五代,经历的时间有七百多年了。我辈修谱,想要做到完美无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还幸好有科公辈在明代编辑了人物简要情况,等到康熙雍正年间,秀才唐天明,柳州秀才唐光,上表请求获得先辈近祖的去世后的埋葬处所以及他们的名号和行辈,将其汇成一集,用来明示后辈。时值咸丰年间,屡次遭受兵灾,躲避战乱都来不及,谁能珍视保藏呢?虽有二三人留存的几卷,但历时已久,风雨侵蚀,都成了断简残篇,缺漏而不完备。如果再保持现状不去续修族谱,后人便失去家系来源的依据了。我们这些人在1912年的春天,倡议续修族谱,于是约定在这年八月成立修谱小组。重视采访古墓残碑,搜罗祖先旧图,刚好用时一周年,编成欧阳修和苏轼两种家系体例,以备排版印刷之用。与同仁说起宣义公,却丝毫不知其由来,不禁低头沉思,抚胸长叹了。于是左思右想,不知怎么办才好。不得已,邀集各房的族长到祠堂举行会议,希望大家务必再去搜求。话还没说完,有一老人站起来说:“我家的破竹筐中有许多残破的书,我不识字,你们何不前往看看。”于是跟随他来到他家。登上楼打开竹筐,将藏书翻阅得差不多完了,才找到唐氏草谱。打开首篇阅览,上面的文字已被书虫侵蚀了大半。于是忧从中来,只好又强隐心中忧虑,看完全书,发现书中注明:从叔虞受封到唐地以来,一直到靖公,靖公姬俱酒被贬为庶人,三家分晋后,唐虞后人受辱变为平民,变姬姓为唐。唐虞后人又传了数世,到了汉代,唐蒙做了汉武帝的中郎将,唐蒙便是我宣义公的祖宗。即使唐太宗时的唐俭公、宋时的唐介公和唐坰公的资料欠缺不详备,也可明确知道我们的祖先源自何处。与其胡乱地认祖宗,虚假附会没有根据,从而落得郭崇韬认汾阳王郭子仪为祖宗的讥诮,哪里比得上真实有据,可凭此流传至今并流传到后世么?今天我等续修这族谱,远祖和近祖都知道,昭和穆排列有次序。近亲远亲清晰可辨,谁尊谁卑尽有分别。尊祖敬宗的准则,不是应在此为后人打下根基么?希望后来的博学贤能的子孙续修族谱,让修谱之事延绵不绝,以至永远流传世代不变。
民国癸丑年(1913)十二月续修族谱董事二十三代孙唐士纯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