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很喜欢翻父亲的书柜,里面的书很杂,除了文史哲,父亲的专业书,各类工具书,甚至还有如何养花、织毛衣、做家具的书。那时候翻看父亲的书,大都看不懂。但有一个道理是明白的,就是从书本中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念小学后,父亲开始给我买各种少儿读物,还为我订过一些儿童杂志,并告诉我多读字典。有一次,我生病住院,第一夜父亲怕我害怕,就留下陪我。我在吊盐水,他坐在床边读《西游记》给我听。父亲给我读书,那是唯一的一次。我也算是有过亲子阅读的经历了吧。在那时,读课外书是很稀松平常的事。家里有点藏书,学校里有图书馆,课程表里有课外阅读课。我还当过班级图书委员,负责管理一个小书箱。现在想来,我的读书习惯大概就是因为上述种种情形逐渐形成的吧。
当上教师之后,我把小时候读过的书和杂志搬到教室里,组建了班级图书角。当时还没有儿童阅读推广的说法,更没有明确的推广儿童阅读的意识。我只是从自己童年经历出发,希望学生能每天接触到课外书,从阅读它,到喜欢它,最终养成读书的习惯。那时,学校图书馆常让我协助买书。图书馆管理员对我说,每种书买五十本。我惊讶地问,为什么?管理员说,这样老师们就可以上阅读指导课了啊。如果每个学生手里的书都不一样,怎么上课呢?书买回来了,但我从来没有用全班共读一本书的方式上过课外阅读指导课。因为我觉得那样做,就和上普通语文课没什么区别了。五十个孩子各有各的喜好,接受能力,对文字的感悟能力,都不同。用单一的路径去培养几十个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不是真的有效呢?阅读和写作都是很私人化的事情。所以,理想的习作教学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书写自己的见闻感受的欲望,然后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做个性化的交流指导琢磨。这个道理在阅读指导上也适用——理想的阅读指导应该是教师依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做个性化的书籍推荐和阅读方法指导。当学生形成阅读习惯后,再引导其阅读还未涉及的领域。因为小学生不必读得深,但需要读得广。理想的习作教学限于客观因素,还处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阶段。理想的阅读指导,我以为,只要教师辛苦一点,还是可以达到的。
习惯的养成,最好有感受乐趣作基础。得到个性化的指导,学生就能感受到趣味。在轻松状态下进行阅读,学生才能获得乐趣。我看到过一份四年级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案。教师为了让学生有效阅读,前后上三次阅读指导课,学生需要完成一份阅读记录卡 ,做一张小报,写一篇读书笔记,回答与书本内容相关的十个问题。单说阅读记录卡,其中要求学生写出书的内容简介,摘录好的段落,提出自己的疑问,写出感想收获。要四年级的孩子概括段意都是教学难点,概括整本书的内容岂不是难上加难。再说摘录,也不符合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很多人是上初中后,才开始边读书边摘抄的。我问一些平时爱读书的同事——如果你在读一本书前知道要完成这些任务,你还想读这本书吗?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不想读。
读书就是读书,简简单单,静心去读就可以了。如果配上一大堆任务,那不是等于在做变相的阅读分析题吗?有的老师还喜欢从书的犄角旮旯里找出一些信息编制成评价指标,以检测学生阅读情况。我也是不赞成的。一本书,喜欢的人读得细些,不喜欢的读得粗些有何不可。精读、泛读、浏览等等,都是阅读的方法,各人尽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选用。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实在不必太在意一时的读得少读得浅。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小愿意读。
写到这里,我要说明的是,我不反对阅读指导。我反对的是那种要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找出比喻句、排比句的莫名其妙的指导。我反对的是把简单的阅读过程弄得繁复琐碎的指导。要指导学生读书,教师自己要先读书,读尽可能多的书,获得各种阅读体验、经验,再结合儿童的阅读规律进行启发点拨。有时让一个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一下,老师同学争先恐后地交流一番,或者只是大家会心一笑,也是指导,可能比写读书笔记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删节版刊于今天的《中国教育报》)
言之有理,尤其对于小学阶段来说,作者所言甚是。
我觉得初中就要重精读了。只要是口味相近的书,就得细读品味,勾画圈点,写感悟思考才行。深入地汲取其中的营养,为精神成长提供能量,思想的骨骼才能越发粗壮。
2015年9月8日17: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