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学习《种群的特征》,讲到种群密度调查方法,PPT上是一张图片——
“同学们说说看,如果想调查图片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你会采用什么方法呢?”我提问。
吵吵嚷嚷,讨论很热烈,有人大声问:“老师,蒲公英在哪?”
难道我放错了?回头看黑板,没错呀,一大片绿叶黄花的蒲公英生机勃勃。
“你什么眼神?”我以为他调皮。
“蒲公英不是长得像小伞一样,用嘴一吹会飞的吗?”
我这才反应过来,顿时痛心疾首,“孩子啊,那是蒲公英宝宝,可这是家长啊……”
课堂教学要预见到可能出现的意外,可是,我怎么能预见到这样的意外?
不止一次了。
书上有一幅图片,是西红柿未成熟的绿色果实,同学问:老师,这图是不是错了?西红柿不是橙色或红色吗?
他们想不出花生怎么是长在地下的,因为吃的花生那么干净;不知道毛豆成熟后是黄豆;不知道韭菜和韭黄是同一种植物……
太多的常识他们不知道。
看着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上架着厚厚的镜片,我忽然感到愧疚:教育确实给了孩子很多,但是却欠他们最真实的一课——生活。
让一群连蒲公英的样子都不知道的学生,去学五点取样法、标记重捕法,除了背还能怎样?
冲动的魔鬼附体了,“嘿,你们想不想看看这样的蒲公英?”我问。
“?”五十多双眼睛充满疑问和惊喜。
“走,去操场!”
“耶!”欢呼声响起,还有清醒的头脑,“那,不上课了?万一考试考不好怎么办?”
我也想到了,有点担心,但是,魔鬼更强大,“先不管考试,认识蒲公英再说,就算考不好天也塌不了。”
话没说完,同学们已经冲出了教室。
02.
是下午四点多,深秋的校园,天已经变暗。操场上一片枯黄,哪里有翠绿的影子?
冲动这个魔鬼,让我忘了季节。
不能将错就错吧,“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有哪些植物和小动物,体会一下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我发出新的指令。
人群三三两两欢呼着散开,给凄清的黄昏增添了生机,挺好,让他们走走玩玩也不错。
几个女生跟着我,先带她们认了操场周围的乔木,然后我们趴在地上辨认少得可怜的草本:草坪是马尼拉草,间杂着少量的早熟禾、车前草、鸡眼草、狗尾巴草……
我说出的每一个名字,都让女孩们笑得前仰后合。
渐渐跑题,我说起大学的实习,如何到处辨认植物,如何查资料做标本,大学老师多么厉害……
她们听得很入迷,我想这应该也是教育,并没有浪费课务。
真的没有浪费,一个女生发现了一棵紫花地丁——小小的紫色花朵在一片枯黄中格外显眼。
忽然想到某年某月某日,年轻的我看到紫花地丁时想到那句: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的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了花……
那时我多大?和她们一样吧,我可真早熟啊。
忍不住笑出了声。
“老师,你看,我找到蒲公英啦!”一个喜悦的声音打断了回忆,又一个女生手里捧着小伞跑来。因为激动和兴奋,她跑得太快,种子已经飞散了很多。
“好好好,拍个照留念!”我拿出手机,定格这美好的瞬间。
“可惜还是妈妈,如果是春天就能看到书上的蒲公英了。”我说。
“那我们春天再来!”她们很善于抓住时机。
远处的男生慢慢过来了,这个捧着西瓜虫,那个捏着蚯蚓,还有甲虫、蚊子……
抓紧时间,带他们分析了几种小动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最后拍合影,下课前五分钟回到教室。
站到讲台上,理智立马回来了,我说:“这一节课被玩掉了,同学们要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呀!”
“怎么能这么说呢?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呀!”某人的反驳得到一致赞同。
“那你说说看,学到了哪些?”
“认识了一些植物和小动物,理解了群落的概念,呼吸了新鲜空气,活动了筋骨……”
“还重温了童年的快乐……”其他同学补充。
“真棒!”我喜笑颜开。
“老师,以后多带我们这样上课,开心。”
“可以,不过要看你们这周周练成绩。”
“唉!看来您还是不能免俗啊……”
是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