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教学生涯,我深刻体会到在课堂上万念俱灰的时候不是学生连简单的加减法都不会计算,或是用不同的方法讲了多少遍还是弄不懂,是整堂课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哪怕一个问题,没有任何学生质疑你讲解的内容,没有一个学生站起来或举起手来说:“老师这个我还听不懂,老师为什么是这个结果”等等,整个过程就像自动化工厂的流水线一样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流程进行“表演”,如此“顺畅”,顺畅到你心里都会觉得憋得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毫无疑问,是我们的教学设计出了问题,是师生的平等对话完全消失。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下,学生自己都能感觉得到:我无需思考,问题和答案总会如期而至,犹如完美的童话结局一样。因此,没有问题的课堂,没有学生思考的课堂,没有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课堂,没有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课堂都是如同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毫无生机。
2019年6月10日,友成基金会的小伙伴从北京远道而来在其他学校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航空科普课,我有幸聆听了这堂课,课后交流过程中,友成的小伙伴分享时说:“不要把航空科普课上成了手工课”。我完全赞同。航空科普课的价值在于让学生了解有关航天航空科学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课程载体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定义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说,不是让学生照着模型剪下来粘接成一架飞机就行了,而是在粘接完以后试飞的过程中发现飞机在飞行中的问题进行探究,找到解决的方法,再来修正飞机,再来进行调试。整个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发现问题,定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按照方案建立模型,模型测试与矫正,最后完善到达最好状态。
吧嗒吧嗒,说了这么多,来一个,来一个......停停停,不要瞎起哄,来就来呗。今天下午,我就用友成小伙伴们留下的唯一一套三个模型样机设计了一堂航空科普课,注意了是航空科普课,不是手工课,请不要用手工课的标准来看这节课,否则,会让你失望的。
请看我是怎么设计一个一个的问题“圈套”让学生钻入其中,而学有所获的。我拿出模型样机材料盒,展示给学生看,提出了我们要上一节航空科普课,并且我们要亲自动手制作飞机模型的课堂目标。但是呢?材料只有三套,每个人都想要尝试着做飞机模型。怎么办呢?各小组说说吧。
“用纸来代替,用装药的纸盒来代替,用我们每天营养早餐装牛奶的瓦楞纸来代替”,看着教室里面课桌下的瓦楞纸,同学们就顺手选择了瓦楞纸开始做起来。“哈哈哈,好吧好吧”我暗自笑了笑。
大家拿出了材料和工具,紧张而又忙碌的做了起来,一节课后,孩子们做的成品飞机出来了,大家都期待着试飞比赛的那一刻。比赛试飞的结果可想而知,飞机没有如孩子们想象的那样遨游在空中,直接就是坠机。孩子们不甘心,即便是掷飞机的姿势有多标准,仍是这个结果。
好了,终于掉到“坑”里了。与此同时,孩子们也产生了对于我手里模型机的怀疑,会不会老师的套装材料里的模型机也飞不起来?
还是我了解你们的“小心思”。好吧,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该是时候让套装模型机出场亮相了。我让学生按照同样的方法组装起了套装模型机,接着让孩子们试飞,那轻盈的飞行姿态让孩子们欢呼雀跃。
到此为止,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激发起了孩子们的探究热情。“为什么我们做的飞机飞不起来”。分小组头脑风暴。是材料的问题?是重量的问题?是制作的问题等等。别急,一个一个来。
飞不起来的原因一:我们用瓦楞纸做的飞机要比套装的飞机重,材料不同,所以飞不起来。不信,你同时各用一只手掂量掂量。嗯,是这么回事。怎么办呢?我就问你们怎么办呢?
解决方法:将瓦楞纸撕扯掉一层,让它重量减轻。行不行?动手试试呗。
噼里啪啦,大家开撕,接着把撕掉一层的飞机进行试飞,效果比之前好多了,但还是没有套装模型机飞行得好。再想想。
飞不起来的原因二:飞机重量不同,但是这两种材料做出的飞机的副翼尺寸却是一样的,明显不对,飞机重,副翼的尺寸就要大一些。是这样的吗?快重新裁剪一块大一倍的副翼粘接上试试。测试的结果,还是不满意。
是什么原因呢?“嗯,机身还是太重了,把机身换成一根细木棍。”我说:“教室里没有木棍啊”“老师用笔管或者笔芯”。“好,试试”。结果还是不行。
嗯,差不多了,火候不要太过,过了就糊了,第二节课的下课铃也响了。好,收!
大家坐好,通过比较、改进、尝试,我们发现:飞机飞起来与飞机的重量、机翼的大小、重心、机身平衡等因素有关,这个星期回去后,各自再进行调试,下个星期一来分享。
整个过程,始终都不是直接奔着结果而去的,完全按照人们在认识、学习新事物的原本模样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学生永远面对无休无止的问题,沉浸在思考、怀疑、动手、尝试、探索的状态,教师也只能是意料到了结果和最终的归宿,却永远意料不到整个过程的进行是什么样的状态,一切都是“有预谋”的未知现场生成。这大概就是教学设计的魅力所在吧,这大概就是学习的原本模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