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工作原因,需要看些和海外留学的资料,在百度上一搜,便是各种留学机构的广告(我没有黑百度的意思,呵呵),或者是海外名校的百度百科(连官网都很难找到),而新闻类的内容也大多是海外留学的某富二代做了何种出格的事,评论区也充斥着出奇一致的声讨:留学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家里有钱吗?
我是个留学生,所以我看到这些评论很不愉快。从何时开始,留学或者留学生,与“有钱了不起啊”“自以为是”“自己不好好呆国内非要去国外怪得着谁”这样的相关的字眼紧紧地绑定在一起?明明,新闻里的只是个别案例,而这些个别案例却大大地给每年几十上千万的留学生人群打下了标签。
直到前些天在亚马逊买书时看到了这本书。《新留学青年》是一个90后北大毕业生撰写的纪实类...嗯,随笔。文笔自然,像极了我爱读的龙应台。
作者采访了几百名留学美国的学生,他们大多都是那几十上百万留学生中较为普通平凡的存在:家境还不错,起码能支撑他们去美国读书;不怎么出格,不论是负面的出格还是正面的出格。里面谈到了他们为什么出国,在美国生活遇到的种种事迹,在海外生活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变化等等等等,那些真实的故事,让我感同身受。所以看完全书之后,最大的感受便是:精确、真实。
比如在“他们的忧愁不是忧愁”里,受访人提到了自己刚去美国时太过孤独,便开始有抑郁倾向,然后暴饮暴食,一顿可以吃下一只鸡,简直觉得这是在写我自己。
回想起自己在荷兰读书的时候,也曾因为太过孤独而暴饮暴食,一顿吃下四个比萨饼二十几个炸鸡翅,明明已经吃不下,却不知为何停止不了往嘴里塞东西的动作,吃到最后,躺在床上浑身盗汗,心跳加速,然后在荷兰长达18个小时的黑夜中失眠、失眠、失眠。
后来,文中的受访人开始养猫,然后慢慢开始调整自己的状态去适应或者说是面对那种孤独,像极了后来的我自己。
我不知道那段孤独对文中的受访者而言带来了什么,但对我来说,那段绵绵无期的孤独让我到现在为止,都觉得后来的所有事情都没有办法挑战到我的极限,似乎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比那段孤独更糟糕了。
种种种种,文中的故事无一不激发了我的共鸣,激发了我这种最为普通的留学生的共鸣。没有耶鲁哈佛那种所谓成功光环的加持,也没有所谓“富二代”留学生的极端故事,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普通留学生的成长与经历。这其中,或许没有容闳的家国情怀,没有老一辈90年代“出国热”时的艰难辛酸,而是,我们自己。
作者在每一篇采访结束后,都会做一些小小的总结,这些总结算得上是非常精华的地方,带着北大人自带的批判性思维,对每一个洞察都赋予了自己的理解,而这些理解,对我受益良多。
比如在他提到所谓“自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会在国外的“个人主义”氛围与快节奏的生活下会更有机会/意识去重新加深对自己的认识,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想做什么,基于这些认识,留学生们会更乐于追求自己的追求,而不是别人的追求。也基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才能更能体恤他人的付出与真心,从而去尊重他人。
在某章节中,受访人聊到自己一位已经拿到荷兰永居的好友的抱怨,比如到底要在荷兰工作还是回国工作,是否要结婚等等,受访人表达出了一种不屑:明明日子过的那么好了,还抱怨,你这是在炫耀吧?而受访人自己,对于我们来说,也有着令人艳羡的生活,但她也依然觉得上天对她不公并不断抱怨着。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提到了一句:“贪得无厌的年轻人”。
好一句“贪得无厌的年轻人”,仔细想想我似乎也是如此,成长过程中,我有思想开明的父母,所以我在做什么事的时候都不太会遇到阻力,而父母创造的经济条件、社会条件,支持着我前往荷兰留学......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把这些本应付出努力来取得的回报,视为“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一种天经地义。如今想来,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我又如何能得到我现在得到的一切。
我把所有自己得到的东西都当作理所当然且永不知足,然后把遇到的种种挫折都当作上天对自己的不公,但殊不知,我所经历的生活,即使再不济,或许在别人眼里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彼时,我才渐渐羞愧地意识到,我大概也属于钱理群先生笔下的那一类“年轻人”——在《漫说大学之大》中,他这样写道:
“现在年轻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贪得无厌,什么都想得全,恨不得什么都是第一流的,稍有一点不满就牢骚满腹。”
还真是,一针见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