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蕾
读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脉络清晰,文笔优美,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没有空泛的虚词堆叠,让任何一个有设计师梦的人,能解开设计的神秘面纱,将它从神坛上拉下来。
什么是设计?
1. 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所以,设计师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
2. 设计,归根结底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
3. 立体派、直线派、未来派、达达主义、新构成主义、造型主义、绝对主义、现代主义。
4. 基本造型元素:色彩、形态、质地、素材、节奏、空间、运动、点、线、面……
5. 后现代主义,指的是那种以建筑界、知识界和生产设计界为中心形成的流行现象,后现代主义是一种组织完善的符号体系,是一种式样。
6. 创意并不是要让人惊异它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异于它居然来自于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
7. 从无到有,当然是创造;但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
8. 艺术是艺术家在面对社会时的意志表达,其发生的根本立足点是作为个体的个人。
设计基本上没有自我表现的动机,其落脚点和你侧重于社会。解决社会上多数人共同面临的问题,是设计的本质。
9. 人不仅仅是一个感官主义的接受器官的组合,同时也是一个敏感的记忆再生装置,能够根据记忆在脑海中再现出各种形象。
在我看来,感觉和形象的组合是设计者在信息接受者的大脑中进行地一种信息再构筑活动。
10. 无印良品的理想,是它生产出来的商品一旦被消费者接触到,就能触发出一种新的生活意识,这种生活意识最终启发人们如追求更为完美的生活样式。
可以跟谁学?
1. 美术史学家Nikolaus Pevsner,其著作《现代设计的先驱》(Pioneers of Modern Design)
2. Bauhaus设计学院课程
3. 现代设计家Walter Gropius ,出生于德国柏林,他认为应该将各种艺术形式综合起来。
瑞士人Johanne Itten ,怀有神秘主义的理想。
匈牙利设计家Laszlo Moholy-Nagy,以构成作为主要的造型手段给新时代的造型带来了活力。
瑞士抽象主义大师Paul Klee,俄国感性抽象主义大师Wassily Kandinsky,力图以生命有机体所具有的秩序与力量作为原型。
德国设计师Oskar schiemmer 将日常的现代主义作为研究对象。
4. 信息建筑家Richard Saul Wurman指出,新技术的出现并非是为了取代那些“旧”的,而是旧的要容纳新的。
5. 日本建筑家坂茂,以“纸管”建筑闻名世界。
6. 日本建筑家隈研吾,建筑观是“建筑师不能以建筑的名义向世界展示过度华丽的造型”。
7. 产品设计师深泽直人,探索人类“下意识领域”。
8. 室内设计师杉本贵志,无印良品第一家旗舰店设计者。
9. “Re-Design二十一世纪日常用品再设计”展览。
10. 世界平面设计师大会。
我学会了什么?
当我们想了解一个全新的领域时,如何开始入门,是一个令人焦虑的问题。
于是,在我读原研哉这本设计学书籍时,尽管它不是经典基础读物,还是将其中涉及到的书籍人物摘录出来,日后一一阅读研究,这应该是最“笨”的方法了。
当一个作者的表达和理念都让你产生共鸣,那么他就能成为你入门的指导老师,设计的本质是相通的。
设计,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而是着眼于日常,为舒适明亮的生活而存在。
设计,需要我们打开全身的敏感器,发现最细微的情绪,跨界找到事物间微弱的联系,并用最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
设计,是无论你在任何领域做任何工作,都有用武之地的能力。
没有什么,能阻止你成为一个设计师。
# 感谢阅读,你的打赏,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