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打标签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一是你很容易被人肉搜索出来,二是你很轻松成为某个茶余饭后的谈资。
我的一批死党,女,xx岁,单身,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大龄未婚女青年–剩女,这种标签打上之后,大家似乎除了努力学习和生活以外,还在刻意地拼命地做一件事–撕标签。这两天刚刚才撕掉单身狗标签的闺蜜,在一个吃货最享受的午饭时刻微信私我,闲扯互撩了片刻,她问我:你有想过脱单吗?拜托,这件事我不抗拒,可是并没有合适的人选啊。然后她开始说起一些她现在的相处过程,很显然没有达到她以为的幸福指数。我隐隐不安,因为从对话内容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顺其自然,而是会不会刻意地为了去撕掉标签而去标签呢?
我的朋友依旧苦恼,我给了最日常的建议,就是好好聊一顿,顺便给了她两句忠告:不怕分手,就怕渣男;路是自己的,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未知。
我们这群原来自恃年轻的92,93后,如今也到了被父母日常“逼婚”状态,社会给了大环境,学校也不错过宣传的时机,到处都是为我们开辟的相亲大会,男生女生看的顺眼聊个两句,看不顺眼的直接拉黑,从此打入冷宫。分分合合,各路豪杰都纷纷拉起长幅: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前段时间见过的甲某,隔了两个月身边早已换新人。我还会笑着跟室友说,看来这世界变化太快。
大多时候,我遇到的分为三种人,一是还没开始却时刻担心不能开始的,一种是已经开始而怀疑开始的,最后一个是开始之后希望能看到结束的。总的来说,第二种应该见的最多。
很不幸,我们到了一个尴尬的年龄。事业还未开始,却需要被迫考虑家庭。我身边大多都脱单了,剩下抱着的几个也是跟我差不多一样没心没肺的。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情况却时常有种悲剧感,为了某件事而做某件事,为了某个不怎么样而要怎么样,好像这逻辑也没错,毕竟读过书做过题的我们都知道,结果往往决定了你这一生的分数的完美性。可是很可怕,我们在这种心理压力驱使下,往往给出的脑皮层的暗示是:我要先撕标签,再考虑合不合适。我试图做过这样的事,虽然并没有成功,但必须承认,暗示的能动性真的很可怕。往往我们会找到一个完美的借口安慰自己,也许是对方不够好,也许是自己当初瞎了眼,但是后续的一切如果发生在我们对标签如此在意的情况下,你能完全排除,我去标签的强大暗示吗?
很想给自己或者我身边的同伴提醒说,二十五岁的我们,如果能够依旧玛丽苏,是一件好事。
玛丽苏的心基本来源于偶像剧。我已经脱离了那个困难群体很多年,跳出戏外来看人心,其实也不过如此。女生期待的万能的白马王子,男生期待的智慧温柔的公主,生活有打击幻想的超级拳头,但是打不破一种叫做相互吸引力的规律。我否认人们对于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的过分要求,希望他们有才华又物质丰满,但是我却感动于茫茫人海你只认定我的玛丽苏。所以玛丽苏的心,我希望我的同伴一直有。我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心疼我自己,老天爷太不公平,除了给我认清自己的能力以外,什么都没给足。我很胖,外貌也不咋地,偏偏我还清楚地知道这一切,所以走过来的路写满了自卑。在这种情况下,我更急切撕掉标签,可惜事与愿违。后来越长大的我越明白一件事,生来便是独立个体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自然规律而规律,我们结伴同行,因为契合彼此;我们分道扬镳,因为不足与谋。相识不一定是为了相知,但如果可以相知,我希望还是玛丽苏。
所以,不管是二十五岁的我们,还是三十岁的我们,还是已经过了花甲之年颤颤巍巍,银丝缠绕,我希望人群再拥挤,你还能一眼看到彼此。
二十五的我们,还适合那么一句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