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需要一个稳定的连续的协同过程,但是在一些求助者心理上,总会有不适当的期望存在,当咨询师发觉不能建立起有效的连接的时候,是可以选择拒绝的,因为不是每个咨询师都能适合任何情况,咨询师也有自己的特点,有建立连接好的,就有不好的,发现不适合的咨询者,及时拒绝或者提供别的咨询建议,是对求助者负责,也是为自己负责,咨询师需要克服的就是救星心理,只要是寻求帮助的,就无论自己能不能处理都接受,这只会给自己和求助者都增加负担。
一类人:寄希望于一个电话上
心理咨询师不是神,不可能一通电话就能解决求助者的全部心理问题,寄希望于一个电话上,也体现了求助者在潜意识里不想面对自己,逃避问题的心理模式。也许他只想找个情绪“垃圾筒”倾诉一下,让自己暂时的放松一下,并非真的要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有的来访者觉得咨询师在电话里三言两语给个“解决办法”,效果好了再来。这种情况不尊重咨询师的劳动,另一个弊端是安全原因,比如有一次,一位中年男人来电话说,家里十几岁的女儿得了抑郁症。问该怎么办? 我问道什么时候在哪家机构诊断的? 男子说:没诊断过,看着行为和电视上书上说的一样,肯定是!你在电话里先告诉我怎么办?我只能如实告知:在没见到来访者本人之前,不能做任何判断。容易出误差!
二类人:张口就问咨询师:你能解决我什么问题?!
心理咨询是通过求助者与咨询师双方在信任的基础上真诚交流的过程,在咨询中咨询师通过多次专业心理技术的辅导,使求助者逐渐走向改变自己,自我成长,解脱痛苦。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是求助者本人要主动配合,十分信任咨询师。心理咨询师是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不是替来访者解决问题。
临床咨询和临床医学有相似的地方,医院没有办法保证手术会百分之百成功,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心理咨询师并不是百分百解决你的问题,而是陪伴你克服不安、焦虑、恐惧、疑惑和创伤的过程,并且帮助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升来访者心理健康水平。那来访者会问,心理咨询解决不了事情有什么意义吗?难道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提升高考成绩不是意义吗? 帮助来访者提升婚姻幸福感挽救婚姻不是意义吗?帮助抑郁倾向者找回生活的勇气是不是意义呢?帮助一个家庭促进关系和谐是不是意义呢?
三类人:要和咨询师在QQ上闲聊
QQ上的聊天方式容易落入非正规的心理咨询方式,如果没有付费,因没有权利和责任的划分与约束,双方都比较随意,大多慢慢变成闲聊,耽误了彼此时间,效果也不好,对求助者的隐私保护也不利。尤其是在QQ中,来访者会抛出一个很笼统的问题,如:我最近心里很烦怎么办? 然后让咨询师解答,那么这种问题跟没说一样,因为咨询师关心问题背后发生了什么,比如“烦”是和什么事情有关?什么时候开始的?烦的感觉是什么?有例外的情况吗?这可能关联几十个要素。所以在QQ中与咨询师闲聊对解决问题无益。
四类人:你们的费用可以少点吗?
咨询师的收费标准是根据自身的资历,能力,学习投资成本,市场需求等综合因素来定的标准,心理咨询师兼顾了老师与医生的双重角色,求助者讨价还价的行为是不尊重对方劳动成果,更不尊重自己的表现,也反映出其潜意识里藐视自己生命价值,觉得自己够好的心理模式。个别求助者若确实因经济条件拮据可以向咨询中心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先付一部分咨费,余额按承诺的还款计划分期支付,一个人必须敢于为自己的生命承担该承担的责任,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有的来访者还是把心理咨询与谈话聊天划等号,这个技术性问题在这里我不加赘述。我们谈一下咨询师的成本,一个咨询师先要考取国家咨询,这个费用是4千到1万不等,时间成本至少是两年。(取得三级后晋升二级)。考取二级证后需要接受1~3年督导,这个费用是2万~8W不等。接受督导期间可以受理一些心理个案。时数要超过100~200小时。个案是不是一天8个小时排满,好的情况是一天1~2个,一般情况是几天受理1个。总体时间成本是1~2年,学习期间薪水只能按照基本的生活标准领取。一个基本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要经过3~5年的时间投入,以及十几万(华中地区标准)的学习成本投入才能独立从业。(从业后买场地、广告、人力、硬件投入等费用另算)。即使从业,心理咨询师依然需要长期接受心理督导以及定期进修(会产生费用)。有人说,有的咨询师收费才80~120每小时,淘宝心理咨询师60元每小时。那我只能说:我不确定你找的是不是心理咨询师。慎重为妙。所以请来访者尊重每一位用心血倾注这份职业的全职心理咨询师。
五类人:我在别处咨询了没好,还花了钱,在你这可不可以先咨询了我满意了,再付费。
咨询效果和诸多因素有关,咨询效果不明显不全部是咨询师的责任,如果求助者抱着试试看的怀疑心理,必然会导致咨询效果打折。人的心理微妙复杂而变化莫测,心理咨询工作本身就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对于求助者来说无疑是一次心理的冒险,除了金钱流失恐惧方面,还有人际交往信任感等方面都要克服以往的习性,才有可能遇到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师,开始一场改变自己,成长心灵的运动。心理咨费的支付本身就是心理咨询的一部分,它反映了求助者是否下决心改变自己的开始。这也恰恰说明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工作的了解,用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你不可能到一家饭店要求给你上一桌菜,然后吃的合口再付费。
六类人:从不预约时间的人
咨询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预约工作制,如不提前预约就登门咨询,可能会碰到以下两种情况:一、找不到合适的咨询师,因为在没预约的前提下咨询师一般都不会在咨询室坐等客户,在心理咨询中心日常办公的大都是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二、也可能咨询师正在忙个案咨询,无法同时分身来帮你。还有一种情况是初次来访者故意不预约,理由是突击来看看咨询师在做什么。这种关系的建立首先是在不信任的基础上的。其次也影响咨访关系。
七类人:预约了时间不准时来,或临时爽约又不提前告知的人
咨询师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有限,因工作性质是一对一咨询,时间相对都比较固定,如果迟到了会造成因咨询时间不足而影响效果,如果延长时间会占用下一个求助者预约好的时间,所以求助者和咨询师应尽量提前10分钟到咨询室准备。临时爽约不提前告知对咨询师来说已经支付了时间成本,所以一般在正式的疗程咨询中会约定双方的责任与权利,违约者需为自己的迟到或爽约负担一定的经济赔偿。曾经的一个来访者因为白天要上班,预约咨询师晚上20点在咨询室见面,其实咨询师正常坐班也只到晚上18:00.谁想这位来访者临时爽约,且不提前告知。对咨询师造成的麻烦可想而知。对咨询师最直接的伤害还包括:咨询师如果为来访者预约到某天几点钟以后,在这个被预约的时间内(2个小时)没有办法接待其他来访者。如果来访者爽约,咨询师预约出去的2个小时工作利益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