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回武汉看了二胖,同时,关于未来,我们也聊了很多。在校的时候总是很安逸,宿舍、食堂、自习室三点一线,但离开之后才发现,曾经极力想跳出去的地方,正是最留恋的所在。同时,学校这个最舒适的环境,也往往会阻碍我们的前进。换一个角度就会有不一样的认识,很矛盾,但却很现实。今年过年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新的一年,要出去走走,多体验不一样,同时,多收获不一样。当把体验看得很重要之后,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就变得和之前不同了。以前害怕出去,现在渴望新知;以前总给自己设限,如今积极打破自己的边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很多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但直到最后大部分人还只停留在了理想阶段,因为要成事,必须务实。
从大学到现在,我一直觉得自己胆小怕事,自信心不足,很多时候不相信自己,很多事情也不敢去尝试。
这其实和我的经历有关。幼时一切顺风顺水,学习成绩遥遥领先,后来因为贪玩经常逃学,两次高考失利后,家人对我的信心荡然无存。看着很多身边人都上了名校,而我收拾东西,走上了自己的路。大学几年,每次放假回家,家人总会提起往事,他们怕我再荒废,怕我在学校混日子。这是一种因为事实而导致的不信任,但我听着,却很不是滋味。我慢慢变得自卑,开始不相信自己。
自信时,觉得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掌控感十足;自卑后,好像做任何事情都会失败,打心底里怀疑自己的能力。我开始变得矫情,不断追寻事情的意义,自己拿不了主意,一遇事,就想着问问别人的看法。
“你觉得这件事怎么样?”
“你说把这些东西学好之后,我是不是就能……”
把自己丢掉之后,就像走在了悬崖上,每一步,都可能掉入万丈深渊。
契诃夫写过一篇小说,叫《装在套子里的人》,以前我觉得这是一个笑话,觉得这样的人很少,但走着走着,自己也变成了这样的人。
装在套子里的那个人,害怕改变,害怕新事物,所以总喜欢窝在自己创造的壳里,给自己制造一个所谓安全的套子:哪怕在艳阳天出门他也总是穿着套鞋,带着雨伞。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面,戴着黑眼镜,耳朵里塞上棉花,坐出租马车的时候也要车夫马上把车篷支起来……再看时,这个故事一点都不搞笑了,这是一个把镜子擦亮的过程,原来长大后,我们逐渐变成了曾经嘲笑过的人。害怕改变,害怕风险,害怕丢失,所有的恐惧,都源于内心的不相信。算起来,固执也是无知的表现,但当无知成为习惯后,给自己加的套子,便很难再脱下来了。后来我们习惯待在自己多年打造的舒适区里,习惯于反驳别人的新观点,习惯了自己的生活节奏,身在桃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那天晚上,朋友和我聊他新想到的一个点子,巧合的是,第二天我在书上看到了一句话:点子是最没有意义的东西。
想想也是,我们每天都会有无数个点子,但点子真正落地后,才能对生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而落地的关键,全在于行动。这些天,我一个人逐渐适应了新生活,解锁了很多技能,也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状态,该学的东西有很多,而我要做的便是脚踏实地。挑战会带来很多困难,但适应之后,会带来相应的成长和收获。想来这就是成长最真实的状态,不断去突破自己周围无形的茧,会痛苦,但会收获飞翔。我们都渴望成长,但挡住我们前进的,恰恰便是我们自己。你,有意识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