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分享,还是源于奇想国的那场培训。因为培训,而找来彭懿的《图画书应该这样读》。
我自己很爱图画书。每当有家长和孩子说”你都大孩子了,别看这种书!你应该看大孩子的书!“的时候,我总会有冲动去和他们讲,图画书,您都不一定能看懂!当然,也有像果果妈妈这样大朋友,他们会立志”我要把你好阅读的所有绘本全部读完!
彭懿这本书,适合反对图画书的家长,也适合喜欢图画书的家长。原因有三:一是原理+案例解析+延伸阅读的三段论方式,适合各个阶段的家长跟进学习。阅读量大的家长,见到经典,会恍然大悟;阅读量小的家长,可以对照着一本本案例书同步学习;二是从图画书认知上来看,很是系统,从图书构成的形式:封面、环衬、封底;到故事讲述的方式:文图配合问题、故事演进动力、多次阅读的必要、版面设计的观察、讨论环节的处理,涵盖了图画书阅读的全过程;三是版本轻巧,浅显易读。这一点必须要归纳出来,是因为”为了阅读而去研究阅读“,这并不是很多家长有意识做的事情,大家会觉得讲故事对照读就好了,不会想到要去研究讲故事本身。
封面、封底、环衬,书也有自己的完整身体
我几年前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都会读完封面直接进入故事内容。当我2016年邀请莫莫给孩子们讲过一趟认识图画书的课程后,我才知道,原来一本书有那么多的名字。
在彭懿的这本书里,他会带领大家从每一本具体的图画书的解读上,去认识这些不同部分对于一本书的贡献。封面上有作者、绘画者、翻译者、出版者信息;封底可能会有关于故事的情节还有隐藏的信息;环衬的介绍,更是让我惊奇——“要是环衬有颜色,建议你不要匆匆翻过去。不急,请你至少花上10秒钟,看看它是一种什么颜色。颜色会给你一种心理上暗示,请接受它的暗示,跟随它调整自己的心情,为然后再走进后面的故事里。一位经验丰富的画家是不会随意为自己的书选择环衬的颜色的,他选择的颜色,一定最贴近故事的主题和氛围。”
看完这段关于环衬的解,我的眼前出现一个画面,一本书就是一个人,环衬似乎就是这个人的着装,是个人气质的一个显像元素。封面,是脸;封底,像皮肤;故事本身像躯干。而各类作者、出版机构,标志着这个人的前世今生与血统。——这么看来,各个元素,都是独特而必不可少的。
文字与图画相互作用,推动演绎
我很久前就听过读绘本至少包含三个故事的说法:第一个故事是文字讲述的故事,第二个是图画讲述的故事,第三个是文字和图画相结合而产生的故事。但当我经历过《美杜莎妈妈》的练习,身体力行一次,有了体验。在看彭懿在这本书里的实例解析,也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图书馆,我经常看到三四岁的小朋友,拿着一本图画书,讲得神情并茂,但当我到了他的身边,可能就会发现他讲的是和文字本身完全不搭嘎的内容。再看到很多家长拿到无字书,就会一脸的茫然,不知道从何讲起,但是孩子镇定自若,每次都能演绎出不同的故事。
认识文字是一种能力,但也会使我们成年人依附文字的确定性而容易忽略图画信息的包容性。在彭懿的书里,他精确提出,我们要真的读懂一本图画书,要读10遍以上。而且提出,如果孩子请我们反复读一个故事的时候,他就是从中体会到了对他来说特别重要的信息。——你好阅读有好几位和我表达过”绝望“的家长,一本书读了几十遍,我都要吐了!但孩子还是津津有味!——这类家长看到彭懿的这个说法,可能会心生安慰,也可能会用新的心情和眼睛,去体验、去观察。
”小故事,大哲理“的表述,可能略显俗套,但这确是我在读完彭懿书后的一个深刻认知。
关于读书的讨论问题
前,阿甲老师和马库斯先生,还在图画书讲述过程中,是不是要引入讨论的问题。他们也说到这里有由来已久的分歧,有说就专注读故事;有说必须要在讲述中,引导和启发孩子的思考。
于我来说,这个部分,真要看孩子和家长的具体情况。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我个人认为就是讲故事,听他分享就可以,我一般不主张询问你看到什么了啊?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啊?之类;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平等地请教他对于作为爸爸妈妈我们自己迷惑的问题,请教他有什么样的认知,避免用我们自己的意见覆盖、引导孩子。一百个读者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适合童书的阅读。在我的认知里,成人有时候是比孩子”狭隘“的,因为我们在被教育过、我们背负的窠臼更多。
关于讨论,家长还要敏感于自己的特质。这里需要特别关照一下头脑强大、控制力强、喜欢导出结论的家长,一定特别留心自己和孩子讨论时的语气和状态,要注意聆听、接纳孩子,而不是期待听到一个自己希望的答案。其实,不论多么柔软的人,在孩子面前总会有权威、评判、给答案的模式在,所以如何构建平等的交流环境,如何敏锐地捕捉到孩子的意图,并真正聆听、理解、尊重他们的意见,是一件很难的事,需要在每天的生活中持续修炼。
对了,关于讨论,还要补充一点。我在对自己和周围人的观察中发现,我们自己在谈论的逻辑和思维的方式上,也有明显缺陷的。这种缺陷我们可能不自知。而这种不自知,可能就会带阅读讨论进入一个误区。——这是我在旁听李海春教授给孩子们上儿童哲学课后,发现了这点,因为我能看到自己的局限、偏差还有思维的僵化。
讨论,与其说是支持孩子,不妨说是我们作为家长提升意识敏感、持续学习、提升功力的练习。孩子倒更像是我们的引领者或者导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