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假期,通过高效休息,从而让自己假期之后更好的工作,抵达巅峰状态。
如果假期之后就开始犯“假期综合症”,那么就证明假期时间是在消耗自己的精力。
什么才算是好的休息方式?睡觉?看电视?听音乐?去酒吧喝酒?通宵打麻将?出去旅游?……
2015年11月BBC联合Hubbub做了一项关于休息的研究,调查了来自134个国家的18000人。结论中有一项关于最有助于休息的活动,最后得出的前三名分别是:
1、阅读
2、亲近大自然
3、独处
一、阅读
你或许会说我读书的感觉很累呀,很多时候读着读着就犯困了,只能说这是被动式的阅读。
真正让人放松的阅读是全神贯注地阅读,这是主动性的阅读,即在阅读过程中引发了自己的思考。
只有好的内容才会引发我们的思考,寻找好的内容就成为了一项技能。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给阅读做了几个分类:娱乐性、知识性、心智性。
如果比作爬山:娱乐性的是下坡,越走越舒服;知识性的是平坡,能开动,但是略微费力;心智提升类的是爬坡,看起来会很累,但是真的会提升脑力和理解力,理解新观点的速度会加快,也就是我们说的,学习力增强了。
我们可以根据这三种分类为自己的阅读匹配合适的内容,下面分享下我自己在假期的具体阅读内容(仅仅是个人分享):
娱乐性阅读内容(主要是公众号):
蓝小姐和黄小姐(黄佟佟是我喜欢的作家,文字风格有灵性而且洞察人性,蓝小姐有点毒舌不过说得都很有道理,她们俩还出了很多的联名款商品,品质逼格都在,我是她们的忠粉,每篇必看。);
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大部分是有关女孩子美美美的话题,是一个有思想有品位有文采的菇凉。);
大饼穿搭札记(是个接地气的菇凉,推送的内容很实用);
咪蒙(有人说她用偏激的观点刷存在,然而我还是很欣赏她的思想和文采。);
商务范(范主我有过接触,科班出身的文字写手);
爱健身(我每天需要看一下推送的内容让自己的运动更有动力。)
新闻哥(非常有才的新闻汇编,让我可以最快了解天下大事)
知识性阅读内容:
我现在大部分知识性内容来自于《得到》APP内的专栏: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科》,管理学的大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管理学的知识;
《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地道的经济学课程,给予理性的经济学思维;
《刘润•5分钟商学院》,中国最贵的商业顾问开设的课程,逻辑严谨的商业课程;
《伯凡•日知录》,这是最让我认知升级的专栏,吴伯凡不愧是当代的思想家;
《万维钢•经营日课》,这是一个物理学家开设的专栏,同步美国最新思想。
《吴军•硅谷来信》,这是一位得道的大咖,可以说是精通天文地理商业人文。
《古典•超级个体》,年轻人的楷模,给予了个体成长的方法论。
《李笑来•通往财务自由之路》,这是一个传奇,我的精神导师。
心智性阅读内容:
古典的《跃迁》,成甲的《好好学习》,吴军的《文明之光》,这段时间体系性阅读有点少。
二、亲近大自然
当我们走出去,置身于大自然中,当看到千万年的演变形成的自然风景,油然而生的敬畏之感会不断轻声提醒我们——你所知甚少,而这个星球如此美好。
当拥有这种感受的时候,我们就达到了一种真正的放松。
然而现实生活中过节的旅游好似没有达到这种放松,反思一下我们的旅游,真的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加上疯狂买买买。
《心理科学》的一篇研究论文说,随意地拍照,会影响人们对这些时刻的记忆。研究对象参观博物馆时,观察了一些展品,拍摄了另外一些展品的照片。之后对比发现,人们很难记住拍过照片的物品。美国巴斯帝尔大学心理咨询与健康心理学系主任兼副教授迪亚德拉·L·克莱说:“镜头是遮在我们眼前的一层面纱,但我们却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
下次再有机会去旅游,少点拍照,多点真实的融入。
走出去亲近大自然是为了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下来。据说古老的印第安人有个习惯,当他们的身体移动得太快的时候,会停下脚步,安营扎寨,耐心等待自己的灵魂前来追赶。有人说是三天一停,有人说是七天一停,总之,人不能一味地走下去,要驻扎在行程的空隙中,和灵魂会合。灵魂似乎是个身负重担或是手脚不利落的弱者,慢吞吞地经常掉队。你走得快了,它就跟不上趟儿。一次绝佳的旅行,自然是身体和灵魂高度协调一致,生死相依,这时候就达到了绝佳的放松状态。
就如毕淑敏在她的书《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说:人类是需要常常看见地平线的。那让我们有一种与大地同在的踏实感。它提示我们在琐碎的生活之外,还有一个博大的存在,可以承载我们的身体和心灵。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音、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去寻找那些曾出现在梦境中的路径、山峦与田野吧。
三、悠然的独处
当年张楚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流行甚广,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点影响,然而,心理学家Ben Alderson-Day说:“人们在独处的时候,更容易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觉、身体以及情绪上。”这时候人会更容易感到放松。
悠然的独处可以有很多的方式,最值得推荐的方式就是做冥想。现在市面上有关冥想的书籍或者培训很多,然而有点神秘化啦,其实冥想非常的简单:
找个计时器,定时15分钟以上(以后再慢慢加长);
找一个舒服的姿势(起初不一定要用不习惯的“正确姿势”,但最好“挺直脊背”;
闭眼(有人即便睁眼也能做到);
缓慢均匀地呼吸(不一定要可以控制);
把你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呼吸上(别在乎自己走神了,发现自己走神就再回来)。
从每天1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时间。
10分钟的冥想可以抵得上1个小时的睡眠,可以说是一种大脑体操,让人得以真正的休息。
冥想不仅让人真正放松休息,而且可以实实在在的增加幸福感。
科学家发起过 “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的测试,经过科学验证,居然是一个叫做马修·理查(Matthieu Richard)的法国和尚。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神经学家用256个传感器监测马修·理查德的大脑活动。结果显示,马修大脑中反映幸福感的脑波活动,远远超过正常范围,打破了所有神经科学文献里的历史记录!
其实,马修只是众多参与研究的和尚之一。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和尚的幸福感普遍高于常人,源于他们日常的冥想(Meditation)训练。
人生是一场长跑,光努力赢了起跑没用,得悠着点,因为人体是一个“反脆弱”系统,能恢复过来,就是反脆弱,会变得更强大;恢复不过来,就废了。所以我们要学会有效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