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过一篇文章,作者的女儿在幼儿园被打了,赶到老师办公室,看到女儿被打得很严重,打她的男孩却是挑衅的眼光,也不肯道歉。老师说,这个男孩是班上最让人头疼的孩子,不仅打自己班上的同学,还经常打别班的小朋友。
男孩听说爸爸要来,瞬间变了脸色,战战兢兢,爸爸在暴怒中对他拳打脚踢,不停说:“生下你做什么?除了惹事,你还有什么用?”男孩的眼神充满惧怕和胆怯。
作者从生气变成了怜悯。孩子大概是长期在家中缺乏爱,被否定,才暴力对待同学吧?她开始去了解和爱这个孩子。
到幼儿园接女儿时,她会带零食请男孩吃。男孩很冷漠,不接受。依然还是打同学,在班上捣乱。有一天,作者说:“你很帅哦。”他愣了一下,没有说话。之后每天作者会跟他说一句肯定他的话,一周后,他的眼神开始变得柔软,愿意吃作者带去的小零食,也愿意跟她聊天。
她也请老师每天为男孩选一两个闪光点表扬他,老师说可是没有呢,“比如,他这么会捣乱,说明他很聪明,是不是?”老师说“对哦”,也愿意去试一试,也开始多关注男孩。
男孩一点点改变,主动帮老师打扫卫生,帮同学的忙,不再打人。他从一个被所有同学害怕、被老师头疼的孩子,变成了被老师和同学真正喜欢的孩子。
原来,当一个表现糟糕的孩子内心渐渐被爱填满,被肯定的眼光和话语对待,他就不再糟糕。心里被关爱填满,表现出来的也是关爱与友好。
02
女儿有段时间厌学,说老师不喜欢她,她不想再上学了。每天听到上学就大哭,不愿上车。
跟老师沟通后知道,原来她中午不仅不睡午觉,还总是大声说话,也会去用手、脚打扰旁边的小朋友。想尽了办法,好言好说都没有用,惹得老师每天都常常生气和批评她。
情况没有好转,女儿依然常惹老师生气,老师让穿脱衣服、喝水等也总不动。她也越来越天天哭着不愿上学,说老师不喜欢她。
女儿以前是托托班,开始也不午睡,也会大声说话,但是后来不仅开始安静,甚至主动不用老师陪,都自己乖乖睡觉。为什么那时候女儿能够很快学会安静入睡,现在却越来越严重,不仅厌学,甚至用手去抓、甚至推其他小朋友呢?
先生提醒说,女儿需要被肯定。以前送女儿时,他们班最活泼的老师总是会很远跑过来接她抱她,从眼神里透漏出的都是“宝贝,你来啦!见到你好开心!老师太喜欢你了!”有次接她时,生活老师说,现在中午只要跟她说:“你最乖啦。”一会就睡着了。
于是跟老师沟通,可能女儿是因为觉得老师不喜欢她,所以她对自己的评价也很低,表现出来的也越来越不好。现在需要先解决她厌学和自我评价的问题,再来引导她入睡。请老师可不可以先每天多对她说:“老师喜欢你,不管你听不听话老师都喜欢你。”
老师很柔和,当天就这样说了。下午接女儿,老师说,今天她特别乖。女儿在车上说:“妈妈,老师说她喜欢我!”我说:“是呀,妈妈知道老师喜欢你。那你喜欢老师吗?”她说:“喜欢!”
女儿再也没有厌过学,每天又开开心心地,出门很积极。前几天还告诉我:“妈妈,老师说同学们都喜欢我!”老师也说她现在都很乖,很听话,中午虽然有时会睡不着,但再也不会去大声说话或打扰别的小朋友。
小小的孩子渴望得到爸爸妈妈和老师的关注、关爱,他们想当好孩子,当他们透过爸爸妈妈或老师眼中,觉得自己不是好孩子的时候,他们会对自己感到失望,会不喜欢自己,会觉得沮丧,这些情绪,这些认知,会让他们的表现越来越糟糕。
但若他们知道爸爸妈妈和老师喜欢我,是因为我这个人,不是因为我的行为,不害怕他们一会喜欢自己,一会不喜欢自己,他们就会在心里觉得很安全,很被接纳,他们表现出来的也会是积极与配合。
03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显然,罗森塔尔的话对教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
教师坚信这部分学生就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一言一行都难以隐藏对这些学生的信任与期待,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期望,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又被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
戴尔·卡耐基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了。9岁时,父亲娶了继母,父亲指着卡耐基向她介绍说:“以后你可千万要提防他,他可是全镇公认的最坏的孩子,说不定哪天你就会被这个倒霉蛋害得头疼不已。”
继母的举动出乎卡耐基的意料,她微笑着走到卡耐基面前,摸着卡耐基的头,笑着责怪丈夫:“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看哪,他怎么会是全镇最坏的男孩呢?他应该是全镇最聪明最快乐的孩子才对。”
继母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卡耐基,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这种话啊,即使母亲在世时也没有。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这句话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最终成为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
一个即使被所有人、甚至自己父亲都看为糟糕的孩子,若是用爱的眼光看待他、肯定的话语来称赞他,他的表现都会截然不同。
04
1月4日,台湾著名作家三毛自杀身亡。
她曾在散文《一生的战役》中写道:“我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这个“你”,是她的父亲。
有一天深夜,父亲读了三毛这篇文章,给她留条:“深为感动,深为有这样一株小草而骄傲。”做女儿的看到后“眼泪夺眶而出”。
三毛写道:“等你这一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只等你——我的父亲,亲口说出来,扫去了我在这个家庭用一辈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虚。”
可是事实上,父亲曾经的不欣赏却是始终深深影响她。她的一生,都因着童年时代的不被认可而笼罩着阴影。否则,她不会在后来走向自杀的道路。如果父亲一直都欣赏她,让她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是被爱的,她就不会那么脆弱。
一篇心理学案例分析提到:
“叛逆的孩子都是在寻找自身的价值感。由于认知的偏差,孩子可能会因为某件事情而产生对社会和他人的不信任感,从而产生自闭、抑郁等情绪,若是这种情绪得不到合理的调节,必定引发孩子更严重的叛逆心理。”
三毛给人的感觉正是不羁世事,随性自在,她的特别吸引着许多的人,许多人羡慕她的任性随意。可是,有多少人看到了在那离经叛道的背后,她孤独的心,她寻求价值的渴望?
05
孩子越小,他们的心越敏锐,越渴望被爸爸妈妈欣赏、肯定,越需要知道,爸爸妈妈不仅爱他,而是真的喜欢他,认可他,真的觉得他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宝贝,在这个世界上是有特别价值的,他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为什么那么多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因为这份爱里一定要包含着接纳与欣赏。父母都爱孩子,可是不是所有父母都能欣赏孩子,真正喜欢孩子的一切。
孩子越糟糕,越需要爸爸妈妈的爱,他们内心不想成为坏孩子,不想让爸爸妈妈失望,只是他们的自我评价让他们做不到,他们需要时间过程去调整。当他们也不喜欢自己时,表现出来的也就越不好。
当爸爸妈妈看待他们的眼神常常充满着喜欢与欣赏,当他们在即使表现糟糕的时候,也知道爸爸妈妈依然爱他。这份爱,会让他们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