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个周末,去面试了之前托老师帮我找的兼职。随我一同去的,还有一个同专业的同学。
我们去的是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我面试的工作是教小学生作文。他面试的工作是教小学生英语。因为我们自己的课程还没有完全结束,所以暂时只能做长期兼职。老师说,如果以后毕业了还想在那工作,也可以做全职。
现在想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容易,所以当老师告诉我,已经帮我找到这样的一份工作的时候,那种高兴的心情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在此之前,我从没有做过长期兼职,也没有经历过较为正式的关于工作方面的面试。于是,在那天早晨,什么都没有准备的我,就只是带了一部手机和一个自己。然后就去办公室等老师和同去的另一个同学了。
另一个同学来到办公室的时候,比之前老师和我们约定的时间晚了一会儿。原来他在忙着打印,打印准备的一些材料,有英语对话,有备课内容。而且,他还带着U盘,里面有他精心制作的PPT。
当我看到他手里的东西的时候,我不免慌张了一些,因为我手中空无一物,什么都没有准备。就算当场准备,时间也已经来不及了,他一到,我们就该出发了。
工作的地方离学校挺远,一路上,老师开车带我们长驱直入。等到了目的地的时候,有小朋友正在上课,那里的老师安排我们在一间教室坐下,让我们稍等一会。我的老师一直陪着我们,告诉我们关于这家培训机构的一些基本信息。等了没一会儿,应该是这家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走了进来,顺手把教室的门也关上,简单的面试就算开始了。
2
面试我们的姐姐,首先问得是我的同学。第一个问题是“之前有没有做过类似这样的工作以及如果让你来教小学生,你会怎么教”?我的同学之前不仅做过,还做过很多次,和我相比,他算是比较轻车熟路的了。而问到我的时候,我说我可能显得就比较缺乏经验了。如果让我来教小学生,我有自己的想法,但我之前没有做过。
坐在他右手边的我,听着他说完他的情况时,心里凉了一大截,因为他要经验有经验,要证书有证书,还提前做了准备。他的桌面上摆着精心准备的材料,而我的桌子上却空无一物。那一时刻,我很明显的就能觉察到我与他的差距所在。没有复杂的纠结情绪,也没有特别难以回答的问题,事实就摆在那里,差距一眼就可以看得见。
我不一定比他差,但是那一刻,我绝对比他要稍显逊色,因为我看上去完全不像是去面试的。如果我是面试官,我不会选择自己,我会选择他。
提前做准备,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心里有底,也是对面试官乃至面试官所代表的这家公司的尊重。而你所做的准备,也决定了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因为在做准备之前,你势必需要了解这家公司的所招聘的岗位要求和其相关的一些信息,然后找到自己想要应聘就职的岗位。而不是只听其名称,不了解其具体情况。随随便便的投了一份简历,再随随便便被安排就行了。因为一家真正好的公司,是不会招聘这样没有方向,没有具体的工作愿景的人,一个连自己对自己都不认真不负责不在乎的人,公司又凭什么会留下你呢?而且还要给你发工资,给你培训,为你缴纳五险一金等各种附加费用。
什么都想要,到最后,往往什么都得不到。同样的,你觉得自己随随便便什么工作都能干,到最后,你只好出局。如果公司录用的你,你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于公司而言,你就成了负担。等你成为公司负担的那一刻,距离你离职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3
问完了第一个问题后,面试我们的姐姐就让我们实际来模拟一下上课。给了他两道题,让他现场讲一遍。给我一个纸杯,让我以说明文的表达方式来描述它。
看到题的第一眼,我和他都知道答案该选什么。但当他真正去解释这道题的时候,虽然我们能听懂,但他的解题思路却不太清晰。而当我拿起纸杯开始描述,说了一大堆的时候,坐在我们对面的姐姐,廖廖几句,就简单易懂,清晰明朗的概括了我所表达的。
面试我们的姐姐,在这一环节问我们最多的就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你如何给TA讲清楚呢”?这其中,涉及到的就是思维的转换。受众人群的不同,你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应该跟着转变。就比如说我和我同学,当我们真正去向孩子们解释这个问题或者阐述一样东西时,不能再以成年人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而应该学着以他们的方式去思考,去进行有效的表达,让他们能听得懂,从而达到授与得的良好洽接。
与我而言,如果我在教他们的时候,应该要把我是成年人,我比你们都要大的这种心态拿开,而应该在心里上与他们保持平等,融入他们。
懂得转变思维,既是一种能力,也是决定你情商高低的表现。自己会和教会别人是两码事。如果只是自己会,而教不会别人,那对于别人而言,你说的再多,讲的再好,可能都是无用功,因为你们之间并没有达到有效沟通。如果恰巧你的工作又是教别人的,那对于这份工作你可能就不太适合,不能更好的胜任。
4
我和我同学面试的过程,总得来说,还不算复杂。而且我的老师全程陪在身边,让我安心了不少。
整场面试下来,我的心凉了不少。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的还是让我们模拟讲课的那个环节。以前觉得自己好像学的很多,会的很多,其实仔细想想,都不怎么经得住细细推敲。多而不精,是一种自我迷惑。让我自以为学得很多,其实深究下去,很多都是上不了台面,成不了大的气候的。
如今这个社会,随着时代和网络的发展,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与这个世界进行或频繁或简单的交流。每天巨大的信息流向我们涌来,看似了解的越来越多的我们,实际上却只知其一二,而且还特别杂。
社会越发展,它的分工就会越来越细。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什么都会,而是在某一领域里绝对的专业。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什么都会,很多时候也就意味着什么都不精,而什么都不精,也就意味着你随时可以被替代,被淘汰。
你对某一行的精通程度决定了你自身价值的高低,而自身价值的高低也决定了你的职位高低,你的职位高低所表现的最终结果就是薪酬的高低。所以那些所谓读书无用论的说词,总的来说,终究是有些偏颇的。
5
后来,在那天回来的地铁上,我一边回忆着刚刚过去的面试,一边思索着自身的欠缺。
我当时就再想,如果没被录用,那是最正常不过了。如果被录用了,那很大程度上看的是我老师的面子。不管录用不录用,都得感谢自己的老师,让我有这个机会,静下心来好好反思自己,看到自己的欠缺,找到自己的差距,弥补自己的不足,以及重新定位自己所处的状态,再进行自我调整,从而继续前行。
每做一件事,都该有所反思。好的或不好的,对自己而言,都有其蕴含的价值。而学会提炼这背后的价值,是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重要能力之一。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希望我们都有自己最擅长最精专的那一项本领,拿的出手,经得起推敲,受得起拷问。也希望我们能够不轻易地因循随俗,对待事情,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反思,从而让自己成长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