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北上广的蹲族。
既回不去,又留不下。
既站不起来,又躺不下去。
只能蹲着了。
有人说,北上广放不下肉身,三四线容不下灵魂。
“蹲族”这个词第一次见,是在“真实故事计划”上的一篇文章里:这样一群年轻人,高学历,无业,既不热血也不奋斗。他们在一线城市里租房混日子,回不去家也留不下来,终日无所事事。他们被称作“蹲族”。
这样的定义可能并不完全正确,比如对于道系少女胖圆子来说,“不热血”就不对;而有一些人是蹲在了怀了梦想却又生不下来的苦闷中,并不一定是一线城市;也有人说,回不去家又留不下来的,要么是没买到车票,要么是解决不了户口问题。至于无业、无所事事,这样的人应该早就饿死了。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确实是“蹲族”。
01
胖圆子是个网络作家。据她自己来说,毕业以后就没有正式工作过。因为她都是一边蹲一边码文,她的梦想就是自己写的文能爆,以此积累粉丝,然后开个公众号干干自媒体。不过她人很懒,计划要写的东西一直没动静,所以现在快山穷水尽了。
即便手头已经没钱了,也不想和家里人要。前几天她告诉我,支付宝上好像能借2万块钱,下个月就打算借钱,预定一年后还。有了借款拼死去码文的话,自媒体应该可以搞起来,实在快到还款期限了,就去帮别人写写论文,挣点儿生活费。
借的钱短时间还不上,就真的再去找工作。当然也不会放弃自媒体,慢慢运营着,说不定还完也能靠自媒体活着了。
“和别人不同,我虽然蹲,但是我他妈喜欢的是道家啊!”她觉得自己是个道系少女,因为佛系太惨了,什么都不care,她不行。
02
小伍在开始现在这份工作前,在家里蹲了4个多月。
之前在2线城市初创公司上班,工资6k-7k,公司小,一共就5个人,还一直处在沉掉的边缘,就是那种就算能撑1-2年绝对撑不过3-4年的那种。
“工作累,永远有下一项任务在等着你,还急。本来就不赚钱的公司为了增加竞争力只有薄利多干,心也累,每天为了增加动力啃鸡汤,这都是历练呀,什么增长能力呀,有一种在漏船上往出舀水的感觉,进来的多出去的少。”
最后的结果就是,他跳船了。辞职后就一直蹲着,“但是蹲着也怕,心理压力也特别大,边怕边蹲每天刷剧刷电影,期望能够忘记压力。”
我大概能够理解他,跟买醉的状态一样,知道醒来要面对一切,就是想多醉一会儿。怕高工资的压力,又看不起清闲混日子的低工资。怕回家,因为牛逼已经吹出去了;怕工作,因为接受不了压力。那就拖,能拖一天算一天,后来回家了,4个月后,他考了公务员。
“其实我挺理解那些蹲族的,左边是险峰,右边是峭壁,在一棵摇摇欲坠的树上苟延残喘。是懒,是怕,也是失望。”
03
艾艾是个文艺女青年,家乡是甘肃的一个四线小城市,基本感受不到年轻人新鲜血液,老一辈满口让考公务员的那种小城市。
从毕业到现在,她在帝都换过四次工作,基本上都是记者和编辑,遇到过没钱发工资的初创公司,也遇到过满嘴火车坑人跑路的皮包公司,辗转三年,中间也有过短期宅在出租房的经历,也想过从此拿起笔写作,最后还是输给了房租。
做蹲族的日子,是她离开北京去苏州的时候,一个离上海很近、离家却更远的华东城市,不错的GDP,不算很拥挤的街道,和还算惬意的环境,理想的定居城市。
艾艾看得起自己,认为自己有能力活下去,但一开始人家对北京的工作经验似乎看得不是那么重,更在意他的跳槽次数。做媒体的小伙伴都懂,北上广深不愁吃饭,只要敢用命去写,总能得到点油水。可苏州并不是那种大量需要笔杆子的地方,至少没北上广深那么需要。
“满足我薪资条件的不要我,给我offer的,工资我接受不了,所以就开始蹲着了。”
为什么不离开呢?
“我想要一个能让我的心静下来的环境,有人问:你回老家不也能静下来么。不,那是闲,那是养尊处优,那是在一个井底慢慢腐朽。”
就这样,他从4月一直宅到12月,大半年的时间,没有调理好作息时间,没有成功减肥,没有写出理想的作品初稿,却只等到奶奶离世的噩耗。
高铁转车经历十几个小时就像是弹指间,从小带大她的奶奶走了,爸爸在殡仪馆恸哭,一瞬间,她想留在老家陪伴父母。可是,明明可以去经营自己向往的生活,为什么要回到井里当一只呱?她还是回到了苏州。
八个月的时间很短,却又太过漫长,数不清玩DNF、剑网三这些游戏玩了多少个小时,订了多少分脆皮鸡米饭和可乐。就连基友拉着去看演唱会我也不愿意出门。
有时候不是懒得出门,是内心自卑。在她绝望得甚至想轻生时,她接到了一个大公司的面试邀请电话,基本是当天就敲定入职,现在做了3个半月,刚刚转正式。
“虽然磕磕碰碰,昨天还被领导骂了,但我还是觉得能上班,真好,我感觉到我在活着,我在呼吸。”
04
三年前,钢镚儿也当过“蹲族”,那时候刚毕业去的深圳,没经验,找了一个不靠谱的工作干了几个月,发现干不下去了就辞了。
之后那半年时间他就窝在租的几平米房间里,每天一顿饭。
“我们从小学到高中都是规划好的人生,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考,考个好大学。因此大部分人心中“心无杂念”,一心苦读,期待成功。
然而高考后,短短一两个月就要选定自己的专业,这个选择可能关乎未来几十年的人生,而大部分人根本就没有头绪,跟风的跟风,听父母的听父母,反正大学是好的就行,专业什么的,无所谓。
到了大学之后,却发现这里和高中完全不一样,没人管你了,天天玩闹,专业课也很水,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买了电脑之后就天天窝在寝室不出门,成绩每况愈下,大学四年,挂了几科,好在大四补考过了,顺利毕业,迷茫了。看着身边同学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工作的工作,才发现自己还没有着落。
大学就像个养猪场,交完饲料钱住满四年,发一张检验合格证就把你往社会上赶,然后继续饲养下一批。我是混的不好的那头猪,还没开窍。”
毕业后在家待了几个月,听说深圳那边机会多,也不排外,就去了。
可社会的规则和学校里的完全不同,碰了很多壁,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还是个擦边球公司,人员流动极快工资全靠提成。两个月后就走了,开始了“蹲族”生活。
钢镚儿算是“蹲”得最差的一个,很快带来的一万块也快用光了,入不敷出。那段时间,他想了一些以前从未想过的事情。
“这个社会是一个容错率极低的社会。在大城市工作的,只有应届生和有经验社会人士。是的,我混不下去了,我蹲到过年就回家了,再也没去一线城市。”
很多人应该都算是蹲族,大概二十五六岁,大学一毕业就在一个城市呆到现在,即便失业了也不会挪窝。可能算起来,欠款比存款还多得多。
如果你问他们想没想过换个城市,重新找份工作?肯定是想过的。
但是,他们也怕啊。二十五六岁了,已经不能像21岁那样,轻易的找到一份工作。简历不好看,大公司看不上,很怕又入到一个不靠谱的公司。
蹲着的日子,就是在避免痛苦的抉择:是去攀险峰,还是去崖下吃土。有人选择了维护自己的骄傲,有人选择了享受安逸,当然还有人不去选择,挂在树上等待掉下来。
后来,有个朋友在听我解释完“蹲族”的意思后告诉我:
26岁,毕业两年,每月车贷3000,信用卡3600,房租3000,养车2000,吃喝就不说了,我只知道不能停下来。
我不想蹲着?去他妈的理想,我特别想蹲着啊,可蹲下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