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跟着一个团队去了银湖山。团队氛围放松愉悦,每个孩子都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在这段旅途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天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
他们可以在路上拾起树枝、枯叶、玻璃和所有喜欢的好奇的东西,就像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启一场寻宝游戏。他们可以选择喜欢的方式,尽情向上攀爬,即便摔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他们可以向下奔跑,感受风从耳旁吹过,感受地心引力,并全身心低跟随身体的惯性。我感受着自己与他们为伍,跟着他们在山里奔跑,享受初晨的阳光。
一队的6号是一个小男孩。他一开始就掉队了,因为他在捡地上枯萎的松树树枝。像寻宝似的,这里捡一个,那里捡一个,不多时手里就抓了一把。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装书包带回家,并告诉他他是团队中的一员,要跟上大部队。之后,尽管他仍然喜欢按着自己的方式走出与别人不同的路,但每次队伍集合报数的时候总能听到他响亮的声音。
关于小男孩的另一件事,发生在他尝试克服一个比较陡的上坡处。那里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是很轻松的,但对于一个孩子还是有一点难度。我看到他在教练的指导下一次次失败和尝试,期间不乏摔倒、恐惧和焦急,但最后的成功想必会给他留下不一样的体验和思考。当他克服困难,尝试几次后成功时,我都忍不住为他鼓掌。
刚上车时,我前面坐了一个小女孩,绑着两股麻花辫,不时好奇又怯生生地转过头来看看我。在车上她很安静,不像其他孩子一般放声嬉闹。在一段塞车的路段,许是觉得无聊了,她不时转过头来看。有一次她的目光停住了,像是被什么吸引了注意力。我顺着她的视线,看到的是后面车窗外在路边枝叶间一闪一闪的阳光……
在爬山的过程中,有几次她想抓着教练的手,但是教练告诉她你牵着我的手就会变得没那么厉害了。我看到她松开了教练的手,手脚并用努力向上爬。她摔了几次,看得我忍不住想要伸手扶一把。结果教练说不用扶,孩子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果真后面的旅程她都自己完成了,摔倒后重新站起来是一件非常寻常的事情。或许成年人早已习惯在所有场合下保护比自己弱小的群体,但是过度的保护往往会掩埋了孩子们生来的天赋和潜力。世间道理往往简单,但难点总是在于一个度。
什么时候我也不知不觉跨过了那个度呢?
后来,看到她拿出来绑在书包背带上的汗巾,一边喘气一边潇洒地抹掉额头上的汗水,看到她蹲在书包前拿出里面的杯子认真地喝水,我心里不禁感叹:这小女孩不仅可爱,还帅气!小女孩生来可爱,这是毋庸置疑的,身旁的环境怕是也潜移默化地将类似的刻板印象灌输于她。谁曾想,可爱的外表下也有潇洒帅气的气质呢?
这让我想到另一个年纪大一些的小男孩,自我意识强,总说要偷袭谁谁谁,说话带刺,性格鲜明大胆。当时一位妈妈与我在亭子里聊天,说他长得很帅气。结果他一边收拾书包一边不开心冲着我们的方向说:“你们别说了,我都听到了。”
想来他的日常应该是常常被夸长得帅气吧?但仔细一想,大人们在议论孩子的特点时往往带有的社会普遍认为的模版。帅气、勇敢、有责任心、有担当;可爱、乖顺、听话……这些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又何尝不是在暗示孩子应该走入大人们设计好的模版?有时候夸人的话听起来也像是对方在对自己提要求,有时不免带上一丝期望,但这种暗示反而让人觉得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