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吉芳
“正月二十三,燎骚疳”。儿时,村里的小伙伴们,骑着一根木棍,在地上转着圈儿玩。地面画出一道道白色的痕迹的同时,嘴里不停地吟唱着这句俗语。通过代代的口述相传,孩子们都知道:燎了骚疳,去了晦气,就会无病无灾的,可以放心大胆地往大长了。
孩子最爱热闹,过了正月十五,就惦记着过年的最后一个节气了。到了正月二十三,已经开始播种了。放学以后,大多数孩子都在地里帮父母干活。随着太阳西斜,我们的心早就飞了。偷眼看看父亲,丝毫没有收工的意思。我们便泄气了,手脚变得懒懒的,干活总出错。但父亲不发话,谁也不敢回。
熬到父亲终于松口了,我们立马精神抖擞,像换了个人似的。我们手脚麻利地收拾好农具,兄妹几个,前拉后推地拉着架子车飞跑回家。
到了家,哥哥负责扯下过年贴的对联门神,母亲清理出早晨立在门后,用黄表纸剪的小人人。我们把对联、门神、小人人夹在早己准备好的一捆麦秸秆里。
临出门时,哥哥拿上母亲准备好的香表、再抓上一大把大粒盐。我们兄妹几个扛着麦秸秆簇拥着向打麦场上飞奔而去。打麦场的中央,已经有了好大一个柴火堆,这是一家一户抱来的麦秸秆堆积而成。
打麦场上人声鼎沸,村里人扶老携幼都来了。我们把带来的香表,盐投向柴火堆。点火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这是他们无上的荣誉,也是后辈学习的楷模。火苗升起来了,人们的心里也亮堂了,笑容里映着火光。孩子们围着火堆,喊叫着,乱窜着。
火光映照着村里人虔诚的脸,脸上写满企盼。在村里人的心里,火是神圣的,在村里,无论是烧柴做饭,还是拢火取暖,火中都不得有污浊之物。由于麦秸中空易燃,其中又撒了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火花四溅。按照老人的说法,这是鬼魅们被打得在哭叫讨饶,也决不敢再出来作祟了,新的一年里,村里人一定会无灾无病的。
此时的西北大地,土地裸露着。漆黑的夜,让火焰无处可藏。火焰在不同的村庄张望着,遥相呼应,给夜带上了火红的玛瑙项链。
近处,火焰吐着长长的舌头,携风起舞,火光冲天,染得半边天红彤彤的。火点燃了人们的热情,女人们不失时机地拉起了家常;男人们递上一支烟,讨论今年适合种的粮食经济作物。孩子天真烂漫的笑,老人心满意足的笑都印在火光里。一堆火把乡土烤热了,乡情更浓了,心更贴近了。
火势逐渐趋于平稳,人们跃跃欲试。男女老幼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开始燎骚疳了。年轻的,个高的,腿一抬就过去了。年老的,腿脚不便的,抬起一条腿,掠过火头。年龄小的,腿短的,先后退两步,铆足了劲,向前冲去,到了火堆前,抬腿使劲跨过去。年龄太小的,由长辈提着胳膊,在火上燎一燎。燎骚疳对于我们来说是难得的才艺表演机会,怎能轻易放过。我们不辞辛苦地一遍又一遍,变着花样燎,只想成为最瞩目的那个孩子。
等到柴火燃尽,留下一堆火星时,扬花开始了。村里的庄稼把式用铁锨撮起火星边向空中扬,边喊“麦子花”,大家大声附和着,同时眼睛紧紧盯着撒向天空的火星,如果火星明亮耀眼,散落的时候均匀 ,人们就欢呼起来,知道今年种麦子是好收成。如果喊到“玉米”时,火星暗淡无光,稀稀落落。人们就长长地“唉”一声,感叹今年玉米的收成不好。燎疳节,成了农人们预测收成的天象。
故乡的燎疳节,把国泰民安的愿望,从儿时就镌刻在我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