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前,阿里巴巴CEO张勇开创性地把11月11日定为”淘宝商城促销日“,首开一家企业创造一个节日的先河,中国从此多了一个光棍节。
与此同时,年轻代的崛起与开放自由的精神,让女生节、白色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一众原本不太主流的节日,随着时光的打磨,逐步被公众所知,而后又慢慢深入人心。
此外,近年来为传统节日让道开放的假期,也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强化了节日的百姓式记忆与仪式感。
当春节的余味还在萦绕,情人节就要不期而至;前脚在清明中踏青,后脚又可以对五一翘首以盼。你是否发现,相对于十多年前,我们的节日,已经越来越多?
遗憾的是,节日的味道和气氛,并没有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同步放大。除开景区游园式的安排,或是黄昏下某个饭馆里的组局,依然有大把青年深感节日的味道无处安放。即便千里归乡,在华灯初上的除夕夜一家子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但藏在记忆岁月里的年味儿,却似乎又渐行渐远。
节日越来越多,过节的味道却越来越淡。
闯进古人的生活,对比今天的你我,可以发现差异是今非昔比的沟通稀缺性。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逢佳节,独在异乡的才子王维,只能通过情怀来遥知兄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身在官场的苏轼,也只能借明月来遥寄人间真情。
工业革命以前,电报、电话,甚至是今天的微信等及时沟通媒介的缺席,使得节假日与亲朋好友的链接,因为稀缺而显得弥足珍贵。若身居两地,没有及时传达的情意,会随着时光的流逝长积月累、日渐发酵;遇到久别的重逢,就得以集中释放、历久弥香。
而信息时代的今天,只要有意,电话、语音消息、微信视频等工具,可以分秒间让沟通与抒情达意变为现实,频繁的沟通与连接,加上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加持,节日重逢的频率在飞速提升。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依然可以照旧,但此情此景下的想说的话、想流的泪,因为平时便捷可达的沟通,已然被稀释不少,难以上演一场年久发酵后的“人间喜剧“。
一句流行的网络语是这样说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坐在你旁边,而你却在和别人聊微信。身处一张饭桌,也不乏因手机和微信们的加入,徒增违和的距离与陌生感。
节日还是那些节日,甚至有了更多的节日,而沟通连接的便捷,让那些无需久别即可拥有的重逢,因失去古时特有的稀缺,而不再历久弥香。取而代之的是,它们正在某种程度上偏向于回归正常,一如某个黄昏后的小聚,或是某个工作日间隙发送的一条条聊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