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考什么?两方面,智商+情商。考试,不仅仅考的是知识,更是考心态。而心态即内心的状态,所以,考试心态不好,不能仅仅说孩子动力不足。动力不足,也不是心态的全部。孩子的学习,是父母养育过程的体现。
安全感决定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安全感怎么和成绩相关呢?安全感,决定着孩子是否能踏实的投入到学习中。书本是安全的,为什么孩子不能安全的投入呢?前提是这本书,不牵扯到孩子的成绩、排名、父母态度等。现今,很多孩子在学习上是没有安全感的,因为孩子在学习上,孩子要承受父母的眼神、期待、焦虑。
所有学习好的孩子是不是安全感都很好呢?恐怕答案不是这样的。但是,如果孩子的安全感不好,学习之路一定是艰难的,甚至会影响到智商的发展。比如有很多很乖的孩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安全感的不足。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把自己的安全感,寄托在成绩上,所以啊,一旦学习成绩遇到了挫折,联结安全感的唯一的纽带就断裂了。跟众和以往的经验,现在辍学在家的孩子,有很多都是曾经学习成绩很辉煌的经历的。
第二方面,孩子的自尊心。比如父母孩子的自尊太强了,成绩一旦下降就受不了了。而恰恰相反,是自尊心的不足。自尊心,不是爱面子,而是自己尊重自己。一个不愿意改错题的孩子,本质上是一个不愿意面对挫折的孩子,在孩子看来,这是有伤我的自尊心的。所以啊,自尊心强,能承受挫折,而自尊心弱,就越弱不禁风。
自尊心弱,孩子成绩不好,就会否定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蹶不振。自尊心强,孩子成绩不好,但不影响孩子的心态,孩子会认为虽然我成绩不好,但我是有价值,我是可以快速的调整自己的。高自尊心的孩子,孩子对父母的“教育”有抵抗的,而大部分的中国家长,是不太允许孩子有高自尊心的,而要求孩子要有羞耻心,比如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尽。
自信心,来源于哪里?成绩不好,放弃努力,自暴自弃,于是成绩就更不好,就好像一个死循环。而父母做的是什么呢?不允许孩子成绩不好,试图从源头掐死,一旦成绩不好,我就让你补课、补课,试图阻止孩子自信心的下降。这个逻辑说不通,自信是来源于成就感,但是成就不等于成绩,当我们把所有的成就都寄托在成绩上时,就糟糕了,因为成绩是最不靠谱的,无异于告诉孩子——靠天吃饭。如果一个孩子的自信来源于成绩、奖状和学习,那么就会危险,完全把自信捆在了学习上,而学习成绩,是最不靠谱的。
我的孩子就是不愿意改变学习方法,我已经把我的好方法都传授给孩子了,孩子就是不听。穷则思变,但是孩子都“穷”了,为什么不“变”?学习方法,是一种思维能力。方法不够好,不要紧,但是可怕的是,孩子做任何事情,就只会用一种方法,没有多种方法的储备。可怕的是,孩子认为这是我熟悉的、我不能改变的方式,为什么不可改变?这叫刻板思维。这种思维哪里来的?来源于父母对孩子的“刻板教育”,过于强调规则,一旦确定,就不容修改,所以,孩子也会一旦确定,就不容修改。孩子不敢变,因为一变,孩子就失控,这更让孩子死死的抓住自己熟悉的,不放手。归根结底,是孩子的创造力问题,如何提升思维广度和宽度,也是系列课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上进心,不是工作狂,上进心不等于积极行为。当孩子变懒了,有想法不做的时候,不是上进心出了问题。当我们对孩子说:你不主动、你没有上进心。父母为了让孩子上进心提升,而用的是“打击”的方式进行,我们就把孩子仅有的火苗给浇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