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的疫情又双叒叕爆发了,政府提倡居家办公,娱乐场所暂停营业,大街小巷冷冷清清,然而核酸检测的队伍却遥遥看不到尽头,陆续有阳性病例在大筛查中被检出,传播链还在不断扩散......
这场疫情浩浩荡荡、缠缠绵绵从2020年初一直延续到现在,口罩成了如影随形的标配,习惯了宅家的日子与三天一次的核酸检测。
疫情是对我们当代人一场巨大的集体考验。
在同一架飞机上,有人感染有人安全,这是对机体免疫力的考验。
同样的隔离,有人一年吃穿不愁,有人一个星期就揭不开锅,这是对财务免疫力的考验。
同样呆在家里,有人读书、学习、空中课堂等很自律。有人睡觉、看电视、玩游戏,混混沌沌每一天,这是对自我价值免疫力的考验。
一样的灾难,有人阳光向上勇往直前,有人怨天尤人,甚至仇视社会。这是对个体心理免疫力的考验。
苏格拉底说:“逆境是磨炼人的最高学府,疫情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对所有人的体质、阅历、认知、人性、良知、勇气、思想、灵魂、价值观等,都是一场赤裸裸的筛选……
那在延绵不断的后疫情时代我们该如何让自己绝处逢生,在聆听冯唐老师的成事心法课程中,总结了几点关于疫情下的逆境管理,希望与君共勉。
逆境管理10字箴言:看脚下、不断行、莫存顺逆
看脚下
盘点行囊,砥砺前行,疫情来临之后对于个人,盘点自己的储蓄,以及日常的进销项,减少不必要的衣食住行。
衣: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衣服吗?女生最常见的情况是打开塞得满满当当的衣柜却找不到一件心仪的衣服,很多衣服连标签都没拆就挂在那边落灰尘。
衣贵在精不在多,盘点常用的场合,每个季节有3-5套得体的衣服就好。
食:我们确定要吃那么多东西让自己变得那么胖吗?食物过剩的今天,我们从吃饱的追求转到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文明时代的文明病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疫情当下减少外食,享受亲自烹饪的乐趣,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更健康。
住:房子真的需要那么大吗?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有建筑学家统计过一个人只需12平米就可满足起居、阅读娱乐等基本生活需求,城市里的我们有了小房想换大房,有了一套想买两套...,请问真的是我们内心想要的吗?
行:娱乐可以靠手,出行可以靠腿,现在公共交通已经非常便捷了,短距离2公里以内的可以选择步行,一来一回一天的运动量就够了也省去了去健身房的费用,长一点的距离打车或者地铁公交也很便捷,很多时候私家车是可以不用的,又可以省下汽车相关的一些列支出。
于企业来说:开源节流,削减基本消耗,包括人员、差旅、写字楼费用,应收款尽快收回,应付款协商分期增加账户现金,在合作过程中稳定自己的上下游,相互抱团取暖度过经济寒冬,迎来经济的蓬勃发展,如果市场是一块蛋糕,那么那些熬不住的就是将蛋糕拱手相让的人,而生存下来的就是既有利益的获得者。
不断行
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平时狂忙,我们都畅想过有了时间如何如何,疫情期间我们被迫宅家,我们终于有了大把可以自由挥霍的时光,而我们大多数人却如获至宝地捧着手机,翻看各种微信群,偶尔希望,时常感动,总是义愤……
手机的平均使用时长上升了一倍还不止,请问在狂刷手机之后除了内心空虚,还留下了什么?
在忙碌的时间里,我们总把自遗忘,取悦老板、客户,加不完的班忙、没完没了的应酬。忙得团团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就想睡个昏天黑地,而第二天依旧负重前行。。。
在疫情难得的闲暇时光里,看看天、看看云,给自己冲一杯手磨咖啡、捧一本书享受一个人的午后时光,放松身心和自己全然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活着。
有人说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在难得空闲里培养几个可以受益终身的习惯,阅读、运动、复盘日记。。。而不是把大把的时间消磨在手机屏幕上
工作上力所能及地处理公司相关事务,工作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如果公司有你没你没差,那也没有你存在的意义了,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不可替代的对象。
莫存顺逆
我们的生命总有起起伏伏,就像一年总有春夏秋冬,晴天享受阳光、雨天听雨,每天都是好日子,人的一生中也没有一天是坏日子,都是正常的日子,每一段旅程是我们必经的风景,用一个简单的平常心去看待,用心感受每一段旅途。
就像我们开车在路上,会堵车,也会有泥泞的小路,有人选择抱怨、按喇叭催促、加塞,也会有人选择打开音响享受音乐绕耳,以愉快的穿过难行的路段。
所以在人生旅途不要浪费任何一个危机,不要蹉跎任何一个逆境,莫存顺逆之心
静下心来愉悦自己、提升自己
在逆境中,脱胎换骨;逆境过后,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