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奥斯卡奖,由墨西哥导演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永远记不住的名字)执导的《鸟人》囊括了最佳影片在内的四项大奖。影片讲述了一个过气演员瑞根的挣扎,他曾经饰演“超级英雄”的辉煌与如今鲜人问津的状况差之天地。瑞根不甘失败与平庸,可是早已荡然不在的存在感令他整个人都浮于空中,没有着力点。于是他几乎加上了所有的赌注,在百老汇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话剧,渴望着一战功成,重返事业巅峰。
《鸟人》是一部带有超现实元素、荒诞意味的苦涩喜剧,以伪“一镜到底”的长镜头形式为特色。超现实元素使得影片的呈现插上了翅膀,别具魅力。喜剧风格使得观众在理解人物尴尬处境的同时读出了更多的荒诞意味。长镜头形式则使画面流动起来,我们时刻跟随着人物,感受着他们内心的悲欢。背景鼓点配乐的运用让人惊喜,简约的器乐却创造出丰富的语意表达。
在剪辑上以黑场、特效、白场等手法的无缝连接实现“一镜到底”的效果。在影片中至少有三处创造性地运用了非剪辑性心理蒙太奇制造出无痕的时间过渡。虽然以长镜头拍摄,但是人物景别依然错落有致、松弛有度,在关键段落为了表现人物的特殊状态使镜头贴近人脸造成畸变,娴熟生动。镜头的视角转换也相当灵活,从客观视角变成主观视角,再转成客观视角,游刃有余。照明多以自然光和环境光为主,长镜头的限制,使得影视灯光照明运用极少。
影片中回响着这样几个关键词:想要的是什么、被人爱、存在、崇拜、自我地位、成为别人。这些关键词可以在影片开头的题词里、人物的对话中、戏中戏的对白中以及剧情的进展中被找到。将这些关键词串联起影片的中心主题后,我们发现,虽然影片讲述的虽是一个关于好莱坞过气电影明星的故事,但是其实这故事关涉我们每一个人。
开篇的独白和浮于空中的瑞根形象传递出主人公对现实生活状态的不满,耳畔传来的鼓点配乐也表达着紧张感。随着影片的进展,我们发现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的根源。沉寂多年,心中的那个“超级英雄”——飞鸟侠一直阴魂不散,侵袭着他脆弱的心,怂恿着他再一次重回巅峰。瑞根曾经到达过事业的巅峰,但随后的十多年事业走入下坡路,他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曾经的“超级英雄”没了鲜花、掌声与崇拜让他无法承受。心中的另一个自己——飞鸟侠只能诋毁那些后来居上的、当下炙手可热的“超级英雄”的浅薄、可笑。瑞根向女儿萨姆表达自己所谓的“艺术理想”时被萨姆无情拆穿,她揭露了他内心极度虚荣的“自我地位”以及存在感的重要性,那些对名利的追求被冠以“艺术理想”的美好字眼。而被直抵痛处的话言中了的瑞根也惶然无措。心中的飞鸟侠(无法超越的“自我”)时刻紧贴着瑞根,给他制造幻想和空虚的美好,让他翱翔于天地。而真实的情况是,瑞根并没有什么翅膀与超能力,幻想中的于天地间翱翔,其实只是现实中的一程出租车。
看着看着,我们发现,眼前的这个瑞根和生活中的我们多么相似。人的欲望涵盖了温饱、性欲,还有非常重要的“被承认”。于是,我们一下子就理解瑞根了,更何况他曾经那样近距离的拥抱过那种强烈的感觉。于是,他要拼尽全力要改变目下的生活状态,势必要再创“事业”辉煌,成就自己的“成功”。他对这一出话剧精益求精,不断地探索和挖掘这一场话剧的一切,倾注了全力。但是,他也越发地不懂眼前这个世界了,他的努力、雕琢与付出,甚至不敌他意外出现在Twitter上内裤形象的号召力。
话剧的第一场首演中最后一场戏,瑞根拿着枪喊道“为什么要求别人爱我?……为什么要成为别人?……我并不存在?……”他举起那把真枪对准了自己的头颅。瑞根应声而倒,不明真相的观众全场起身鼓掌。我们内心震撼:此时的瑞根对生活的诘问已经近乎癫狂。他也在问着自己,这一切的追寻,到底是为了什么?
片尾,瑞根在病房的卫生间里看到了之前猖狂的心魔——飞鸟侠,他落魄的坐在马桶上。瑞根走出卫生间,丢下一句“Fuck
you”——他终于甩掉了自己心中的那个曾经辉煌的、永远不能放下的“超级英雄”——飞鸟侠,勇敢地和过去的一切说“Bye”。他重回了人们的视野,重新登上了报纸头条,一打开电视机就能看到关于他的报道——他得到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却也在得到的一瞬间看清了它,抛弃了它。
他望着窗外的飞鸟,仿佛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飞翔,于是他站上窗台,纵身一跃。萨姆冲到窗前,朝天上望去,绽放出微笑。她感动于瑞根的浴火重生,实现了真正的翱翔。
我们感动——
这,不就是生活的真相吗?����l��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