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日更第119天
《高纬度思考法》的核心:通过提高思考的维度,发现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1、“知”和“无知“的关系;
2、“解决问题”的困境,为什么“解决问题”的人,常常很难发现问题?
3、“蚂蚁思维”VS“蝈蝈思维”有什么区别和优缺点,如何整合?
4、发现问题的“元思考法”,如何通过升维发现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第一部分:什么是“知”?什么是“无知”?它们是什么关系?
1 知
什么是“知”?知=事实+解释。
其中事实指的是:真是存在的,不因人而异的对象,比如自然界中的物体、现象或是种种发生的事情,它通常是实体,能被五官感受到,或者至少能用语言描述,是相对客观的;而解释则相对抽象和主观,作者将其定义为:解释=分(类)+连(建立关系)。
在书中,作者用“维度”对事实和解释进行了描述,事实是零维的(可以理解为集合中的“点”),而解释是从多个视角对事实看法的组合,所以可以是多个维度的,衡量一个解释好坏的标准之一就是它和事实的符合程度,我们现在人类知识中,这也是为什么科学是我们人类重要的知识的原因,因为它和事实的符合程度是最好的。
作者也对“知识”进行了定义:可以再利用的“知”。转化一下,就是“知识就是可以再利用的事实和解释(分类和连接)。”而且作者对知识还有一个洞见,就是一旦知识形成,它就成为了一种静态的“快照”。
而事实总是动态出现的,这就导致知识存在一个风险——解释和事实不吻合,而这时也常常是需要进行调整的时候,所以著名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了科学的一个重要特性——可证伪性,通俗的讲,科学是一种解释角度,而这种解释角度要存在能被事实证明为错误的可能性,这不仅是一种严谨的态度,也为科学的不断进步提供了通道。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发现,无论是“知”还是“知识”,都包含了两个重要的内容:分类和建立联系。而分类的本质就是"划线",比如对人群的分类:男/女、30岁以下/30岁及30岁以上,创业者/打工者……。
为什么要分类?因为人大脑处理能力有限,当事实繁杂众多的时候,只有分类归组才能高效处理
但是,很多时候,现实世界的界线是模糊的,在黑和白之间有一条宽阔的“灰色地带”,如果硬性分类,通常会存在不吻合的地方,比如性格分为内向-外向,而我们很多人通常是混合的,或者说是中间地带的,而且分类的标准不同,也会影响我对事物的判断,通常分的维度越多,越接近客观事实。
比如对一人的角色进行分类,他既是公司职员、又是父亲、还可能是个专栏作家等,这也是为什么在有的公司开展360评价的原因,也是为了获得一个相对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正是这种人为的划线导致了一个问题的解决,常常可能带来新的问题,一个方法的有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事实的出现,而变的不那么有效。
是不是要否定划线?
为了形象起见,他用“蚂蚁思维”和“蝈蝈思维”的对比来阐述他的想法,因为蚂蚁通常只会爬(不考虑带翅膀的),它们的世界多是二维的,而蝈蝈可以跳跃,比蚂蚁多了“高度”这个维度,这也是第三部分重点介绍,先按下不表。
2 无知
和“知”对应的就是“无知”,当然你可能会想到未知,在本书中,作者将其看成是一类。对于无知,作者从三个角度进行了解释:
2.1 无知的无知 VS 已知的无知
你可能提着觉得有点绕,这个很像我们在为什么知道很多道理,但仍然过的不好?介绍的认知四个阶段:
不知道不知道
知道不知道
知道知道
知道不知道
无知的无知,对应的就是不知道不知道,而已知的无知对应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在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邓宁-克鲁格效应“,又称“达克效应”,通俗的讲:一个智商很低的人是不知道自己智商低的,因为这往往需要很高的智商;你只有在真正懂了一件事情以后,才能够知道自己当初有多么不懂,而在你不懂的时候,你是不知道你不懂的。
这也是为什么古希腊智者苏格拉底会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一方面是谦逊,另一方面也说明他认知升级了。
2.2 事实的无知VS解释的无知
按照前面对“知”的定义(事实+解释),无知也可以分为对事实的无知和对解释的无知,所谓的事实的无知就是不知道事实本身,比如某个历史时间发生的时间,某个地理的常识等。而解释的无知,就是不知道如何分类及建立联系,没有解释事实的框架或视角。
所谓“范围的无知”指的是,知道分析的角度,但是范围不足。书中以不同的人对红酒的价格的感受的不同,比如对于1瓶4000日元的葡萄酒,在一个“葡萄酒的价格不应该超过3000日元”的人眼里,这是很贵的,而对于经常接触“1万到数万日元”葡萄酒的人而言,这个就很实惠。
在这个例子中,解释的角度都是价格,但是因为对其应该处的范围不同,而导致解释不同,或者叫范围的未知。还有一个我们小时候听到的例子——小马过河,不同的动物(松鼠、黄牛等)告诉它河水深浅的不同,在这里,大家都是用深度解释河这个事物,但是因为感知的范围不同,造成解释的无知。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大家都在定性地讨论一个东西,即使大家讨论的角度是相同的,比如价格,但因为理解的范围不同,容易产生误会,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定量化,用数据说话。
对于“维度的无知”,我认为吴伯凡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词“盲维”,就是压根没看到这个维度。
2.3 活用“无知”
爱因斯坦曾说过:“越是学习,就越知道自己有多无知;越是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就越想深入地学习”。如果将已知看成一个封闭的圆圈,而圈外是未知/无知的部分,当一个人已知的圆圈很小的时候,他感知到的未知也很小,而这个圈不断扩大的时候,圆圈的周长就变长了,能感知到的无知就也越大,所以我们会发现真正有知识的人都是谦逊的,因为他知道他不知道的远大于他已知的。
我们通常理解的知识管理,就是对已知的东西进行归类和整理,作者提出知识管理的更高境界是创造新知识。通过对知识的整理识别无知,从而为知识的创造提供个很好的“触发器”。
总结
1、知=事实+解释(分类+联系),而知识是“可以被再利用事实和解释”,是知的静态快照;
2、因为人类的认知局限,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必须分类,每种分法就是一种维度;
3、分类的方式有很多种,所以,我们注定对很多东西是无知的,而承认这种无知为我们创造新知提供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