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讲激愤之情,有读者觉得画面过于强烈了,和心目中的致良知不太符合。先不讲什么大道理,我们先看本文要讲的“隐忍之情”,最后再看到底怎么才算致良知?
古歌:艮
艮其背,
不获其身;
行其庭,
不见其人 。
艮其趾,
艮其腓,
不拯其随,
其心不快。
艮其限,
列其夤(读yín,指背脊两侧的肉)。
薰心,
艮其身。
艮其辅,
言有序。
敦艮 。
译诗:恨之歌
怒视他的后背,
不见他的前身;
穿过他的庭院,
不见他的身影。
怒视他的双足,
怒视他的小腿,
恨不能提起他的脚来,
以解我心头愤怒。
怒视其腰,
恨不能从背上砍他一刀,
怒火中烧,
他那周身都让我烦恼。
真想看看他那副嘴脸,
可惜被隔在墙的那边。
平息怒火,
恨亦有道。
这是一首很明显添加了道德教化的古歌,猜测文中的“敦艮”,并非古歌原文,但照录在此,是因为这两个字就是“诗眼”,四两拨千斤,两个字就将一首激愤之诗改为了隐忍之诗。《艮》卦想要传递的信息就是如何“忍”,如何“止”。
“忍”在中国文化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越是大人物,越喜欢在中堂上挂一个大大的“忍”字,这里面有两个说道:
1、越是大人物,越明白“不忍”的惨重代价
你说一个毛头小伙子,没家没业没拖累的一个二什么青年,他用得着“忍”吗?忍不忍差别不大,因为“不忍”付出的代价低,反之,“不忍”没准还能带来好处。所以泼皮无赖最难缠,水浒传中的大英雄杨志就被一个牛二给难住了,这事如果碰上李逵,牛二绝对不敢作死,因为李逵比他还无赖。
而有了一定社会地位、家庭组织和经济收入的主流社会人群,都会患得患失,毕竟人在气头上,谁都干过后悔的事、说过后悔的话,而为之也可能会付出让自己后悔的代价。即使是从功利自私的角度看,“忍为高,和为贵”也是几千年来朴素的人生哲理。大人物自然更是感同身受。
2、华夏文明将“止”立为“德之首,人之根”
这一层道理可就不是普通老百姓都明白的,但过去的读书人自入学开蒙起,就要学习修身的六字箴言:止、定、静、安、虑、得。《大学》开篇第一段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读者可能还感受不到“止”的重要性,“止”就是“天命所在”,“知止”就是“认命”,这样说可能分量差不多了。打个比方:找对象,父母自然都会比较上心,总希望儿女能够找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对象,当然按照我们的习俗,结婚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之间的事情。谈条件吧,今天的人看重的是“有”什么?实一点的,房子、车子、位子、票子;虚一点的,学历、学识、职业、事业。但圣贤们反复劝戒,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德”。怎么看一个人的“德”呢?就看他是不是有所“止”,以何为“止”?通俗一点说:穷一点没关系,现在没有好工作、好学历,也没关系,只要这孩子踏实本份,知道这辈子想要什么,珍惜什么,爱什么?懂得如何珍惜自己所爱之人?知道这辈子应该放弃掉什么,这就是好孩子。
古人厉害吧。今天的社会鼓励竞争,鼓励个性发展,这原本都是好事,但过了度,就变成了坏事。我们拼命工作、拼命享受,但是真的迷失了到底自己的天命在哪里?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到底是想要什么?为何而来?我们这么不幸福,到底换来了什么?这就是现代人类的“异化”。回到六字箴言,止为德之首,一切好的德行都是从“知止”开始的,知止而后定,而后静,而后安,而后虑,而后得。中国人玩文字游戏,“德”就是“得”啊。我们今天拼命挣回来的房子、车子、票子、面子,我们的“得”在哪里?没有,这些不是我们真心想要的。因为我们自己并不知道想要什么,所以我们都是“缺德”之人。而这一切都是从“不知止”开始的。
我们再回到《易》中,艮在帛书易经中写作“根”,是崇山巍峨之象,人有根,多大的风浪也不怕,人的根没了,任何一场运动,任何风吹草动,我们就灰飞烟灭。艮卦就是在用“象”、“歌”来告诉我们“止”的含义。
最后回归到致良知上来,我们头脑里面有活思想,很正常,没有喜怒哀乐才不正常。但有了这些活思想、小情绪,如何在行动中呈现出来,这就需要“磨”,在心头慢慢磨。“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磨到心安理得,磨到止于至善,磨到不偏不倚,这就是“中道”、“中和”,也就是“致良知”。激愤之情也好,隐忍之歌也罢,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我们正视自己的内心,不做违心的事情,这就是“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