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新读《有限责任家庭》by李雪。对“链接真实”有了点感触。
现在的人,真的耐不住寂寞。
稍微闲下来,就掏出手机不停刷某音某宝。
做事情呢,也比较浮躁。无法专注事情本身。
拿我自己来说吧。
虽然一直在断断续续学习画画,
报了一些班,跟着学皮毛,也看书看教程。
但是,一旦上课时间结束,我就像学生放了假一样,再也不想翻一本书、动一下笔。
可笑啊,我都已经不做学生好多年了。但是这种惰性并未减少。
还有,英语的学习。
这个真的就是纯·学校鞭策。
出国那会儿,英语裸考雅思7分无压力,倒不是因为多热爱英语,因为申请的学校要求高啊,不考到那么高,就申请不了。
我虽然主观上想把英语学好,学得口语棒棒的,表达能力也很流利自信。
但是在面对一门语言,总是缺少和它磨合的耐心。
单词,肯定有记不住的
发音,也有不标准的
听力,也不是每次都能听懂
总能遇到各种“挫折”,然后影响我的心态,导致我一旦不需要英语了,马上就离它远远的。
至于和语言相伴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口才等等,就更是……随波逐流,不想刻意练习。
虽然我知道,这些都很重要,锻炼好了对自己大有益处,但,内在就是不乐意开始。觉得还能再拖。
======
工作得过且过,
对继续升级自己、多赚钱之类的,提不起太大的兴趣。
这样的想法,在职场很危险。打工不可能打一辈子,人总有老去的一天,早点为职场做打算,就早一点掌握生产资料,让自己多条路多几个副业,提升自己,迫在眉睫啊。
=====
所以,这么反思,我发现,成年人原来真的没什么耐心。
真的,别看我表面上有耐心,工作也能一丝不苟,但那都是被逼出来的一种行为模式。
我的所有成就,也是出于当时的某些压力,可能是金钱,可能是有面子,才去做。
比如,高考,我就知道,自己的本科,大概会跟自己一辈子,事关一辈子的事情,一定要严肃对待!
于是,高考我考得还好。
出国考试,也是如此。如果能出国镀金,那么,也是一辈子可以拿出来炫耀的事情,能出国,说明1 我家里有钱供我挥霍,2 我的雅思成绩好,英语好,top50的大学愿意录取我……
于是,我出国了。
而,没有外力的鞭策,没有这些外界的诱惑,我就真的做不了事情,就算去做事情,也没法长久。
=======
综上,我头脑里的内耗其实挺多。
如果,要学英语,就应该允许自己不断犯错,不断忘记和回忆各种单词,加强和语言的深度链接,踏实研究学习中的障碍,并且一一克服。
但,我的心态却很烦躁:
怎么还没有进步啊?怎么还是这么糟糕啊?为什么不能明天就变成口语达人啊?你好歹也学英语很多年, 应该很厉害了才对,但你的水平其实不够好,你看看某某大v某某博主的口语多流利啊,说话逻辑多清楚啊,你就只会嗯嗯呀呀卡壳卡到底……
=========
《有限责任家庭》对这种现象就分析了,自恋的小我搭建剧情,让我无法和“语言”发生简单干脆的接触,而是让我在学习过程中,有个什么挫折或者错误,就陷入脑海中的“剧情”,开始一系列自我批评和评价。
这就导致身体直接宕机,好烦哦,好难哦,可能我真的不是这块料吧,我就是不如别人,总有人比我更厉害,我哪辈子才能比得过啊!不想干了,不想学了,没意思了,没劲。
这就是我的剧情,我无法“无情绪”无剧情地迎接真相,允许事实发生。
我幻想着,自己有一个牛逼的大脑,一学就会,就看就会,一张嘴就是流利口语敏捷思维。
这就是自恋。
一旦没做到(非常容易就发现自己其实并不那么厉害),大脑就开始无休止地否定和批判,让我内耗。
我哪里还有心思去学啊,全部都耗在自我否定和安抚情绪上面了啊!
=====
拿画画来说,也是一样的。
为什么坚持不下去呢?
还不是因为和事实链接,有点“苦”啊!
你要接受自己颤抖的手画线条歪歪扭扭,画不好,起形起得不准……
各种问题。
而这就是学习的过程。
你肯定会遇到各种障碍。
为什么没耐心,无法专注去做事?
还不是因为这些障碍,不断提醒你,真相并不符合头脑里“一学就会”的自恋剧情哦!!
然后呢,就会经常陷入“做一下,发现自己好菜啊”的情绪,开始沮丧,不想继续。
或者,加了群之后,做一点,老师鼓励一点,才继续做,才打鸡血坚持,和同期进来学习的人比,我有作品,我比他们好,这也是一点安慰,让我可以继续坚持下去。
但这都是外界的。我就像一个没有电池的手机,离开充电器就死了。
离开了压力、鼓励、ddl、虚荣心比较心,我当然马上撒手——学习英语/画画/运营/引流……这些玩意儿其实带给我超多痛苦!我总是无法满足自恋的大脑!!而我的大脑还在不断地对我进行批评和怀疑,我不干了!
一旦结束课程,换来的就是长达好几个月停笔,不画画,不更新,不练习。
因为,没动力了。
反正,我已经得到表扬了,也有作品了,那就这样吧。
====
@李雪爱与自由 曾说:
头脑没有时间概念,而且头脑会把任何想要的东西,都变成“只有那个实现了,我才能安心享受生活”。比如想买房子的时候,头脑会说,买到心仪的房子我就能过上好日子。装修的时候,头脑会说,装修好了,家具都按照我的要求买齐全了,就能安心坐下来喝杯茶。等一切都搞好了,你知道的,头脑会立刻奔往下一个目标。。。头脑是画大饼专家。
不被头脑掌控的世界,是一个如实如是的世界。屋子杂乱是一个事实,这个事实本身并没有好坏,也不会影响内心(这里指的是,不会影响一颗活在当下的、觉悟的心。对于被头脑掌控的自我,很容易被外境所牵绊,这就是风水的意义)
想收拾可以,不收拾也可以。如果要收拾,就需要有时间的概念 — 它需要等待,需要规划,需要花时间一点点去做。
而很明显,我的大脑接受不了学习英语、画画、运营这样“需要时间&精力”才见成效的事情。
大脑就是要“马上要,马上实现,为什么还没有实现”,不断问责我,内耗我的感情和注意力。
==========
李雪还讲了一个她爸爸做家具的故事
今天早上不知道为啥,醒来就忍不住想起我爸妈那一代人。那一代的平民阶层,多数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个荒诞的悲剧故事。
首先说我爸,他在三年灾害以及以后都没怎么挨饿,从小穿得整整齐齐甚至还有真皮夹克,成年后个子还长到了185cm,有野性男人味,特别受女人喜欢,脑子总被夸灵活、聪明。我觉得这些条件放在那个年代,并不算太差了,毕竟还有很多人饿得面黄肌瘦呆呆愣愣呢。
然而他这一生相当失败,心理学角度说原因,是母婴关系太差了,他一出生,我奶奶就处在抑郁状态不肯喂奶,差点饿死他。这导致他无论现实条件如何,内心深处都极度自卑,他的内心空无一物,没有爱没有专注,所以他的追求都是满足自体自恋级别的追求,也就是用来得瑟的小聪明,而无法持久投入到一件事情中。
从自我认识的角度,他对世界的认识因为那个荒诞的计划经济年代,三观相当肤浅和扭曲,他的肤浅也最终决定了他失败的一生。
我奶奶已经90岁的时候,我爸跟我说,他特别恨我奶奶,在文革年代乱说话,导致家里被批斗,爸爸刚上小学就被老师同学殴打,所以辍学,没文化。
说到这里都没什么问题,精彩在后面。
我爸继续抱怨:我要是有点文化,再差也能混个科长啥的,那我就可以包工程弄钱(其实就是贪污的意思,我们那是搞冶金建筑的国企),这辈子不就混出个人样了么。
你看,这就是我爸的三观,他不觉得赚钱要靠给别人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而是靠权力侵占。同时我也能理解他为何拥有这样的三观,他出生于计划经济年代,国企大锅饭里,吃得肥的都是有权力的,国企里没有人关心“创造价值”这回事,所有人关心的都是如何多拿多占。
一方面他认为赚钱要靠权力侵占,一方面我们家又是彻底的平民阶层,穷N代。那不就是个死局嘛。于是爸爸一辈子就死在那里,什么有价值的事情也没做出来过。
我爸并非没有能力去给市场提供价值,前面说过,他学东西快,脑子活。80年代初,爸妈结婚前,他就照着杂志上的香港明星家里的照片,手做了一整面墙的组合柜家具,里面很多技术难题都是他琢磨创新出来,这使得我家成了拍照景点。当时有人出2000块钱想买这套家具,我爸拒绝了。
后来我到了广州,看到了南方生意人的生意精神,发现如果这个故事放在南方,就是另一个结局。
有人出2000块要买这套家具,可这是结婚撑场面用的,不能卖,于是南方爸爸跟对方商量预付500元木料定金,2个月后交货。第一笔生意做成了获得好评,带来更多客户,一个人做不过来,就联合亲戚朋友一起做,形成一个家具小工坊,同时不断精进改进技术,继续做大,成为家具厂。。。
那么李雪可能就不是穷N代,而是富二代了。
现实中我的北方爸爸,拒绝了别人的购买请求,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因为他的自恋已经在邻里们来拍照和赞叹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他再也不想深入钻研家具的事情了。
于是穷N代李雪,就得从零开始奋斗,关键是,还得不停的祛毒,把父母和环境灌输给我的有毒信念,一点点清理干净,学习认识真实的世界,修通幻想,回归现实。
修通幻想,回归现实,这个过程中的经验,就成了李雪能够给市场提供的价值。于是李雪赚到了钱,非常正能量
我不断看这一句话:
他的自恋已经在邻里们来拍照和赞叹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他再也不想深入钻研家具的事情了。
哎妈呀!这就是我的心态!我做事的心态——一旦事情让我满足了自恋,我就不会继续精进了。
学英语一旦能够支撑到我毕业+找工作,我就不想继续学了。
学画画能够满足我的虚荣心攀比心——别人没能坚持打卡,但是我跟着老师完整地学完了整个课程,我好厉害的“自恋” 情节被满足,我也不想继续学了,觉得够了。
=========
为什么成年人没耐心??都用在内耗上了。
无法安安静静地和真实世界链接,一有个风吹草动,我的妈耶,大脑开始轰轰烈烈地演戏了——
有点天分,做得有点好,大脑开始夸:哇,你真行!你没怎么努力就这么厉害啦!跟你一起学的都没你厉害!你真的很不错哦!你就算不努力也不要紧啦!(然而,一个人除非是天才,要超过大多数,肯定还是得耐心钻研,而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努力)
做得差点,甚至特别差,没进步,是个渣渣(新手其实水平都不咋好,这是常态,常态!!)
大脑开始无休止地批判和暗示:你看你学的什么东西,比别人差多了, 你就不是这块料!你还学个屁啊,赶不上别人的,一辈子也赶不上!趁早放弃,别丢人!越学越丢人,越学你会觉得你不是这块料!(一般这种暗示都或多或少来自原生家庭父母的习惯性打压和冷嘲热讽)。
事情做好了,可以精进。
没做好,有问题,就直接不内耗地去找问题所在,调整状态,继续努力,一直到事情做成功。
但是,加入了头脑,就衍生出超多不必要的剧情和情绪:
我想,这就是我无法专注,或者耐心很缺乏的原因吧。
我太容易被头脑吓着,或者被头脑麻痹,认不清现实到底怎样,问题出在哪里,怎么去解决。导致根本没有耐心去把事情踏踏实实地做了,把自己想要学习的东西学透彻。
拥抱真实的世界,是痛苦的哦!
我怕受伤,我怕做得不够好不够完美,破坏了自恋的小我,然后让大脑对我进行无孔不入的批评和伤害。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做事没耐心,没动力。
=======
不断内观思维模式,我发现了自己的剧情。
切断剧情,把内耗模式变成做事模式,更轻松。
如果,自己做得不好,肯定有“懊恼”的颓丧想法产生,内心又会勾起小时候爸妈提起“别人家的孩子”的回忆,心里就有不服气啦,不开心,感觉不被爱,非常委屈等各种不好的负面情绪。
但,这都是不要紧的啊!
情绪,又不影响我做事情!
很多情绪,只不过是自恋的小我在随意点评,以及找存在感而已。
而事实只是,我和一些事情产生了强或者弱的链接,如果链接得不够深,则我显得笨拙,我需要更多时间去练习、熟悉、加强这个链接罢了。
今天就写到这儿吧!
随便写的,梳理我自己思绪。
成年人如何变得有耐心?就是不要沉浸在头脑带来的各种情绪里。
情绪都是一时的,你承认它,感受它,然后还是可以继续做事的啊!
(君子地 ,2020.6.1,儿童节,来说说成年人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