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还未完全醒就已听到外面接二连三的噼啪声了,睡眼惺忪的睁开眼发现是七点过五分,看一下日历,今天是元宵节了。
我的家乡在一个村庄上,我看着她从繁华走向萧条,见证了她的美丽,也目睹了她的沧桑与不堪。每到过年或元宵时,当城市是一片沉寂,我的家乡却不胜热闹,鞭炮声声响,无论风雪都阻挡不了人们走亲访友的脚步。
尽管过年的年味变淡了,但家乡的元宵节,依旧很被重视。人们对过完年的标志就是过完十五,所以外出务工的人一般会等到过完十五再走。家乡的元宵节主要是回来祭祖,无论你在哪里住,元宵时一定要回来。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我的家乡的元宵节,或许有着不一样的元宵习俗。元宵节这天,人们会早早的起床放一挂鞭炮,然后收拾一下屋子。中午是一家团圆的时候了。午餐十分丰盛,一家人会团聚在桌边享受着这幸福的时刻。晚上是最热闹的时候了。女人们在家煮好饺子和汤圆,男人们拿着灯拉着花炮去祖坟上,人们称为“送灯”:把蜡烛插在祖坟上,并把买来的花炮在祖坟上放,以告慰亡灵。人们用这一古老的方式表达对逝去的亲人的缅怀与思念。
小时候对于元宵节的记忆,总是限于可以看到很多漂亮的烟花。于是,总盼望这一天的时间能过的快一点,赶快到下午,因为天黑后可以看到一场盛大的“烟花盛宴”。这一天夜晚,外面可以说是“灯火通明”,所以,足够满足我们的视觉享受。而夜晚,小孩子也会拿着各式各样的花灯笼出来玩比比谁的灯笼好看。无疑,这是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候了。
家乡的元宵节没有赏花灯的习俗,也没有猜灯谜的游戏,有的只是烟花的美丽。尽管城市雾霾严重,严禁放烟花爆竹,但是农村的元宵,承载着太多人的故乡梦。父辈那一代人,勤劳朴实的农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种劳作了几十年,怎肯轻易放弃这种寄托乡情的古老方式?或许等到若干年后,元宵节时,农村彻底陷入一片死一般的沉寂,烟花就会彻底不复存在了吧,还有谁会记起她?
一个经常外出的朋友告诉我:对过年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却一定要在家过十五,这已经成了一件约定俗成的事,过完十五,这个年过的才算圆满。也许吧,每到元宵佳节时,总会抬头看天上那轮圆圆的月亮,心里默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远方的家乡啊,远方的亲人啊,故乡的月亮是否一样大一样圆呢?
长大后才明白,元宵节有她特殊的含义。元宵节,承载了多少游子的“故乡梦”“故乡情”;家乡,无论走多远,你始终是日日夜夜萦绕在我们心中的一种牵盼,有你在,就有了根;明月,你永远牵动着游子心中那根思乡的弦,无论走到哪里,面对皓月当空,我们不禁都会感叹“月是故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