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连又翻看了几本明清小说,包括《红楼梦》、《金瓶梅》、《三言两拍》。趁势还接着翻了翻《杜甫诗集》和《王维集》。
感觉有点文化断代呢。
小时候翻看红楼梦,是一点不愿意读文中诗词的,都是跳过去,基本是囫囵吞枣的看个故事梗概,贾宝玉和林黛玉吵架啦,姊妹们宴会了,一家人在一起热闹聚会啦,皇亲国戚锦衣玉食啦。
这些年时不时的看到红学大家,或者网红大咖出来细品红楼,总是不厌其烦的说,红楼梦中无闲笔,于是又再翻看的时候,总想着不能错过任何细节,细细的读一回。
那种淡淡的悲凉感,确实是小时候不曾体会的。这是一层收获。
更让我有些感慨的是,那些明清时代的衣食住行,与我们现在来说几乎是要断绝了呀。
首先便是,那些建筑,那些暖阁,抱厦,抄手游廊,厢房、耳房、钻山、轩,阁,坞,楼,斋,榭,这些我根本无法想象是怎么样的建筑,即便是拿着圆明园的照片,也无法想象是怎样的形象,。
然后是吃,都说红楼梦的食物,便是照着重复也不能做出来的,好吧,那是皇家高档饮食,就是金瓶梅里,这个山东暴发户家里吃的东西,我也再没听过了,只知道高粱饴,什么山楂糕的。那书里说的:果馅椒盐金饼、荷花饼、肉心鸡鹅腰掌 、梅桂菊花饼儿这都是什么呢?怎么再也没见有做的了?
穿戴更是一点都没法想象,只知道应该是珠光宝气的吧,什么金丝八宝攒珠髻,朝阳五凤挂珠钗,身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翡翠撒花洋绎裙,荔色哆罗呢的天马箭袖,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什么白绫袄儿,大红遍地金比甲儿全不知道是什么。只知道冲锋衣,羽绒服,风衣,毛呢外套。再就是品牌不同了。
便不说这些吧。做出来的诗,更是看不懂了,动不动就要说是杜撰,我还懵的,怎么说个词还要有出处了?
不行,那衣食住行交给考古的专业人士吧,咱们从诗词下手呗,小时候总背过几首唐诗的。杜甫李白我是知道的。于是按照林妹妹的指示,先从老杜,李翠莲,王摩羯开始。自己都笑了,我猜老杜是杜甫了,可李翠莲和王摩羯又是谁。真叹,是我太没文化了吗?
果然,等再看了王维诗集以后可不是,哪个词都要有出处的,不然就有杜撰的嫌疑了。必然要出自乐府诗集了,汉书了,诗经了,庄子了,左传了。这个怎么整,从这些看是看起?
于是大发感慨,古今文化断层了吧?我想象不出他们生活的环境,我便无法理解宝玉之反叛,黛玉之无助,宝钗之恪守,熙凤之徒劳,吴月娘的贤良,李瓶儿的温顺,潘金莲的刻薄。我们所经历的时代不同。无法感同身受吧。
于是,我们只能鄙夷的看看他们那不坚定的爱情,那畸形的夫妻之情,那威严的父子之情,然后还是不解,说一句万恶的封建制度,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