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当你特别想要实现某个愿望时,那么,这个愿望就可能实现,其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是期待,期待产生行为,行为塑造结果。
但是,我们知道,现实并非如此,即使你特别期待,一个愿望也不会瞬间就实现,因为在期待和结果之间往往有一座桥梁,看清这个桥梁的构成,皮格马利翁的象牙美女才能出现。
02
优秀的人总会吸引优秀的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应,这和商业的逻辑相同,因为“大者必然恒大,强者必然恒强”。
优秀的人本身优秀,所以,他的目标也是变得更加优秀,而要实现这种更加优秀,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历练。但闭门造车式的学习必然是不可取的,所以,交流就成为了不二之选。况且,交流是几个知识体系的碰撞,所以,通过交流所学所感也一定是数量级的。且既然获得了数量级的收获,那么,基于各自的优秀认识,这种数量级的收获就要求他们聚集在一起,所以,也并不是优秀的人无故聚集在一起,而是因为这种优秀的收获让他们形成了聚集这种选择。
03
前几天和一个学友分享了各自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提到,一个优秀的人并不是因为掌握了多种方法,因为,这不是优秀的衡量标准,真正的优秀应该是只会程咬金的“三板斧”,并能将这“三板斧”舞出花,这才是优秀。因为优秀是精耕细作,做到精深,做到一个象限的前20%才是优秀。今天追求一种学习方法,明天又去追求另一种学习方法,那么,追求学习方法本身就可能成为他的目标,他没有明白,学习方法毕竟是工具,掌握了之后就要拿来用,要在多个领域用,然后才能实现活学活用,但大部分人往往会忘记“学习方法”的本质。
他的观点我是赞成的,理解一件事物,首先就要理解它的本质,即它是什么,不是什么,是什么确定你应该如何应用,不是什么,让你知道你不需要去做什么。不过,很多人的选择往往是急于求成,总是想知道如何做,而对于它是什么从不关心,既然不关心,它为什么又要关心你的成长。
04
听过一句话,你经常联系的五个人决定了你的价值,翻开自己的微信,偷偷的乐了一下,我的价值还是蛮高的吗。在信息时代一切交流都变得更加的畅通,但是选择交流什么内容则决定了你的成长,因为优秀不会凭空到来,优秀是你在想的同时,去做了成为优秀的点滴,去权衡了自己选择的质量,随后,你的“想”才成为了现实。
05
每天
想着要变得更好
就这样想着、想着
但
好的结果没有来临
你开始抱怨
你认为这是不公平的
随后
你又开始去想
想着变得更美、更富有
你认为这一次不会被辜负
不过
好运并没有到来
因为
你没有理解
更好是什么、更美、更富有又是什么
你只是在想可以得到它们
但
不理解它们的构成
又如何得到它们呢
你叹气
然后拿起手机
发了个朋友圈
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你仍然没有任何改变
毕竟想并不等于必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