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天骤凉,百草结子着秋装。
一路多添蟋蟀声,闲步不用避朝阳。
已是立秋第三日,今年的夏天就这样过去了,没有几天燥热难耐的日子,其实就一两天在屋子里不动也觉闷热,那必须于室外做工的劳动者就另说了。家乡的夏天虽然外面很热,但一到屋里就立刻凉快起来,再把南北窗户打开 有习习凉风吹来是不甚难过的。也有那么几日窗外的白杨纹丝不动,就是光着膀子也觉难耐,这时多冲几回凉也就缓解了。总觉得现在的夏天不知要比小时候好过多少,小时候夏天的那种煎熬至今储存于感受里,不易散去。
小时候的夏日白天没感觉,一群小伙伴兴致勃勃的到二里外的池塘洗澡,捉蛤蟆,到玉米地里捉蝈蝈,皮肤晒的黑黑,胳膊上能揭下一层薄薄的皮来,这都不影响我们享受夏日的快乐。但一到晚上就不同了。
第一源于睡觉的炕,东北的冬天冷,睡觉的炕是和做饭的灶台连着,这样烧火既做了饭又取了暖,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但对于夏天就是遭罪的事,天气本身就热,再加上炕的热,上下夹攻大汗淋漓,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我就执意到柜盖上睡,家长又不许,怕滚下去摔着。现在好了,夏天做饭可用煤气罐。
第二是蚊子,那时候蚊子真多,晚上睡觉如有若干小型轰炸机于耳边轰鸣,异常刺耳,令心烦躁,忽然觉得身体那个部位有刺痛感,猛然一掌下去,拍扁的蚊子的尸体边满是鲜血,不禁自言自语的说:“这不是你的血,这是我的血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轰炸机的声音逝去,你终于睡着,第二天醒来看着身上的一个个大包,其实它们从没走远,在睡神的帮助下终于可以安心的工作了。
第三就是不能开窗户,因为防止更多的蚊子进来。那时由于生活条件社会环境决定也没有纱窗。现在也许是庄稼用农药的缘故,蚊子很少,连那满山诱人的蝈蝈声也早已绝迹。
总之如今家乡的夏天真是很好过了。而相对往南地方的热浪糊脸,衬衫总是湿漉漉的,被褥总觉晒不干来说,还是挺好的避暑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