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抖音刷到一个视频:上海一小区爷爷家的昙花快要开了,他热心地把家里的几盆昙花搬出来,招呼周围的邻居朋友一起过来观赏。
视频里是爷爷在翻着大家拍下来的照片,跟大家普及关于昙花的干货知识,大家也蹭了一把“昙花一现”的光。
后来了解到,这位爷爷经常做这种“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事。在观赏高峰期,能达到大概30多个热心赏花者来见证这个珍贵时刻。细想这场景有些熟悉,让我想起爷爷家阳台的那株昙花。
一、赠人昙花,心有余香
爷爷家里的阳台上也种有一株昙花,那是叔叔大学主修农业专业时拿回来的。
每次看到昙花有花苞的时候,爷爷就开始念叨昙花的开花时间。早上出门买菜看一回,中午起来去打牌时瞅一眼,下午打牌回来还要再摸摸。那年昙花刚好开始长高长大,生命力旺盛,还蔓延到了和阳台一墙之隔的走廊边上。
“昙花准备开的时候,大概是晚上9点左右。”这是每次爷爷都会告诉的赏花通关密语。
“爷爷,您家昙花开了!我想摘一朵回家可以吗?”
每次我看电视剧入迷的时候,都会被隔壁楼大姐姐打了岔。
这位大姐姐是我们家“昙花一现”的忠实粉丝,爷爷听见了就开始起身走出去,把走廊上的白炽灯牵出来,挂在昙花边上:“这样好看些。”
这时候灯一亮,加上大姐姐这么一喊,周围的邻居也好奇地出来,加入到赏花行列里。很快大家都聚集在楼底下驻足观赏,讨论着这份难得一见的佳景。
微暗的灯光正好聚焦在昙花上,就像舞者到了独舞部分,偶尔还会听到几句小声的“好美”的感叹。
其实在昙花第一次开花之前,爷爷费了不少心思。为了让昙花适应新埋的土壤,爷爷跑了很多家花店,找土找肥料。每天中午买菜回来,一定会带着零碎几袋新买的肥料。
中间昙花还一度在濒临坏死的边缘挣扎,那时候爷爷吃着饭都想着这事,出去散步的时候,还总叮嘱我浇水。那时候我偷懒没浇几次,爷爷气得骂骂咧咧,不再敢叫我负责这份重活了。
“ 昙花常常在夏季或初秋的时候开,当夜晚来临,花蕾便静悄悄地开放,发出淡淡的清香。雪白的花朵,在月光下显得非常素雅,就像亭亭玉立的美女。”这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第一次读到关于昙花这位“暗夜少女”的评价。
昙花绽放时,我们在看昙花,爷爷在看我们。我们看到的是那份自然馈赠的难得,好像生活中至少也抓住了一个难忘的瞬间;爷爷看到的是大家相聚的难得,好像生活中见一次少一次的偶然机遇。
二、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何不在绽放时抓住
“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这句话其实挺衬昙花的——稍纵即逝,更显弥足珍贵。
记得妈妈走的那时候,我在他乡,没能来得及见最后一面。
妈妈病了,乳腺癌。病了好几年,最后才告知还在备考研的我。我急忙赶回家,家里没人,留有一张爸爸给的纸条,叫我去医院的病房。去到病房看到妈妈躺在床上输液,还不忘跟隔壁病友介绍我。我走过去握着妈妈的手,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我俩都哭了。
“要是你以后没有妈妈了,该怎么办......”我只能在一旁愧疚当时没能及时发觉妈妈的异样。
那段时间也是我们相处最密切,最长的一段时间。妈妈就好像积蓄了很久的能量,默默向我输送,在努力绽放着自己。
最终妈妈还是走了,像昙花开完那瞬间,开始进入了凋谢期。但昙花还有一个奇妙的地方,同一株昙花剪下来的分株,不管扦插到哪里,都会和母株惺惺相惜,同时开放。想到这里,我觉得有些释怀,也学会了长大。
大家可能最多只关注昙花一现的美景,却在昙花开始凋谢的时候纷纷散场,留下在收拾灯泡的爷爷,留下蔫坏的花苞,给几个邻居大妈拿回去下汤。就像昙花绽放的时候,我们只顾观赏,却很少会抓住这一刻给予回馈,让“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这句话狠狠打脸。
在《以家人之名》的电视剧里,大哥说过:“人是一瞬间长大的。”是的,一瞬间就长大了,那些不常见的珍贵小美好,都开始想要努力抓住,留存,供自己细细回味了。
三、花不再开,人儿不再来
去年爷爷要搬到叔叔家住,这样方便照顾。大家一起回来整理东西,我指着阳台的昙花树问爷爷:“爷爷,怎么不见昙花开了?”爷爷从客厅走过来:“花老了,开不动了。”
这句话当时听了有些分神,感觉爷爷好像在说昙花,又好像在说自己。最终我们没有带走阳台的这株昙花,看着已经没有分枝的昙花树,有些巍巍战战的树影,我不舍的小声跟它说了句:拜拜了。
昙花最终还是凋谢了,但我更想珍惜日后跟爷爷的每一次相处时光,因为还有比昙花一现更美好的事情。
那些平常给家里打的电话,那些听着像念书的唠叨,那些响彻午夜的欢笑,那些老生常谈的“换位思考”——假如我们是昙花,过了妖娆的花期,在剩下的日子里,应该要怎么看待自己........
昙花总是用厚积薄发低调地蓄能自己,用最美的姿态绽放自己,用最有限的光阴赚足大家的眼球,收获大家的赞叹。
我们总以为会有下一次,可没想过下一次又是在一次次的总以为里待命着。花期的短衬着人生的长,生活的平淡衬着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在人生的进程里,我们可以多抓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