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当你把孩子送上学前,需要明白一件事儿——老师也是普通人。
最近俊俊妈妈说,上小学二年级的俊俊放学后如果没有妈妈陪同安排,他便不写作业,而是玩耍、吃零食、看电视,一直到晚上10点睡觉前半小时,才慢吞吞地开始写作业,作业有时候不是太潦草就是没能完成,妈妈都要气疯了,对俊俊骂不是、打也不是。
而俊俊的邻居,他同班的小朋友炎炎却是另一种状态。每天下班后,炎炎会第一时间在书桌前写作业,写好作业后才玩耍和吃东西,经常是放学后1个小时就把作业写好了。炎炎的妈妈说,平时很少管孩子写作业,孩子学习很自觉,成绩也还不错。
很多国内的老师,即使是幼儿园的老师,都建议让家长陪同孩子做作业,甚至建议家长给孩子安排每天的学习、监管孩子的学习情况。这真的对的吗?
为什么有些孩子很自觉,有些孩子却要父母催?
美国心理学者阿勒.兰格和朱迪斯.罗丁曾经对康涅狄格疗养院的老年病人做过一项研究:
他们把病人们随意分成两组,第一组的老人被动地接受照顾,一切事情由医护人员做安排;第二组的老人有一定的主动权,比如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还能对疗养院的工作提出建议。
3周后,第一组的病人普遍变得虚弱;而第二组93%的病人表现得更有活力和快乐。因此,学者们认为,一个人拥有自我控制权,更有利于他们做出正面的行为,否则一个人总是被处处安排,会表现出习得性无助,即消极性行为。对孩子们来说也是如此。
孩子失去自我控制权,会有什么危害?
正如疗养院的护工对老年病人所产生的作用那样,如果父母对孩子监管过多,也会发生同样的消极影响,因为人性具有同一性。父母替孩子安排得越多、监管过渡,孩子们越觉得自己无能,从而消极对待本该是自己承担的责任。所以便会出现那些父母不催不赶便不会写作业的孩子。某些孩子还会因为父母的监督和安排,把本该是自己承担的责任视为父母的责任,父母不提醒便不会做,他们潜意识里也会错误地认为,没完成、做得不好会有父母在呢,从而导致孩子不会付出全部的努力力求把事情做得最好。所以,事事安排的父母,往往会有懈怠的孩子就是这样的原因。某些孩子甚至会被父母的事事安排激怒,表现出故意执拗地跟父母作对,比如父母让他认真写作业,他故意写得乱七八糟。
同样地,在孩子的家庭作业上,美国老师普遍认为,家长陪同辅导完成的作业看不出孩子的水平和想法,失去作业本来的意义;父母安排监管孩子的学习,会把孩子养成没有自主思维和创新的学习机器,会把孩子养成一个平庸的人;那些只有父母的陪同才会写作业的孩子,作业的责任也发生了错位,这样的孩子如果在美国上学会被耻笑的。
父母对孩子“放权”有哪些好处?
朋友大牛有一对奇葩父母。他说小时候每次上学,都是他叫醒妈妈,而不是妈妈叫醒他,他觉得太呕血,4岁时便决定不再带妈妈上学,而是自己上学;放学写作业时,他爸爸总叫他一起踢球,让他不要写作业。第一次没写作业时觉得很开心,但第二天因为被老师批评,再也不敢跟爸爸踢球。为了担心被爸爸“引诱”,他干脆跑到邻居家写作业。在他的印象中,爸妈总是“拖后腿”。一次春游前妈妈说好的帮他收拾书包,但忘了把午餐盒放进去,害他饿了大半天头晕眼花,他从此没让妈妈碰他书包;一次让爸爸到少年宫接他,他爸爸竟然把这事忘记了,下了班就跟同事喝酒,还在醉酒中多次挂掉儿子的电话,导致他人生中第一次独自揣着几块硬币坐车,一路问了5个人才成功回到家,那一天他刚好过完6岁生日没多久。因为父母的奇葩,他从小到大非常独立,初三那年一个人跑到其他城市做假期工;高二那年一个人跑西藏旅游;大学一年级那年不顾父母阻挠一边上学一边创业,到大学毕业那年,他兜里的存款已经比爸妈几十年的存款还多。
有些父母说,我家孩子“三分颜色开染坊”,你如果不管他,他肯定无法无天了:作业干脆不写、电视没日没夜看个不停、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冰淇淋巧克力吃成大胖子……孩子肯定就毁了。幼儿说认为,把自我控制权还给孩子,不意味着对孩子完全不管。
那么,父母如何在“管”与“不管”中取得平衡?
抓大放小,有规矩但不拘泥于细节。比如作业是要完成的,但孩子可以选择饭前做还是饭后做,是看完电视后做还是看电视前做,做得好做得差也是孩子的责任,父母不陪同也不检查。(有研究证明,如果父母及时指出孩子作业的错误并纠正,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并且由此给孩子的印象,不如孩子被老师批错更正后的印象深刻);又比如看电视,父母对孩子每天的电视时间有限制即可;再比如孩子睡觉,给孩子建议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父母不催促不监督但能做到与孩子的作息同步,孩子如果迟到了或被老师批评了,让孩子独自承担和面对。
有句话说,不管孩子是最好的管看来不无道理,但完全放手显然不可行,有多少少年犯和小混混都是父母完全放手的后果。幼儿说建议父母要有技巧地“管”。父母不要把孩子的所有事情揽到自己身上,而是要像一个司令官,对孩子有指导有目标,但不会总是陪伴左右,也不会时刻监督,更不会帮孩子做,而是把孩子当一个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放手让孩子独自做,但独自不意味着肆意妄为。
所以,即使在幼儿园,也请尽量将作业包括手工活归还给孩子,当孩子做不出,让孩子照实跟老师反映,而不要让父母的帮忙让孩子从小养成坏观念——作业搞不定有父母帮忙,事情做不成有父母撑。
有父母可能会说,学校老师有时布置作业会指明要家长帮忙,怎么办?
你这时大概也要想想,如果孩子养成了依赖,家长不在孩子不做,这样的坏习惯,老师会帮你纠正吗?这种哑巴吃黄连的苦,老师也不会替你受。
本文关键字:责任感、依赖、自主意识、幼儿教育、亲子心理
作者:小黄妈,努力的二胎妈妈、心理咨询师、阅遍各路育儿知识、死磕正统亲子心理学、从儿子的绘本自学来的漫画。周一~周五分享原创的“读书心得”和“育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