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引起了沸沸扬扬的讨论,细细深思,其中也颇有值得玩味的,在这里诸君慢慢品味其中的乐趣。最近一直迟迟不肯写东西,主要是一直在思量一些事情,关于自己的规划关于以后的写作风格,多有懈怠,望诸君见谅。今日回归正常的节奏。
九月份是真正的开学季,每一次开学总是少不了说一说我的求学经历,只是生活细节的归位,给诸君添加一点茶余饭后的谈资。
我的老家是在吕梁山区,小时候老家是没有柏油马路的哦,有的只是夯实的土路,每每刮大风,灰蒙蒙的一层袭面而来。因为吕梁山区独特的地貌,我们山区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窑洞,在厚实的泥土里面挖掘一个洞,自然就成了我们居家的好地方。限于条件的限制,我们的教室多是窑洞,我们也一直在窑洞里面上学。
学校位于我们村里面的戏台的上方,大约有四五间窑洞作为教室,教室的黑板是水泥做的,然后涂抹上一层墨水,一块最简易的黑板就成了。我们教室里面的地面是相对比较好一点的,基本上都是铺上砖头的,土不是特别多,两排安放着我们的坐的凳子,一个桌子可以坐下两个人,我们的桌子都是两个位置连着的那种,凳子基本上也是连着的长条板凳,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教室里面的。我们的教材基本上都是我们的老师行车6-7个小时到县城里面扛回到我们村里面的,为何要用“扛”这个词,主要是我们村到乡镇的道路车特别少,我们的老师只好扛着厚重几百斤的教材行走十几里路的山路。
记忆中,我们一般是5点就要起床,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晚上八九点就要入睡。我们早上的时间主要是在早上六点到九点,九点一到就回家吃早上饭。早上的内容主要是早读背诵语文以及一节主修课。下午一般是12点正式上课,我们是复合班,一半是五年级一半是我们一年级,我们是属于一年级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先给五年级的大学生上完数学,然后中间再给我们这些一年级的学生教语文,最后让我们都安静的做试题作业。
小时候也特别的小,对于什么是苦理解不是特别的深。只是觉得每一年最冷的时候,穿着棉鞋脚都会冻伤,上半身基本上都要套五件衣物,有时候冻的受不了就小伙伴挤在一起或者一下课跑到室外晒太阳。为了让大家取暖,我们这些上学的小孩都要要求带柴草到学校,一般我们手里都是玉米棒、大豆秸秆等。
山里娃活跃,我们下课的游戏特别多,玩弹珠、玩元宝……山里娃的节日也特别多,秋收假是我们的专属,每一年都要放假半个月帮助家里干农活……
多年过去,特别怀念曾经在山里求学的经历。这么多年过去,学校已经关闭,山里的娃娃都被打发到乡镇去读书了,学校的屋舍被作为堆放杂物的地方,有些作为村干部开会的地方,曾经在学校的大门也破败不堪。
十几代人的梦,就这么断了。是这个时代的悲剧还是我们这些学子的悲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