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个年龄层次,基于过往的认知,对于自己总会有一个大概的人设。
大到是外向还是内向,是健谈的还是寡言的,小到是否爱吃香菜,坐的时候是否爱翘二郎腿。
首先不可否认,自我认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认识自己的过程是伴随着成长同步的,是个非常漫长,低效的过程。从儿童到少年到成年,不断的面临选择,每选择一次,那么选择的结果便会成为偏好。大脑会对这些偏好做归类,由此,人设便会慢慢清晰起来,比如在面临不可知的事物时,你是规避风险型还是偏好风险型。
凭借环境的因素,可以探知人设的张力。
既定的人设在顺风的,公开的环境中。
假设在公共场合时,在美好的事物环绕时,在整体运势上升时。最好的自己能做到哪种程度。woc 原来我也有会扶起老人的一天。woc原来我并不是讨厌小孩子。woc原来我对感情如此专一。
既定的人设在逆风的,私密的环境中。
假设在一个人独处时,在面临失败时,在整体运势下降时。woc原来随地吐痰这么爽。woc原来我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优秀。woc原来逃避这么容易。woc我只愿意和我的床交流。
不得不说负面的情景更容易留在记忆里,除了吐槽,正常人在逆境中更容易反思自己。所以在失败中的反省复盘,恨不得把自己从里到外倒出来看个仔细的剖析,最后收获的是对自身更诚恳深切的认知,以及“吸取经验,下次改善”之极速成长力。当然,没有人愿意主动寻求哀伤和失败,只是明白它们能促进自我认知之后,也算某种意义上的精神胜利法吧。
不妨去当一个悟败者。
你会发现,很多时候,跟自己的设定完全不相符
基于我们普遍会高看自己,放大自己,喜欢站在人性的至高点。
有一次我对大楼门口乱停车的人都非常气愤,吵架,气到准备用鸡蛋砸他。 我很奇怪自己会那么生气呢? 想了好几天。 想通了。因为我觉得他居然可以没有任何愧疚的停在那里,而内心深处的我其实也很想这么做。停在这里上下车拿东西很方便,但是会妨碍大楼进出的人, 我是费了很大的力气说服自己是一个有公德心的人,我“牺牲”了这个停车位子,凭什么你停这里!而我也不可能 变回那个自私的自己去和他理论,我是以有一个公德心的身份去和他争执的。 我的生气是觉得自己吃亏了。我的生气是他毫无愧疚的表情轻易的击破了我努力建设的公德心形象。 我看到自己狭隘自私虚假的一面。 就是这样。
所以每当心里感叹,woc 原来我是这样的自己的时候,是不是又一次刷新了对自己的认知?